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居中(生卒年不詳),南宋著名畫家,宋寧宗嘉泰時曾任畫院待詔。關于他的記載,最早見于元代夏文彥的《圖繪寶鑒》:“陳居中,嘉泰年畫院待詔,專工人物蕃馬,布景著色可亞黃宗道?!焙笫烙涊d多源于此。對于陳居中的研究頗有難度,目前公認為其真跡的作品僅有《文姬歸漢圖》和《四羊圖》。
《四羊圖》既是陳居中的代表作,又是中國畫史中關于“羊畫”的杰作。古時,中國畫家對畜獸畫的熱情大多集中于牛畫上,羊畫反倒少得多。據記載,趙孟曾畫過許多牛畫,以至于當時及后世出現許多仿作,而就目前的畫跡和記載來看,其羊畫也僅有《二羊圖》?!抖驁D》有非常明顯的“唐風”,畫面背景空無,應是受韓《五牛圖》的影響。與趙孟的《二羊圖》相比較,陳居中的《四羊圖》不僅多了兩只羊,更關鍵的是增加了畫面背景,使羊的活動空間落到一個具象的環境之中。
中國畫素來以山水為主,人物、花鳥、畜獸畫雖也各放異彩,不可否認的是畜獸畫顯得格外“小眾”,但仍舊在漫長的畫史長河中不時綻放出耀眼的光芒。至南宋時期,李唐、李迪、閻次平、毛益、陳居中等一批畫家皆在畜獸畫中有所建樹。今觀陳居中《四羊圖》,可謂在羊畫中獨領風騷。
《四羊圖》以對角分割的構圖方式,分割出左下三角和右上三角部分,畫面主題集中于左下三角區域內。這種構圖方式讓大地和天空有了清晰的交代,空間感更加充實。受構圖的影響,畫家在主題內容的呈現上直接采用斜坡的形式,為畫面的動態效果起到了很好的鋪陳作用,讓原本平穩的內容呈現出生動活潑的趣味。
此作除了形式上的特別之處,還有內容上的戲劇感。畫面左上角山坡上畫有兩株樹,一株粗壯卻已成老態的枯樹,另一株似乎是從老樹根莖部分新生的小樹。一老一新,一枯一榮,一大一小,各領風騷。同時,借由樹的形態,大致可以判斷作品所畫為秋天景象。大概是為了進一步活潑畫面內容,畫家在老樹上畫了兩只鳥雀。一只朝向左下方,另一只則站在高處回頭看向右上方。老樹與鳥雀部分以淡墨表現,增強了秋天蕭瑟荒冷的氛圍。
從小坡下行,一只老山羊氣定神閑地站在高處,側轉頭部看著其他三只羊。畫家以墨筆簡單交代了山羊的形體輪廓,而后施白粉表現其潔白的毛發;山坡前后兩處的枯枝敗草,進一步強調時令,同時也呈現出畫面的立體感;平坦的坡地上,三只羊構成了一個有趣的主題——左邊的羊正用頭去頂右邊羊的尾部,被頂的羊前蹄高高抬起,并扭頭看向對手,中間的黃羊則近距離看著眼前這場爭斗。能靜能動,是山羊的生活習性之一。圖中四只羊,兩只靜,兩只動,呈現出山羊的形態及習性,賦予畫面幾分平淡的塵世之氣。
羊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具有多層文化寓意:其一,象征善良知禮;其二,象征外柔內剛;其三,象征吉祥如意。然而,就此作所呈現的內容來看,似乎與這幾種都不相符。畫面中的四只羊,大抵可分為三種態度:在這場爭斗中,頭羊站在高處觀望著眼前的一切,似乎與自己無關,又似乎隨時會介入其中;中間的黃羊看起來十分彷徨,不知該加入其中的哪一方;兩只爭斗的羊則是這場爭斗的主角。我們知道,南宋是一個內部頗為矛盾的政權。朝臣基本分為兩派,一派主戰,一派主和,兩派之間經常發生爭斗。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人表現得搖擺不定。統治者面對爭斗時往往表現得格外謹慎,無論是戰是和,最開始總是持觀望態度。這并非他沒有自己的態度,而是希望在合適的時機做出決定。四只羊,或許正是當時統治階層的精神寫照。
再看畫面左上方的兩只鳥雀,它們占據著枯萎的老樹。通過北宋、南宋的地圖可知,北宋的都城開封與南宋的都城臨安之間,如同畫面中的分割線一般。若兩只雀占據的老樹代表失去的北方故土,下面的平坦坡地便是南宋所在疆域。擅于借繪畫表現社會現實的陳居中,或許正是借助羊這一具有吉祥寓意的動物形象來隱晦地表達國家的痛楚。
古有四羊方尊定天下,陳居中畫四羊寄希望于無爭得吉祥。一個國家的強大,首先是建立在內部團結的基礎上;一個家庭的興旺,也是建立在家庭和睦的基礎上;而一個人的強大,同樣也離不開內在的“無爭”。《四羊圖》中沒有真正的寧靜,雖畫面中處處流露出一種秋天獨有的荒寂,但羊的爭斗破壞了畫面的寧靜氣息。因此,四羊無爭便是吉祥,帶著吉祥出發,循著遠山的呼喚前行。

《四羊圖》南宋·陳居中 絹本設色 22.cm×24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