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立旺,孫明法,劉 凱,倪正斌,何沖霄
(江蘇沿海地區農業科學研究所/鹽城市農業科學院司法鑒定所,江蘇鹽城224002)
司法鑒定是指鑒定人運用科技手段或專業知識對訴訟中涉及的專門性問題進行鑒別、判斷并提供鑒定結論的活動,其中,農業司法鑒定需要運用農業技術對案件涉及的專業問題進行專業鑒定。由于農業案件具有復雜性,且個體性較強,一般行政部門或法院在處理此類案件時缺乏相應的參考標準,因此需要專業司法鑒定機構進行司法鑒定。鹽城市農業科學院司法鑒定所作為江蘇全省首個具有農業司法鑒定執業證的鑒定機構,近年來在替農民維權、替政府分憂、解決矛盾及化解糾紛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下面就一起水稻育秧事故損失的農業司法鑒定案例進行分析,以期為法院、農業部門以及農民在解決類似問題時提供技術性參考。
2018 年5 月25 日—6 月3 日,原告劉某、高某分別從被告周某處購買了水稻育秧有機質共130多t,用于1.8 hm2秧池田育苗,6 月5 日出現秧苗出苗不良、僵苗不發現象。6 月13 日,T 市農業委員會對受損田塊進行了技術鑒定,認為事故秧苗不能滿足機插要求,建議原告購買生育期較早的水稻種子進行大田直播。買賣雙方對秧苗損失原因存在爭議,調解協商賠償未果。原告以被告有機質土存在質量問題致其育秧損失,且未履行調解協議造成了較大經濟損失為由訴至T 市人民法院,要求被告賠償損失并提出了司法鑒定申請。經法院審查同意后委托本司法鑒定所對水稻育秧有機質土造成的損失進行鑒定。
2018 年12 月1 日本所收到《司法鑒定委托書》和鑒定材料,審核后書面回復委托人同意受理。鑒定組針對審查鑒定資料制定了詳細的鑒定工作方案,并在委托人見證下召開了司法鑒定調查聽證會,對具體情況進行分析核實。鑒定專家結合鑒定材料和調查結果,依據《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司法鑒定管理問題的決定》《司法鑒定程序通則》(司法部令第132 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行業標準《水稻機插秧作業技術規范》(NY/T 2192—2012)、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行業標準《無公害食品水稻生產技術規程》(NY/T 5117—2002)以及洪桂等作者[1-5]所發文獻進行相關鑒定工作,再根據鑒定結果出具司法鑒定意見書。
鑒定組對委托人提交的鑒定材料進行了審核和摘錄,根據本案的具體情況及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判斷下列材料與本次委托鑒定的事項具有關聯性,其中載明的相關要點分別予以列出,列出的部分數據或意見作為下文分析說明及評估損失的參考或依據。
1)T 市C 出具的證明,證明原告劉某在C 周邊承包土地約113.3 hm2用于農業種植。
2)Z 市XX 有機肥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周某(被告)與劉某、高某(原告)2018 年6 月6 日簽訂的《調解協議書》,其中有“為保證不誤農時,經甲乙雙方協商,在未達成經濟賠償數額的前提下,由甲方(被告)先行支付首批種子費用捌萬元,讓乙方(原告)購買種子”。
3)T 市農業委員會2018 年6 月15 日出具的江蘇省農作物生產事故技術鑒定書(T 農鑒〔2018〕年第001 號)記載了如下事項:種植戶劉某反映事故秧池3 處,計1.2 hm2,種植戶高某反映事故秧池0.6 hm2,二原告的秧池面積合計1.8 hm2。同時認為:上述育秧基質土質量事故,造成所育秧苗不能滿足機插要求,且已是6 月中旬,已過機插秧育秧適期,建議農戶盡早購買生育期較短的水稻種子進行直播,減少因季節延誤造成的損失。
4)原告劉某轉包土地的29 份土地承包合同,承包的土地面積共119.14 hm2,其2018 年水稻種植時間在所有合同載明的有效期內。
5)原告劉某、高某育秧過程及損失依據的說明,其中材料費(不含基質費用5 萬元)161 613 元,人工費128460 元,地租費10125 元,三項合計300198 元。
2019 年1 月10 日,在T 市人民法院第五法庭當庭法官主持下,鑒定組召開了由原告劉某、高某,被告Z 市XX 有機肥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某,及原被告代理人參加的司法鑒定調查聽證會。會上鑒定組詢問了當事人,原被告雙方陳述了下列事項。
1)原告陳述:劉某、高某是合伙人,共買了130多t 涉訴水稻育秧有機質,受影響的秧池面積1.8 hm2,準備插秧于113.3 hm2水稻大田。播種后,發現有秧苗不出的情況,及時向被告進行了反映。經過調解,后經T 市農委調查,農委建議原告繼續管理,不能因為出現問題松懈管理。經照常管理后,發現1.8 hm2秧池都出現該問題。
2)被告陳述:原告秧池出苗不良的面積和大田生產面積均不明確。
