劉星
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也不知道具體何故。也許瑣事太多,也許壓力過度。總想著趁萬物蘇醒,在希望的季節里來一次踏春之行,放飛心情,尋回最初最真的自我。
這天陽光晴好,微風拂面。臨時決意約三五好友忙里偷閑,一路向北,直奔永年廣府。汽車飛馳,心亦飛揚,約莫兩刻鐘已到達目的地。
聽潺潺流水,賞柳綠花紅。順著河岸,踏過石橋,徑直前行沒走幾步就來到了千年古剎——甘露寺。朱紅色的大門歷經滄桑,歲月洗禮,風采猶存。我們隨同香客、游人,側門而入。低矮圍墻之內別有一番天地:寧靜、典雅、古樸。寺內蒼松遒勁,女貞、石楠、月季錯落有致。三五僧人閑庭信步,兩兩香客焚香許愿。
沿主干道漫步首達天王殿,驚愕之余是驚嘆。棕褐色的琉璃瓦于晨光之下熠熠生輝,八角玲瓏鐘因風而鳴。踏階而上,緩步入殿,三尊金身佛像兩丈有余,端坐蓮花臺。處處透露著莊嚴、震撼、神秘之感。置身殿宇頓覺自己就像飄浮空氣中的一粒塵土或游弋在塵世間的一絲靈魂,渺小而虛無。恍惚間被某種力量喚醒,無意識地雙手合十,虔誠默念。左側一位老嫗,慈眉善目,手拿一沓經文,微笑相視。簡單寒暄問候,方知在此守候十年有余;右側是一口古銅色的大鐘,直徑接近兩米,鐘身鐫刻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逗留片刻,出門右轉,一池清澈湖水突現。駐足觀賞,幾根殘荷莖葉參差池中,不免有些蕭條,還好,池中金魚三五成群,覓食嬉戲,池岸垂柳吐綠,增添了幾分生機樂趣。
游甘露寺之后,出門便是廣府廣場。叫賣聲、吆喝聲,此起彼伏。因是旅游淡季,談不上熱鬧非凡。海鮮之腥、水果之香、棉花糖之甜,各種味道彌漫空氣之中。循味而往,四人停留在一小販攤前,手工制作棉花糖,才女興起赤膊上陣,非要嘗試一番,手忙眼亂之后收獲五朵甜團。楊老感慨生平第一次吃如此之物,端詳良久,帶著半分羞赧、半分矜持,用手撕下一小片塞入口中,嘖嘖贊嘆:“好甜。”可惜只顧一路前行,沒能把這瞬間定格留念。我們三人雖已是中年,完全忘卻了年齡的尷尬,周圍的人好像與自己無關,大口吞咽,仿佛重演著記憶中的童年。
不久日中,肚子咕叫。放慢腳步,尋得一處別致小店。依窗而坐,一米陽光透過窗幔斜射屋內,半明半暗,更增添了幾分韻味。酥魚、豆皮、茄子、杏仁、豆腐,食材簡單卻別有風味。雖說無酒不成席,可這份溫馨、閑情雅致已讓我們沉醉。擲骰子、猜拳……以水代酒,玩得不亦樂乎。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一老三青已是忘年之交、莫逆之交、刎頸之交,怎能不是人生之幸事、樂事?
時光匆匆,午陽正濃,無奈隨風再踏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