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繼民

2018年8月,通化縣被確定為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縣。為扎實做好全國試點工作,通化縣不觀望、不遲疑、不含糊,把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作為一項基礎性、戰略性、長期性的重要工程,全力以赴抓實抓好。試點兩年多來,全縣1個中心、5個分中心、17個實踐所、168個實踐站已全部建設完成,實現鄉村、社區全覆蓋;累計開展文明實踐活動2900余場次,參與群眾30萬人次。
一、強化關鍵環節,保障試點工作扎實穩妥推進
一是突出組織領導,健全試點工作體系。成立了由縣委書記任主任的領導機構,落實試點工作職責。在全省推進會議召開后的第6天,總面積近2000平方米的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就實現了掛牌,全面啟動試點建設。鄉鎮、村黨組織負責人分別擔任實踐所(站)長,全面推進試點工作。繁榮村實踐站榮獲全省優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
二是突出主體力量,建立文明實踐隊伍。成立通化縣志愿服務總隊,由縣委書記任總隊長,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分管領導任副總隊長。結合省委五大平臺建設要求,成立理論宣講、文化服務、教育服務、科技與科普服務、健身體育服務等5支志愿服務分隊,建立服務小分隊218支,志愿者人數近3萬人。堅持全民志愿理念,積極招募志愿者參與活動,深入推進“365”工作模式,打造“萬眾益心”志愿品牌。三個志愿項目參展全國志愿服務工作會議。岔信村榮獲全省優秀志愿服務村(屯)標兵。
三是突出工作整合,形成試點推進合力。注重部門協作配合,制定《聯席會議制度》,明確宣傳、組織、扶貧等40個成員單位職責,通過召開聯席會議,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同時,全面整合宣傳、組織、文化、扶貧、婦聯等部門的活動資源和陣地資源,將80項涉及農村文明實踐的活動內容納入《工作清單》。
四是突出綜合保障,夯實試點建設基礎。按照“五有”要求,堅持“完善功能、突出實踐”原則,對活動場所進行適當改造,配備遠程視頻指導系統、電子閱讀機等設施器材。拓展場所功能,在實踐中心建立“喜馬拉雅”有聲圖書館。兩年多來,縣財政每年列支100萬元,用于場所改造、器材購置、人員培訓等工作,并為所有中心、分中心、實踐所、實踐站訂閱黨報黨刊。
二、強化創新舉措,積極提升文明實踐試點水平
一是創新文明實踐工作模式。推進“1+5+N”工作模式,在深入推進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的基礎上,拓展“五大服務平臺”建設內容,分別設立了理論宣講、教育服務、文化服務、科技與科普服務、健身體育服務等分中心,指導基層開展不同領域的文明實踐活動。依托綜合文化站、黨建館、村史館,推進文明實踐基地建設工程,在教化廣大村民群眾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同時,不斷增強基層群眾的榮譽感、歸屬感、幸福感。截至目前,全縣建成各類文明實踐基地42個,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1100余場次,參與人員10萬人次。
二是創新文明實踐活動載體。發揮道德模范、新鄉賢、返鄉創業者、民間藝人、“五老”人員等不同群體作用,搭建活動平臺,豐富活動內容,推進試點工作。繁榮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建“五老四少理事會”“紅白理事會”,利用“村村響”小喇叭、“婦女之家”等資源廣泛發動,推動移風易俗,提升鄉風文明。同時,通過長白山龍頭高蹺秧歌隊開展各類文體活動,并將該村的“志航精神”融入文明實踐活動,打造了具有北方特點的文明實踐活動載體。金斗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針對基層矛盾糾紛較多的實際,發揮“中國好人”、村調解員紀若林的積極作用,在實踐所中專門了設立“老紀調解工作室”,為廣大村民化解矛盾糾紛,全年共化解糾紛40余起。截至目前,全縣共建立“好人(鄉賢)工作室”26個。長安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利用現有社區文化陣地,開展豐富多彩的文明實踐活動,組織廣大社區志愿者開展“閃亮在全城”志愿服務,有力推進文明實踐和創城工作。
三是創新文明實踐工作機制。制定主動問需、建立臺賬、精準對接、全程督辦、辦結銷號的“五步工作法”,做到閉環運作、有效銜接。實施“周末志愿服務日”活動,堅持每周開展一次文明實踐活動,變“群眾向上跑”為“服務向下沉”,營造“小事不出村屯、大事志愿上門”的濃厚氛圍。
三、強化疫情防控,充分發揮文明實踐積極作用
一是成立志愿服務應急組織。深入落實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和省委關于疫情防控的工作部署,在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掛牌成立縣級志愿服務促進中心,實現“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及時向全縣志愿組織和志愿者發出倡議,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前提下,組織志愿者對居民小區、村屯進行24小時巡查,上門為基層群眾發放消毒酒精10萬瓶。加大宣傳教育力度,采購185臺移動音箱,配發到全縣實踐所、實踐站。
二是有針對性地開展好文明實踐工作。及時制定下發《關于開展疫情防控期間“學雷鋒志愿服務月”活動的通知》,“微公益”“藍天”等17支志愿組織提供物資運送、送菜上門、暖心湯圓等志愿服務350余次,為奮戰一線的醫療、交通、公安等工作人員提供暖心服務。發動12名有心理咨詢、心理治療等專長的志愿者,開展心理疏導服務。開展楊靖宇將軍殉國80周年紀念活動,堅定全縣人民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開展文藝抗“疫”宣傳活動,組織全縣各類文藝志愿者創作詩歌、散文、小說等文學作品150余首(篇),繪畫、撕紙作品180余幅,三句半、歌曲、MV、宣傳片20余個。《最美逆行者》MV在新華社客戶端點擊量達到20萬次。
三是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大力推進“水洗城市”建設,城區機械化清掃率達到90%。鎮村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以“文明村屯干凈人家”創建活動為載體,組織志愿者到轄區村居、道路沿線、河道兩側進行環境清理,營造干凈、整潔、優美的衛生城鄉環境。大力開展健康知識宣教普及行動,廣泛開展以“使用公勺公筷”“向不衛生不文明的飲食陋習宣戰”等為重點的群眾性宣傳教育,共印發宣傳單(冊)5萬份。
(作者:中共通化縣委書記)
責任編輯/柳 ? 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