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 許金 賈晶晶
《孫子兵法》是我國古代軍事著作的典范之作,也是我國優秀兵學文化乃至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1〕這部兵學典籍具有豐贍的思想和卓越的智慧,不僅對軍事學術的發展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而且在經濟、政治、外交等諸多領域引起了廣泛關注。通過CiteSpace 等知識圖譜軟件對《孫子兵法》研究文獻的作者、研究機構、關鍵詞以及高被引文獻進行可視化研究,從而系統梳理、掌握《孫子兵法》研究的歷史成績、研究人員的科研活躍程度、孫子研究的現狀及熱點變化規律與未來發展趨勢等,對研究孫子思想、交流孫子研究成果、弘揚孫子文化具有深遠的意義。
在中國知網數據庫中,以“孫子兵法”為主題,發表時間為“2011—2020年”,篩選有關文獻共2853 篇。剔除消息、欄目輯覽、征稿、歷史知識、箴言、出版史話、文化窗、新書信息、書法、紀要、兵家名言等非學術研究型文獻后,剩余2403 篇研究文獻,構成了本次研究的數據來源。筆者采用Excel 和CiteSpace V 兩款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和知識圖譜繪制,通過對《孫子兵法》研究文獻進行必要的文本挖掘和可視化呈現,可以較為宏觀地把握《孫子兵法》研究領域的研究熱點、前沿演進等,從而客觀地呈現研究的整體概況。
采用文獻計量學和數據可視化技術〔2-5〕,對2011—2020年《孫子兵法》研究文獻利用CiteSpace V 可視化軟件〔6〕進行數據處理,以呈現《孫子兵法》研究文獻的作者、機構、關鍵詞等特征的知識圖譜。
對《孫子兵法》研究文獻作者的知識圖譜(見圖1)分析,可以清晰呈現出《孫子兵法》研究文獻的核心作者。根據普賴斯定律計數〔7〕,發表5篇文獻及以上的作者為核心作者。經過統計,有51 位作者發表文獻在 5 篇以上。表1為發表《孫子兵法》研究文獻數在7 篇及以上的作者情況統計,這些核心作者大都是軍事學、教育學、管理學、歷史學等學科研究的專家學者,他們是《孫子兵法》研究的帶頭人。經過統計,2403 篇《孫子兵法》研究文獻中有452 篇為作者合作完成,其合著率為18.81%;2403 篇研究文獻共有作者2983 人次,其合作度為1.24。由此可見,《孫子兵法》研究文獻作者學術研究的合作意識較弱。

圖1 《孫子兵法》研究文獻作者分布可視圖

表1 發表《孫子兵法》研究文獻7 篇及以上的作者情況
圖2為《孫子兵法》研究文獻的核心研究機構共現網絡圖(圖中研究機構字體大小表示發文數多少)。發文10 篇以上文獻的研究機構依次為:濱州學院孫子研究院(68 篇)、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58 篇)、山東孫子研究會(49 篇)、軍事科學院(24篇)、東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21 篇)、中國內部控制研究中心(20 篇)、8680 部隊(20篇)、山東國際孫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14篇)、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13 篇)、濱州學院人文學院(12 篇)、南京國際關系學院(11 篇)、三峽大學第二人民醫院/宜昌市第二人民醫院中醫科(10 篇)、華南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10 篇)、河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10 篇)。這些機構為《孫子兵法》研究文獻的產出做出了較大貢獻。

圖2 《孫子兵法》研究文獻的核心機構共現網絡圖
對《孫子兵法》研究文獻關鍵詞共現分析,可以清晰地看出《孫子兵法》研究文獻高頻關鍵詞的分布(見圖3)。《孫子兵法》研究文獻的高頻關鍵詞按照出現頻次由高到低依次為:《孫子兵法》(765 次)、孫子兵法(690 次)、孫子(63 次)、軍事思想(41 次)、孫子兵學(37 次)、孫武(28次)、兵學文化(28 次)、翻譯(25 次)、謀略(24 次)、兵法(23 次)、啟示(21 次)、應用(18 次)、不戰而屈人之兵(17 次)、兵學思想(16 次)、戰略(15 次)、《孫子》(15 次)、戰爭觀(14 次)、兵家(14 次)、傳統文化(14 次)、戰爭(13 次)、兵家思想 13 次)、領導者(12 次)、管理(12次)、軍爭篇(12 次)、《孫臏兵法》(12 次)、古代兵學(11 次)、十三篇(11 次)、中國傳統文化(11 次)、英譯(10 次)、影響(10 次)、孫子學(10 次)、軍事(10 次)等。由此可見,高頻關鍵詞反映了《孫子兵法》研究的側重點和熱點。

