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婷婷 王嘉欣 王文睿 蔡妍 張川
(吉林大學第二醫院內分泌科,吉林 長春 130041)
2型糖尿病是由遺傳和環境因素導致的一種代謝綜合征。糖尿病的治療主要包括飲食、運動和體重管理方面等生活方式咨詢和教育及旨在控制血糖水平及預防或治療相關并發癥的藥物治療。生活方式干預是糖尿病系統治療的基礎,如限制熱量攝入或運動訓練。除了三大營養物質管理外,飲食中鹽的攝入也逐漸受到關注,無論是鹽的攝入量還是不同鹽的種類都對代謝綜合征產生影響〔1,2〕。紫竹鹽是一種傳統工藝鹽,是將普通的海鹽放入竹筒并用黃土覆蓋后反復煅燒而制成的,烤制9個循環后呈現為紫色,以韓國的“仁山紫竹鹽”最有名〔3〕。在大量細胞及動物實驗中,紫竹鹽被證明具有抗肥胖、改善脂代謝〔4〕、保護肝功能〔5〕、抗炎〔6〕、抗氧化〔7〕、抗癌〔8,9〕、控制血壓〔10〕等作用。紫竹鹽的降血脂、抗炎、抗氧化功能可能為糖尿病患者帶來益處,但目前尚無相關研究討論紫竹鹽對糖尿病的影響。本研究旨在探討紫竹鹽在臨床試驗中對血糖、血脂、胰島素抵抗的影響以評估其在2型糖尿病中的應用價值。
1.1研究對象 選擇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就診于吉林大學第二醫院內分泌科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100例,采用數字表法將入選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最終完成12 w隨訪的受試者病例數95例,其中對照組48例,脫落2例(明顯腹瀉不耐受2例),觀察組47例,脫落3例(明顯腹瀉不耐受2例,單用二甲雙胍血糖控制不佳1例)。為確保療效不受鹽攝入量的影響,患者均留取24 h尿液并采用24 h尿鈉法計算日均攝鹽量以評估患者日常攝鹽習慣,兩組攝鹽量之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一般資料,觀察指標基線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1.1入選標準 ①年齡:60~75歲;②符合2型糖尿病診斷標準〔11〕且病程小于10年;③糖化血紅蛋白(HbA1c )7%~10%;④入組前3個月未應用胰島素及促進胰島素分泌的藥物;⑤了解試驗全過程,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1.1.2排除標準 ①其他類型糖尿病,如1型糖尿病、成人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繼發性糖尿病等;②生活不能自理、不能配合完成隨訪;③有酮癥傾向的,隨訪過程中出現酮癥酸中毒、高滲血糖綜合征等急性并發癥;④存在可造成組織缺氧的疾病,如失代償性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近期發作的心肌梗死、休克、嚴重感染及外傷等;⑤腎功能不全導致藥物排泄率下降;⑥合并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庫欣綜合征、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垂體瘤等其他內分泌疾病者;⑦單用二甲雙胍治療血糖控制不佳〔患者每周同一天自測空腹血糖(FPG),連續3 w FPG≥13.0 mmol/L〕,存在二甲雙胍應用禁忌,服用二甲雙胍后有嚴重腹瀉、腹脹等副作用不耐受者。

表1 兩組治療前一般資料、基線值比較
1.2干預措施 兩組患者均給予鹽酸二甲雙胍(國藥準字 H20023370,中美上海施貴寶制藥有限公司生產,規格0.5 g/片,20片/盒),1片/次,每日3次,隨餐服用降糖治療。兩組患者均接受基礎健康教育,如飲食運動指導、戒煙、戒酒等生活方式干預。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患者在日常飲食中添加“食用日曬海鹽”(市售產品,由威海市高島南海鹽業有限公司生產),觀察組患者在日常飲食中應用“仁山紫竹鹽”(市售產品,由韓國Insan竹鹽有限公司生產),兩組均連續應用12 w。
1.3指標評價 HbA1c(<7.0%)達標率、HbA1c變化值(治療前-治療后)、FPG變化值(治療前-治療后);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胰島素分泌指數(HOMA-β),TG、TC、HDL-C、LDL-C變化值(治療前-治療后)。
1.4計算公式 HOMA-IR=空腹胰島素水平(FINS)(mU/L)×FPG(mmol/L)/22.5;HOMA-β=〔20× FINS(mU/L)/〔FPG(mmol/L)-3.5〕;日均食鹽攝入量(g/d)=24 h尿Na+排泄量(mmol/L)×24 h尿量(L)×NaCl分子質量/103〔12〕。
1.5統計方法 應用SPSS20.0進行χ2、t檢驗。
2.1兩組降糖效果的比較 觀察組HbA1c變化值明顯大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FPG變化值明顯大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HbA1c達標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HbA1c、FPG變化值及HbA1c達標率比較
