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方

魚骨紋路地板、邊柜、餐桌、壁爐,放眼望去整個家被木制品環抱,天然又親切,不會讓人感到疏離。
對于服裝造型師而言,“身體”似乎是承接一切美學實驗的載體,無論持有哪種審美偏好與態度,都需在“身體”上施展著他們的魔術。這不由讓人想象,如果載體由身體轉變為家,那些讓人驚嘆的魔法是否會消失?在服裝造型師Evan Feng認為,答案是否定的。走進他新裝修的家,那些被他按照自己的喜好篩選過的物件就像擁有某種魔力,持續牽引著視線與身體向前。直到遁入某個讓你驚嘆的色彩空間,你才會發現,對于服裝造型師來說,“扌到飭明白”一間屋子與裝飾身體無異,是種渾然天成的本能。

Evan有著適度的物欲,和每個創意人一樣,需要一個供奉靈感的試驗場。在他看來,新家的設計很重要的一點便是為心愛的物件找到恰當的歸宿。身為服裝造型師,常年出入各大時裝周的他,時常流連于歐洲的一些古董家具店,借機搜羅尖兒貨。“我有種抽象的直覺:看見有眼緣的東西,下一秒就知道該把它放在家里的什么位置。”他曾在出差的間歇看好一款Fornasetti的臺燈,由于體量太大,不惜把燈罩和燈座拆開放進旅行箱,親自人肉背回。如今這件漂洋過海的老古董正端坐在客廳中專門展示“戰利品”的壁爐上,Evan每次看見陶瓷上的搞怪圖案都會忍俊不禁。要想深究什么物件能入他的眼,雖然沒有一個標準答案,卻似乎有跡可循。除了這盞臺燈以外,在他家中出鏡率最高的依舊是Fornasetti的產品:沙發旁的方形茶幾、走廊里的球面掛鏡、床頭的香薰蠟燭均出自這個品牌,雖然它因辨識度極高的盤子而為人熟知,但Evan不太熱衷于與別人撞款。“我不喜歡他們的盤子,而是喜歡特別點的家具,那些不常看見但又合理存在的東西。”他說道。家中沒有明顯品牌標識的大型家具,幾乎都來自北京大大小小的中古家具店。慢慢充實起來的家,憑著時裝造型師的天然創造力,竟自成一派美學系統。

對飾物輕度著迷的Evan還是個“善變之人”。打算著手設計這間房子之初,他經朋友介紹熟識了家芝Studio的創始人應郅昭和設計主理人權博威,便聯手打造了這個家。房子原本的戶型是老套的三居室,進門直對衛生間,無論從視覺還是風水角度來看,這種布局都欠佳。經過一番商量,他們決定對房子拆墻打洞進行改造。首先將進門右手邊客臥的門封上,然后在衛生間前增設一堵墻,建立了一個連通主臥、衛生間、衣帽間、客廳的盒形走廊,在解決了風水問題的同時使空間動線更加迂回。“當時希望從客廳到臥室的地方可以形成一個過渡空間,因為房子整體不太大,所以當從一個空間走向另一個空間時,如果能產生層次上的轉變,那么心理體驗也變豐富。”Evan說道。實際上在設計之初,設計師本想以呼應客廳背景墻的深灰色裝點盒形走廊,施工進行到一半卻中途改思路。原來Evan想讓這個空間具有更強的感受力,因此用他最喜歡的紅色替代了灰色。紅色空間里,神韻優雅的球面鏡與巴洛克風格壁燈、印有Supreme Logo的燈籠吊燈形成異域文化的“三代同堂”,充滿戲劇效果。這是來自Evan獨特的搭配心得,不同風格的融合可以符合他在不同心境下的喜好。


就是這樣看似有計劃的購置與裝飾,讓這處他精心打點的住所既能存放當下的熱情與想法,又能為他提供靈感的火花。他直言,未來自己會在任何心血來潮的時刻對房子進行修修改改,直到符合那時的心境和喜好為止。“這次家的改造十分過癮,我已經有五年后再尋一處更有變通性質的居所的打算,到時候把大部分的非承重墻拆掉,大改一番,也說不定!”

客廳中令人矚目的龍紋屏風是Evan的設計,他鐘情于個人風格的家具改造以及定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