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宋智慧
改革之初的益陽市局基礎薄弱、隊伍松散、制度缺失、業務模糊、任務十分繁重。如何開好局?益陽市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祁輝表示,一年來益陽市應急局立足實際,開拓創新,全市較大及以上生產安全事故為零,基本實現了“三降一不”工作目標。
首先,解決有人做事的問題。“那么一攤子事情,沒有人做事的話,一切都是空談。” 祁輝表示,堅持從隊伍建設入手:開展科長全員競聘上崗2批次,調整科長崗位12人次,提拔正科級干部2人;開展副科長競聘輪崗,提拔副科級干部7人;開展工勤編制人員轉干公開競聘2人;開展事業編制公開招錄4人;開展高層次人才引進4人;推薦提拔重用市管干部2人。
其次,解決做事能力的問題。該局堅持從業務建設入手,創新推出每月一次“應急業務大講堂”,由業務科長輪流講課,全面提升履職能力;舉辦全市企業安全管理技能比武、安全生產現場執法比武和應急管理電視搶答賽;科學安排干部赴北京、上海、廣州、長沙參加應急業務培訓20余人次;精心開展“七一”寫作大比武活動;主動推行戰略簽約合作,與市氣象局、益陽移動和益陽電信在信息共享、預警發布等領域深度聯動;積極組建水上應急救援中心、工程機械救援中心、地震和地質災害應急救援中心,整合社會力量,實現人員、裝備、技術共享等。通過錘煉,越來越多干部能夠獨擋一面,應急管理工作水平突飛猛進。
接下來,解決齊抓共管的問題。為構建“大安全、大應急”格局,堅持從夯實基層基層入手,召開全市鄉鎮應急能力建設現場會,推廣滄水鋪鎮“863”模式(下發一個文件、列出一個清單、召開一個會議、舉辦一期培訓、制定一個預案、組織一次演練、購買一批物資、組建一支隊伍,達到有班子、有機制、有預案、有隊伍、有物資、有演練與培訓的要求,實現統一指揮、統一值守、統一救援),從財政支持、部門幫扶、企業支援三個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推動市縣鄉村四級共同參與;扎實開展“十大活動”,即“三學”(鄉鎮、街道、經開區的黨委書記應急管理專題培訓;市安委會成員單位“管行業必須管安全”專題培訓;鄉鎮、街道、經開區應急業務培訓)、“三比”(應急管理知識電視競賽、安全生產行政執法比武、企業安全管理技能比武)、“三練”(大型地質災害演練、防汛搶險演練、高層滅火應急演練)、“一咨詢”(安全生產咨詢日活動)。大力實施“五進”活動,讓安全宣傳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成為常態;全面宣傳“三年行動”,在益陽電視臺、益陽日報等主流媒體開辟“三年行動”專欄等, 在全市掀起 “比學趕幫超”的濃厚氛圍。

△ 益陽市應急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祁輝(左一)帶隊到益陽中大氣體有限公司資陽分公司檢查安全生產工作
面對2021年,祁輝滿懷信心:“我們將繼續扎實履職、開拓前行,突出‘1358’工作思路,即圍繞發展與安全實現創先爭優這一目標;堅守法治、廉政和安全三條底線;突出責任清單、行政執法、專項督查、值班值守和應急救援五個抓手;推進黨的建設、基地建設、救援力量、日常監管、打非治違、業務訓練、宣傳教育和制度建設八項重點工作,做到‘七抓七化’。”他介紹道:“具體來說,‘抓責任體系的制度化,抓預防體系的精準化,抓指揮體系的扁平化,抓救援體系的專業化,抓教育體系的社會化,抓管理體系的信息化,抓打非治違的常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