2.2兩組HOMA-IR、HOMA-β比較 與治療前比較,兩組治療后HOMA-IR均顯著降低, HOMA-β均顯著增加(P<0.05,P<0.001)。治療后觀察組HOMA-IR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HOMA-β高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HOMA-IR、HOMA-β比較
2.3兩組治療前后血脂變化值比較 觀察組TG、TC、LDL-C變化值均顯著大于對照組(均P<0.001)。兩組HDL-C變化值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4。

表4 兩組血脂變化值比較
胰島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發病的主要機制之一,包括肝臟、骨骼肌、脂肪細胞胰島素抵抗。脂代謝紊亂是2型糖尿病患者胰島素抵抗最常見原因。由于胰島素抵抗和脂代謝紊亂相互促進,高脂血癥在2型糖尿病中很常見。有研究表明,在確診糖尿病之前血脂就已經升高且及時控制體重和改善血脂水平可能逆轉新發的2型糖尿病〔13〕。脂肪一般儲存在脂肪組織,但其儲存能力有限,過量脂肪酸的攝入尤其是單不飽和脂肪酸可導致脂肪組織中信號轉導功能障礙,誘發胰島素抵抗〔14〕。除了導致胰島素抵抗,脂代謝紊亂還介導胰島β細胞發生凋亡。有研究顯示,糖尿病患者的脂質生成相關轉錄因子表達增高,脂質β氧化相關轉錄因子表達降低,導致脂肪異位沉積于胰島β細胞,造成脂毒性損傷,包括線粒體超載,炎癥激活,氧化應激,導致β細胞功能障礙及凋亡,隨之血糖升高,這些變化同時存在于心肌細胞、腎小管上皮細胞、肝臟細胞等〔14,15〕。因此改善脂代謝可降低胰島素抵抗、減少β細胞凋亡,從而促進血糖達標。Ju等〔4〕研究中,高脂飲食小鼠在應用紫竹鹽后肝臟固醇調節元件結合蛋白(SREBP)-1c,CCAAT增強子結合蛋白(C/EBP)α表達量明顯降低,SREBP-1c是調控脂肪酸合成的相關轉錄因子,過氧化物酶體增殖物激活受體(PPARc)γ和C/EBPα單獨或通過正反饋協同誘導許多成脂基因的轉錄,紫竹鹽降低了成脂作用的相關基因表達,從而改善了脂代謝。本研究結果顯示,紫竹鹽可能通過調節成脂基因的表達,從而改善血脂水平,減輕胰島素抵抗。
鉀、硒、鋅等礦物質膳食補充劑可改善血糖水平。在一項研究中,糖尿病前期患者補鉀后,盡管體重增加,但能夠改善FPG水平,但其對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及胰島素敏感性并無顯著影響〔16〕。一項薈萃分析的結果顯示,補鋅降低了FPG、HbA1c和LDL-C水平,提高了HDL-C水平〔17〕。經過煅燒的紫竹鹽較普通食鹽含有更多的鉀、鋅、硫、鎂等礦物質〔18〕,這可能與本研究中觀察到紫竹鹽改善糖代謝水平有關。
在Nam等〔6〕研究中,經過竹鹽處理的人髓系白血病單核細胞(THP)-1可抑制白細胞介素(IL)-32誘導的核轉錄因子(NF)-κΒ、絲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激活及下游促炎細胞因子的產生,包括IL-1β、IL-8、腫瘤壞死因子(TNF)-α,可能與抑制變應性鼻炎的療效有關。Jeong等〔7〕將大鼠神經細胞分別用竹鹽醬油、普通醬油、釀造醬油預處理后暴露于過氧化氫(H2O2)中。竹鹽醬油預處理降低H2O2誘導神經細胞產生的活性氧(ROS)水平,竹鹽醬油通過抑制氧化應激,增強生存信號,抑制死亡信號,減少H2O2誘導的細胞死亡。竹鹽的抗炎、抗氧化作用可能與其中的氧化鋅納米顆粒(ZO-NP)及硫有關。竹鹽中的ZO-NP被證實是治療炎癥性疾病的潛在手段〔19〕。竹鹽中的硫可被硫細菌轉化為硫化氫(H2S)并溶于水中,H2S可改善小鼠的動脈粥樣硬化、心肌炎、氣道高反應性或炎癥〔20,21〕。竹鹽在多種細胞及動物模型中表現出抗炎及抗氧化的作用,這可能同樣作用于胰島β細胞脂毒性過程中的炎癥及氧化應激的激活,這一假設需要應用大量的胰島β細胞或糖尿病小鼠模型實驗進行驗證。脂代謝紊亂、炎癥、氧化應激不僅在血糖控制的機制中發揮重要作用,在其各種急、慢性并發癥的發展及預后的各個環節中占據重要地位,這意味著紫竹鹽在糖尿病血糖控制及并發癥發展中存在巨大潛力。減鹽飲食現已被認為是目前改善健康結果最具成本效益的措施之一〔22〕。有研究表明,與適量鹽攝入相比,高鹽飲食是糖尿病發病及并發癥發生發展的重要風險因子,如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23〕、早期腎臟損傷、終末腎病的全因死亡率增加〔24〕、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發生風險增加〔25〕。2016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每日鹽攝入量不高于6 g〔26〕,本研究中采用24 h尿鈉法估算每日攝鹽量,結果顯示患者平均攝鹽量明顯高于WHO建議的攝鹽量。目前減鹽飲食的依從性較差。
綜上,紫竹鹽作為日常食用鹽的替代品,富含豐富的礦物質能夠改善脂代謝,發揮抗炎、抗氧化作用。本研究中將紫竹鹽應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中,發現與普通海鹽組患者相比,紫竹鹽可提高HbA1c%達標率,降低空腹血糖,改善胰島素抵抗,降低血脂水平,這與先前研究的結果一致。因此,在減鹽飲食依從性差的背景下,紫竹鹽作為糖尿病患者的日常食用鹽,對改善其血糖控制及并發癥發展及預后中有著巨大潛力。
本研究的局限性:為單中心研究,受試者主要來源于醫院門診,排除了不能配合隨訪的患者,在患者的選擇上存在一定偏倚;病例數偏少,隨訪時間較短,由于竹鹽和普通海鹽肉眼即可分辨,未使用盲法,有待進一步開展大樣本雙盲或單盲的隨機對照研究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