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尚旺 武漢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
全球化是知識、資本、勞動力為主的生產要素跨越國家的地理邊界,在全球范圍內流動和配置的過程,而企業作為國際間技術和知識流動的中心,國際化已然成為企業發展壯大的必然趨勢。企業國際化是一個連續、漸進的全球學習過程,企業國際化正不斷推動母國及東道國的創新系統國際化,不僅是創新活動國際化,還推動著管理活動的全球化、研發成果的全球共享。近年來,以中國、印度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跨國公司的崛起,特別是以獲取海外技術等戰略性資產為主要目的新興市場國家企業國際化活動不斷加劇,一方面增加了其利用國際科技資源的機會,提高了研發資源和成果向新興經濟體國家轉移的速度;另一方面,新興經濟體國家跨國公司研發國際化也受到外部創新與本國內生創新之間矛盾的挑戰。同時發展中國家企業尤其是新興市場企業的跨國經營 理論體系還不成熟,體系性不強,傳統的國際化之路是否與之相適宜值得我們去深思。本文以國際化進程理論為基礎,結合以往的研究結果,探討新興市場企業在哪些因素的驅動下開展國際化經營,其在國際化過程中的路徑選擇與以往主流研究是否一致,這些對企業國際化經營績效的意義何在。
本文主要采用文獻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通過查閱前人關于國際化的相關文獻,對已有研究成果進行整合,形成較為系統的框架。同時結合相關案例,對案例進行整合分析,最終形成本文的邏輯框架以及相關命題。
為了系統綜述中國企業國際化的理論研究成果,本文首先對中外文獻進行搜集和篩選.在文獻搜索階段,以“國際化”“國際化路徑”“創新國際化”等關鍵詞在中國知網數據庫中檢索 1995—2019 年 間發表在國內學術期刊上的文獻,一共有1135條記錄.在篩選時挑選發表在中文核心期刊,并且以中國企業為研究對象的文章,共有104 篇入選。根據研究的主題、方法、樣本及結論對每一篇文獻做了深入分析,并制成文獻卡片。
同時本文選取北一機床這家具有代表性的新興市場跨國企業為樣本作案例分析。該企業技術密集型企業,在進行國際化經營過程中采取了多樣化的形式進入國際市場,獲取重要的外部資源和技術。它們的國際化能代表新興市場絕大多數已經著手國際化的企業的海外經營狀況。由于國際化道路的復雜性,而新興市場企業國際化還處于起步階段,決定了其在國際化經營的時候面臨多重壓力,勢必對企業的經營績效產生一定的影響。
通過收集多種來源的公共數據,包括公司年報、公司網站信息、權威媒體報道、中外文學術文獻數據庫。同時查閱相關資料,結合二手數據,總結得出以下關于北一機床國際化的行動邏輯示意圖(見表1)。

表1
通過以上文獻查閱以及案例分析,結合國際化進程理論,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新興市場企業國際化的動因、路徑和績效。
結合已有的研究結果以及上述的案例研究,我們發現中國企業的國際化驅動因素具有諸多共同點,企業國際化以獲取市場、資源、技術和戰略資產,并以此作為跳板,提升國際化水平,這些共同點構成了新興市場企業國際化的驅動因素。我們認為,在企業國際化過程中,尋求技術是新興市場企業國際化經營的驅動因素。我們還發現,作為后發企業的新興市場跨國企業,并不是簡單地跟隨發達國家技術發展的路徑,而是在企業技術積累到一定階段后以海外并購的形式實現跨越式追趕。如北一機床擁有強烈的追趕意愿,同時具備互補的技術,共同促使企業采用激進冒險的海外并購戰略,快速地提升技術,實現追趕。新興市場企業通過并購發達國家的創造性資產,特別是研發能力,獲取核心技術,采取引進消化吸收創新來實現趕超,最終由技術的提升帶來的是企業國際化經營績效的提升。從北一機床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新興市場企業的國際化行動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因而,我們得出以下的命題。
命題一:為了彌補后發企業面臨的技術瓶頸,新興市場企業通過跨國并購發達國家的創造性資產,特別是研發能力,以獲取核心技術,而注重對技術的消化吸收,實現企業可持續的技術創新能力,助力新興市場企業實現技術追趕,提升企業的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早期的發展中國家跨國企業進行國際化時主要遵循資產利用邏輯,而新興市場跨國企業的國際擴張證據顯示,新興市場企業作為后發企業,卻不屈從于現有的格局,突破路徑依賴,實現技術追趕,與發達國家跨國企業抗爭,不再依賴于已擁有的資源,而是將國際擴張作為獲取戰略資源的跳板,通過收購或者購買成熟的跨國公司的關鍵資產克服后發劣勢。
同時,引進及獲取人才和團隊也是新興市場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的動因之一。我們將研究得到的主目標:尋求品牌和渠道資源、整合全球資源、獲取人才等歸納為尋求資源。通過國際化來獲取企業所沒有的重要資源,彌補企業的資源劣勢,運用新資源來實現突破,實現跨越式發展。因而,我們得出以下命題。
命題二:新興市場企業在國際化過程中,通過跨國并購發達國家的創造性資產以獲取戰略資源的意圖顯然依賴于已擁有的資源開展國際化經營,而關鍵性戰略資源的獲取助力企業提升競爭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
新興市場企業國際化過程中,海外市場的驅動也是重要因素之一。而海外市場的提升也影響了企業的國際化經營績效,北一機床投資部部長提到“現在國際市場我們已經有一個很好的網絡了。對,網絡已經很成熟了”。通過國際化建立起來的全球制造網絡能力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完善企業的運營,實現企業整體的盈利。因而,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命題。