圖3 《孫子兵法》研究文獻關鍵詞共現網絡圖
《孫子兵法》研究文獻的關鍵詞聚類時序圖譜(見圖4),顯示出各年份中該研究文獻關鍵詞的出現情況,具體如下:2011年,《孫子兵法》、孫子兵法、孫子、軍事思想、孫武、翻譯、謀略、兵法、不戰而屈人之兵、《孫子》、戰略、兵家思想、戰爭、《孫臏兵法》、管理、孫子學、戰略管理、戰術、毛澤東軍事思想、謀略思想;2012年,兵學思想、兵家、戰爭觀、軍爭篇、領導者、十三篇、軍事、上下同欲、翻譯策略、企業管理、《孫子兵法·虛實篇》、五事、奇正、現代企業、《孫子兵法》英譯、企業文化、十一家注孫子、戰略思想、企業戰略管理、軍事倫理思想、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史、危機管理、慎戰;2013年,孫子兵學、兵學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戰略戰術、語料庫、傳播、孫臏、誤讀、兵以詐立、孫子思想、上兵伐謀、軍事文化、“道”、《孫子兵法·計篇》;2014年,典籍英譯、為將之道、地形篇、文化邏輯、《孫子兵法》英譯本、始計篇、《銀雀山漢墓竹簡》、國防教育、戰術思想;2015年,孫子文化、五事七計、兵書、軍事家、中國夢、軍事著作、軍事謀略、情報、戰爭動員、文化論壇、“五德”思想、《孫子兵學大辭典》;2016年,傳統文化、中國兵學、戰略思維、《孫子兵法·形篇》、以迂為直、奇正相生;2017年,魏武帝注孫子、“一帶一路”;2018年,虛實、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國改革開放、價值理性、兵學術語、軍事戰略、出奇制勝、創新性發展、創造性轉化;2019年,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勢”、中美貿易戰、分合為變;2020年,軍隊動員、品牌戰略、善道、當代價值、情報史、用間篇。《孫子兵法》研究文獻的關鍵詞在各年份的出現情況顯示了10年來孫子兵法研究的發展歷程。

圖4 《孫子兵法》研究文獻關鍵詞聚類時序圖譜
對2403 篇《孫子兵法》研究文獻的被引情況進行統計,共被引2408 次,篇均被引1.00 次。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時殷弘教授2011年發表的《武裝的中國:千年戰略傳統及其外交意蘊》一文被引頻次最高,為522 次(期刊引用34 次、博士學位論文引用5 次、碩士學位論文引用11 次、中國會議論文引用1 次、圖書引用1 次)。據統計,《孫子兵法》研究文獻的h 指數為17,被引17 次及以上的研究文獻見表2。由此可見,《孫子兵法》研究文獻中部分文獻具有較高影響力。

表2 《孫子兵法》研究文獻高被引文獻被引情況統計
經過10年的發展,《孫子兵法》研究已經形成了以黃樸民、姚振文、熊劍平、曹永孚、閻盛國、吳如嵩、楊新、黃海翔、王廷文、陳二林等為代表的核心作者群,同時形成了以濱州學院孫子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山東孫子研究會、軍事科學院、東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中國內部控制研究中心、8680 部隊、山東國際孫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等核心研究機構,但作者之間、研究機構之間的合作意識相對較弱,如能提高合作意識,當有助于此研究領域的擴展與深入。另外,《孫子兵法》、孫子兵法、孫子、軍事思想、孫子兵學、孫武、兵學文化、翻譯、謀略、兵法等作為高頻關鍵詞,顯示了此研究領域的側重點和熱點,關鍵詞聚類時序顯示了10年內孫子兵法研究的發展歷程。通過對孫子兵法研究文獻的被引情況分析,可知部分文獻具有較高影響力,但篇均被引率較低,說明該領域的整體學術水平有待于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