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專用車分會 漢陽專用汽車研究所
十三五”期間,我國開始進入以創新驅動為主導的工業化后期階段,專用汽車行業在國家宏觀政策引導和市場驅動的雙重作用下,繼續保持持續增長態勢。
當前,我國汽車產業已經進入了轉型升級關鍵窗口期,“十四五”階段專用汽車行業在新時期、新格局、新思路下的技術發展特征也逐步發展變化,將以提升關鍵技術自主研發能力為基本落腳點,進一步深化各行業技術融合,逐步完善產業集聚集群和全產業鏈服務體系,由規模擴張階段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實現從量的積累到質的飛躍,圍繞產品的安全、環保、節能和功能等方面實現創新性發展突破。
專用汽車運行和作業區域相對固定和封閉,作業流程和運營場景相對簡單,特別是礦山運輸、碼頭轉運、園區保潔清運等內部道路應用場景,比較適用于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的示范推廣和落地實施。

“十三五”期間,基于智能網聯底層技術的無人駕駛專用汽車(如礦山運輸車、環衛清掃機等)已基本實現最大限度減少人工干預程度,主要通過“云+機器人”深度融合,遠程互聯對機器人進行實時監測與調度作業等技術手段實施。

“十四五”時期,智能網聯技術將在專用汽車領域進一步融合發展,無人干預作業需求將更加迫切,專用汽車上裝關鍵部件、系統和監管平臺的自動控制技術與車輛底盤在感知協同、控制同步和通訊交互等方面的匹配性研究將更加深入,專用汽車將從簡單無人駕駛轉運向無人化作業方向轉變。專用汽車上裝自動化控制技術的融合發展將為專用汽車智能網聯化發展提供基本支撐。
“十三五”期間,為適應各類專用汽車的電動化改裝需求,各主機廠紛紛推出新能源底盤為改裝廠提供便利。隨著環保標準要求加嚴、技術要求不斷進步、配套基礎設施逐步完善、購置和使用成本降低等利好因素,新能源專用汽車的推廣應用范圍將在政策和市場推動下逐步擴大。
“十四五”時期,為持續推動新能源專用汽車的發展,新能源底盤的專用化技術水平將進一步提升,為深化專用汽車電動化發展,其上裝部件也將逐步電動化。與此同時,新能源底盤與專用上裝的匹配性、適用性將是行業需要重點解決的共性技術問題。
因此,專用汽車行業應充分利用我國新能源技術的優勢,加深主機廠與專用汽車企業合作,提升底盤與專用汽車上裝匹配性,促進專用汽車新能源化發展。
汽車行業的輕量化主要通過輕量化材料、輕量化結構和輕量化工藝來實現,“十三五”期間,通過高強鋼、鋁合金、復合材料等新材料的應用,自卸車、半掛車、廂式車等車型實現了輕量化。
“十四五”時期,我國的超載超限治理和節能環保監察力度將進一步收緊,輕量化設計技術在專用汽車領域的應用將進一步深化:在輕量化材料技術方面,行業企業應加強與上游材料企業和下游零部件企業的研發合作,解決高強鋼剛度不足、鋁合金強度不足等問題;在結構設計方面,專用汽車行業將逐步引入現代設計理念(如概念設計、有限元分析等),完善產品的輕量化設計,加強車軸、輪轂、懸架等部件輕量化設計研究,推動專用汽車上裝關鍵部件,如液壓缸、閥塊、風機、水泵等部件的輕量化設計技術應用;在輕量化工藝技術方面,專用汽車行業應積極吸收汽車行業先進的輕量化制造和加工工藝,通過制造工藝升級進一步提升產品的輕量化水平。


現階段“智能制造、提質增效”概念已在專用汽車行業被廣泛采納,一批優秀的專用汽車企業紛紛進行產線升級、涂裝升級,制造技術水平在“十三五”期間取得了飛速發展,產品自動化生產水平也有顯著提高。
“十四五”時期,我國專用汽車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同時將瞄準國際市場推動產品“走出去”,制造技術智能升級是實現產品質量提升、產能釋放的關鍵途徑。專用汽車行業企業以實現“智能制造”升級為目標,通過推動機器人、自動控制、模塊化組裝、柔性生產等技術和理念在產線的應用,實現車間生產自動化、產品組裝模塊化、工藝控制數字化、企業管理智能化,完成整體產線的提效升級,推動專用汽車行業生產工藝的變革,助推專用汽車制造技術在“十四五”期間進入新時代。
總體來說,我國專用汽車行業在“十四五”期間將持續強化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技術合作,在自動化、輕量化、新能源化、智能化等方面吸收和融合先進技術,加強產品的研發設計,提升制造工藝水平,從而促進行業的技術水平進步和產品質量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