3)原告陳述:因涉訴有機質土所育秧苗出現問題,達不到插秧標準,故沒有使用;采取的補救措施是先買苗后買種。
4)原告陳述:(購買的)被告有機質土132 t,單價390 元/t,被告應予以確認,并具體說明其補救措施及損失的構成。
今天,大湖山依然同名;再渡村已改為濟渡村;董山現名董村,離王罕嶺東南約3千米左右。《資治通鑒》記:“式曰:‘賊(裘甫)無所逃矣,唯黃罕嶺可入剡,恨無兵以守之。’”[10]3300崇山中的普通山嶺為何唐代朝廷命官王式也如此熟悉?說明大湖山中的王罕嶺早已不同凡響。
5)被告陳述:對T 市農委的鑒定結論有異議,且原告講的損失沒有書面證據。
本鑒定組在聽證會會前就明確要求委托方,該案涉及的委托事項鑒定需要提供必要的鑒定材料(如:一定數量的涉案基質等)。在聽證會后規定的時間內,鑒定組未收到相關的鑒定材料。因此,就委托事項而言,鑒定組只能對該案涉及的經濟損失情況進行鑒定。
該案的委托鑒定事項是就原告劉某、高某與被告Z 市XX 有機肥有限公司產品銷售者責任糾紛一案,對水稻育秧有機質土造成的經濟損失進行鑒定。由于該案不存在事發的原始現場,也未提供涉案的水稻育秧有機質土等鑒定材料,鑒定組無法全面了解相關情況,只能就現有鑒定材料,對部分委托事項進行技術性判斷。
根據T 市農委的農作物生產事故技術鑒定書(T 農鑒〔2018〕年第001 號)判斷,該案原告先通過水稻秧池育秧,準備進行機插秧大田生產,后因事故發生所育秧苗達不到機插秧標準,若按照T 市農委的建議,應該改成大田直播。按照T 市水稻生產的中等產量水平界定,6 月中旬由機插秧育秧之后再改成直播,會額外增加稻種成本,而且一定程度上會降低當季水稻的產量,同時也會節省大田的插秧成本,其他管理方面的費用雖互有增減,但對成本影響較小。本次事故造成的損失評估方法是機插秧育秧按照正常狀態進行(不減少秧池正常投入),但秧苗放棄使用,轉購稻種用于大田直播,這種情況下的損失將用機插秧的預期產值減去直播稻的預期產值,用其產值之差減去未投入成本(插秧),再加上額外投入成本(稻種)進行估算。
4.1.1 機插秧改直播造成的預期產量損失。根據鑒定組的調查研究和專家討論認為,一般相同區域品種、栽培管理相似的情況下,直播水稻比機插秧水稻的產量減少466.5~1 234.5 kg/hm2,平均按照742.5 kg/hm2計算。
4.1.2 水稻價格。根據南京國家糧食交易中心、江蘇糧油商品交易市場發布的《糧食市場情況簡報》(2018 年第21 期,總307 期)所載“T 市粳稻收購均價2.7 元/kg”為涉案水稻的價格依據。
4.1.3 受損面積。經過鑒定組核實的29 份土地承包合同的累計面積為119.14 hm2。
4.1.4 成本變化。增加的水稻種子成本:栽培模式改變會額外增加直播必須的種子成本,種子成本應當按原品種的市場價格(7.6 元/kg)×直播水稻平均用種量(75.0~112.5 kg/hm2)×合同面積(119.14 hm2)計算。減少的插秧成本:栽培模式改變會省去大田的插秧成本,機插秧用工(一般900~1 350 元/hm2)按照平均1 125 元/hm2計算。
根據以上原則、方法和估算依據,鑒定組評估2018 年涉案水稻育秧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為189 700.70 元,詳見表1。

表1 涉案育秧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估算
根據鑒定結果,司法鑒定結論如下:原告劉某、高某與被告Z 市XX 有機肥有限公司產品銷售責任糾紛一案中,育秧事故造成的涉案水稻經濟損失為189 701 元(取整數)。
T 市人民法院收到本所出具的司法鑒定意見書后,一審法院采信了本司法鑒定結果,認定作為案件賠償的依據,依法判決被告賠償原告損失。判決后,被告向當地中院進行了上訴,二審法院審理后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鑒定組依據委托方提供的鑒定資料及分析結果,根據水稻生長發育特點和相關技術標準,分析了因育苗基質導致的水稻經濟損失,本所采用估算方法將機插秧預期產值減去直播稻的預期產值,用其產值之差減去尚未投入的插秧成本,再加上額外投入的稻種成本進行估算,最終評估出涉案水稻育秧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據此做出司法鑒定意見,符合《司法鑒定程序通則》和相關鑒定技術規范。農業生產具有綜合性、復雜性和季節性等特點,使用育苗基質導致的農業生產事故的當事人要及時固定證據或者證據保全,依照法定程序申請農業生產事故鑒定或農業司法鑒定,防止錯過鑒定對象典型性狀表現期,以致技術上無法進行鑒別與判斷,以維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該案的原告在育秧基質使用效果不良并造成損害后及時向當地農委反映,農委采取了積極有效措施并將案件向公安局移交,依靠司法鑒定固定了證據,對產品質量不過關者甚至制假售假者進行了懲處,從而通過訴訟依法維護了農民的權益。該案對于類似案件的查處提供了較好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