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冠樺 靳來勇







文章分析了成都市現狀街道在尺度、活力、交通、綠化等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歸納了成都市公園城市街道一體化設計的主要思路,分析了街道功能從單一的交通目標向人本、安全、美麗、活力、綠色、共享等多元目標轉變采取的主要措施,介紹了成都市公園城市街道一體化設計的實踐。
街道; 公園城市; 一體化設計
TU984.11+3?? A
[定稿日期]2021-03-08
[作者簡介]母冠樺(1980~),男,碩士,高級工程師,國家注冊城鄉規劃師,從事城鄉規劃設計工作;靳來勇(1980~),男,碩士,副教授,國家注冊城鄉規劃師,從事城市交通規劃教學與科研工作。
成都市正處于城市空間結構轉型和軌道加速成網的階段,市民出行方式正在由機動車交通向綠色交通轉變,街道空間將由單一的交通空間向交通空間、活動空間、交往空間和休閑空間等復合空間轉變。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在新時代發展要求和城市發展理念下,更新城市街道設計理念,從街道的控制要素、設計引導為抓手,實現以人為本的設計街道的目標是成都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理念在街道層面的具體體現。
1 成都市街道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街道一體化設計理念不深入
目前成都街道設計中“以車為本”的思想還未得到根本扭轉,有限的道路空間資源過多地分配給了機動車交通,慢行交通空間考慮不足,機動車侵占非機動車道現象較為突出。在道路橫斷面設計中機非隔離情況不佳,部分交通性干道未設置機非隔離,慢行出行的安全性較差。舊城區部分街道慢行空間不足,慢行系統連續性差。
1.2 現狀街道空間界面尺度不宜人,兩側建筑風貌不協調缺乏特色
街道兩側建筑高寬比不當,部分街道街墻尺度失衡,空間不宜人。街道兩側建筑風貌不協調,街道歷史文化挖掘不夠,文化內涵展示不足,特色融入不夠,街道文化特色不彰,街道鋪裝沒有充分結合社區文化,缺少街道特色。
1.3 街道宜人指數不高,街道綠化形式單一
在《基于街道影像大數據感知分析的、全國街道宜人指數排行榜》中成都排名146(共257個城市),街道宜人指數不高;街道與周邊功能不匹配現象較為突出,部分街道業態繁雜且較低端,與街道周邊功能定位不符。
成都市街道綠化水平較高,但與公園城市仍有差距,部分街道綠化形式單一、綠道不連續,根據相關研究,成都一、二圈層內整體街道林蔭化率為30 %,同時在《中國城市步行友好性評價》中,成都街道綠化得分在50個城市中排名前十(第9名),但仍低于公園城市建設標準。
1.4 街道設施設計不夠集約,缺少街道一體化統籌機制
街道家具和過街設施較完善,但部分街道設施設計不夠集約,過街不夠便捷,街道上信號桿較多,市政設施復雜混亂。現階段城市街道的規劃、設計、建設、管理協調不到位,交通、市政、建筑、文化、管理、運營等多個部門的工作也缺乏統籌,缺乏一體化的機制,部分街道停車管理較混亂,街道設施管理維護不足。
2 公園城市街道一體化設計的總體思路
轉為傳統的以交通為單一導向的街道設計目標,建設以人為本、安全、美麗、活力、綠色、共享的公園城市街道場景為總體目標,轉變街道設計理念:“從道路紅線設計向一體化設計轉變”、“從工程設計向景觀設計轉變”、“從車行為主向公交和慢行為主轉變”、“從街道設計向街區場景營造轉變”,形成六類街道場景:生活型街道場景、商業型街道場景、景觀型街道場景、交通型街道場景、 產業型街道場景和特定類型街道場景(表1)。
3 街道類型分類及規劃引導
打破傳統的完全按照交通屬性的街道分類,根據沿線建筑功能和場所活動對街道進行重新分類,突出街道空間設計的人本導向,在街道分類設計中,強調以場所及活動為主要設計引導依據,將街道劃分為六種類型,分別是生活型街道、商業型街道、景觀型街道、交通型街道、 產業型街道和特定類型街道(圖1~圖3、表2)。
4 公園城市街道一體化設計的實踐
成都市根據公園城市街道一體化設計的思路,已經對少城片區、高新區街道空間等開展了一體化設計實踐。以魁星樓街為例,該街位于成都一環以內,屬于少城片區,街道長度約400 m,街道兩側商業空間與居住生活空間互相融合,業態豐富,然而街道整體環境品質不高,在一體化設計中一方面保留該片區整體的城市肌理、建筑格局、院落和街道設施,同時通過提升街道兩側城市功能、空間品質,植入創意文化業態,營造更具活力的街道場所空間(圖4、圖5)。
5 結束語
街道是城市最基本的公共空間,是城市居民關系最為密切的公共活動場所,也是城市歷史、文化的重要空間載體,突破傳統的道路設計思維定式,街道設計目標從單一的交通目標轉向人本、安全、美麗、活力、綠色、共享的多元目標不僅是需要轉變設計思路,還需做好從規劃、設計、實施的頂層設計安排,在這方面仍有大量的問題值得探討。
鳴謝:感謝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成都市公園城市街道一體化設計導則研究”項目組為本文提供的素材和調查數據資料
參考文獻
[1] 成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成都市公園城市街道一體化設計導則[R].2019
[2] 簡艷.城市街道空間控制方法及相關指標探討[J].上海城市規劃,2019(10): 82-87.
[3] 朱超,李響.城市“綠街系統”概念及構成研究—以人為本的城市道路系統新探索[C]//活力城鄉 美好人居—2019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2019: 119-130.
[4] 戴冬暉,許霖峰,王耀武.基于“全過程”管控的街道景觀建設實踐—倫敦街道景觀指南的經驗與啟示 [J].中國園林,2019(4): 86-91.
[5] 蔣應紅.可漫步的街道—上海市街道設計實踐 [J]. 城市交通,2019(3): 26-33.
2478501186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