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雅虎新聞網3月18日文章,原題:中國考慮延遲退休年齡,這對經濟整體發展有積極利好在今年中國兩會期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逐步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內容引起廣泛關注。相關內容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意味著延遲退休年齡將在近期實施。
在中國,公務員和國企職工的法定退休年齡分別是:男性60歲,女性50歲(女干部為55歲)。這樣的規定始于新中國成立的1949年,在此后70多年時間里從未調整過。相對而言,歐美國家和日本普遍實行“65歲退休”制度。一些觀點認為中國的退休年齡“太早”。此外,與新中國成立之初相比,現在中國人的平均壽命接近80歲,有了大幅提升。因此,很多人認為,中國延遲退休年齡不過是時間問題。
一直以來,中國政府對延遲退休年齡持消極態度,是擔心這將對年輕人就業造成影響。但近年來,中國的“少子老齡化”問題日益凸顯,這意味著,今后陷入勞動力不足的行業可能會增加。
此外,中國正處于工業化到數字經濟的轉型過渡期。雖然傳統制造業仍然是支撐經濟發展的支柱,但年輕人往往“敬而遠之”。已經有很多工廠陷入技術人才短缺的境地。如果推遲熟練技術人員的退休年齡,可以彌補這方面的空缺。同時,高科技產業的崛起催生了很多受年輕人歡迎的新興職業。專家稱,數字經濟和智能制造等領域正創造更多新的就業崗位,延遲退休年齡不一定會對年輕人就業產生影響。▲
(曾茂譯)
環球時報2021-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