命題三:為了規避國內市場空間的局限和繞開國際市場貿易保護壁壘,新興市場企業通過跨國并購發達國家的戰略資產打開海外銷售網絡,搶占國際市場,提升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新興市場企業國際化路徑從案例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到,開展國際化經營的范圍、速度、程度、階段對國際化經營都具有一定的影響。在對案例企業探索性分析時發現新興市場企業國際化路徑并不完全遵循由近及遠的“心理距離”模式。例如北一機床總工程師說道“我們和科堡并購也是這樣的,確實第一次并購呢,控股公司很擔心,怕這個步子邁得太大,比我們走的和大隈合資也邁得太大,合資畢竟是讓人家占便宜了,但你確實撈到東西了啊,我們看得見,我們守得住”,案例企業國際化過程中往往采取激進的擴張方式,收購或者購買成熟的跨國公司的關鍵資產克服后發劣勢,實現趕超,這與 IP 理論的“心理距離”模式并不完全一致。新興市場企業采取一系列侵略性和冒險措施在全球舞臺上積極收購 或購買成熟的跨國公司的關鍵資產,以彌補自身的競爭弱點,克服后發劣勢。對于新興市場企業,在區位選擇上,并不完全遵從由近及遠的“心理距離”,而是通過并購發達國家企業關鍵戰略資產這種激進的擴張方式,以獲取效率和戰略性資產、謀求長遠發展,建立起企業在海外的網絡體系,從而加深企業的國際化經營。因而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命題。
命題四:新興市場企業在國際化過程中,從國際化深度、廣度、速度和階段幾方面開展國際化經營;新興市場企業國 際化路徑并不完全遵循由近及遠的“心理距離”,它們更傾 向于并購發達國家企業關鍵性戰略資產,通過這種激進的 擴張方式來彌補后發企業劣勢。
在對案例企業進行分析時發現,新興市場企業國際化績效在企業經營實務中表現出一定的時滯性。企業通過跨國并購獲取關鍵性戰略資源,但是能不能產生真正的價值,需要時間來證明,新興市場企業開展國際化經營是大勢所趨,雖然國際化經營的績效在最開始幾年并不能體現,但是企業為了生存必須順應潮流,進軍國際市場。新興市場企業在國際化過程中,同時也受到體制因素的影響,此外,管理層的意識以及團隊水平對企業經營績效產生影響,如北一機床投資部部長談到“北一可能一個是它本身的民企機制,還有就是它已經形成整個的研發營銷體系和發展 模式。對,就是整個管理團隊(的眼光)。還有一個就是整個的體制,就是靠整個的體系了,我剛才講,它不是靠某一個人”。這一發現具有重要意義,對新興市場企業績效理論進行了擴充,因而,我們可以得出以下命題。
命題五:新興市場企業在國際化過程中,由于受到企業內外因素的影響,其國際化經營績效并不屈于固定的模式,表現出一定的時滯性和差異性,而更加靈活的機制和高水平的管理體系對新興市場企業國際化經營績效提升有積極的作用。
1.通過本文的研究,我們發現企業在國 際化過程中,國際化深度、廣度、階段和速度對其開展國際化經營有影響,與以往的研究只注重國際化深度與廣度有差異,為后續的研究擴充了思路。
同時結合本案例中北一機床的國際化實例我們可以發現一種新式的國際化方式,案例企業通過跨國并購發達國家戰略資產這種激進冒險的國際化方式迅速參與到國際競爭中,采取國際化戰略來彌補企業的后發劣勢,打開市場,獲取企業所需的戰略資源,他們通過并購發達國家企業的優質 資產,有選擇地實施國際化行為。迅速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這種新式的企業國際化方式值得我們去思考和學習。我們還發現,新興市場企業在國際化過程中,由于受到內外因素的影響,其國際化經營績效并不屈于固定的模式,表現出一定的時滯性和差異性,而更加靈活的機制和高水平的管理體系對新興市場企業國際化經營績效提升有積極的作用,這一研究結論擴充了新興市場企業國際化理論。
2.作為新興經濟體代表的中國,在全新的全球科技治理環境下,應當扮演什么樣的以及如何扮演這樣的角色來學習和適應發達經濟體主導的全球科技規則,這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經過三十多年的追趕和學習,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在全球科技治理體系中的參與能力和國際事務影響力也不斷提升。然而,原有的全球科技治理體系和科技規則與新的全球科技競爭格局和環境存在著一定程度的不適應乃至潛在的沖突。包括中國在內的新興經濟體的研發國際化主體,如何向“主動式”“引領型”和“新規則和新知識創造者”的角色轉型,并影響研發國際化的行為、過程和績效,將是未來可以深入研究的內容。
3.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已經成為我國的國家戰略,而利用全球知識對我國自主創新戰略具有重要意義。分析國際化對中國自主創新的作用路徑及互動機制。對于提高我國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具有重大意義。
4.經過二十多年的積極探索,目前關于企業國際化的基礎理論的邏輯框架以及基本形成。然而近些年,伴隨著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崛起,新興市場企業已經成為全球經濟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這樣獨特的制度以及經濟環境下,新興市場企業應當如何融入全球化的大潮流,如何尋找最契合自身發展的國際化之路,有待我們進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