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鳳


摘要:牙膠玩具能有效緩解嬰幼兒在乳牙萌出及生長期的不適,是嬰幼兒磨牙矯正、清潔護牙的良好工具,是嬰幼兒成長過程中不可缺失的“好朋友”。其產品質量、造型、結構、色彩等對嬰幼兒成長具有重要影響。文章通過對當前市場上牙膠產品的調研分析,從仿生設計的角度探究嬰幼兒牙膠玩具設計中的應用思路,以求保護嬰幼兒牙齒的健康生長,增強嬰幼兒的口腔免疫力,提高產品的設計品質。
關鍵詞:仿生設計;嬰幼兒;牙膠玩具設計;應用
中圖分類號:TB47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21)02-0059-02
在信息時代發展高速快捷的今天,形態萬千的產品走人人們的生活,大眾對生活品質不斷提高,以往單一的產品外觀設計已不能滿足人們心理與精神的審美需求,設計界用新的思維形式來不斷創新已成為必然。仿生設計以它獨特的設計魅力,被人們接納和喜愛,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因此,設計界推陳出新,將仿生設計應用于嬰幼兒產品設計中,同時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年輕家長、設計者通過模擬的形式,整理、分析、提煉,并構思設計出能夠解決嬰幼兒在成長過程中因萌生乳牙而不適癥狀的牙膠玩具,緩解嬰幼兒在不同時期對牙膠的創新性、全面性、及多樣性的需求。提高我國嬰幼兒的口腔免疫力,預防嬰幼兒口腔疾病的發生,能夠有效地愛護嬰幼兒牙齒的健康生長,提升嬰幼兒牙膠玩具產品的核心競爭力。
1 仿生設計
來自大自然的仿生設計,即為仿生物形態的設計。最早誕生于美國,1988年在德國召開了首屆國際仿生設計研討會,自此仿生設計研究在國際上蓬勃發展,推動了工業設計的全面進步,美國仿生學協會創辦的網站AskNature為開展仿生設計提供了各種仿生學資源[1]。
仿生設計是在對自然生物體,包括動物、植物、人類等所具有的典型外部形態的認知基礎上,強調對生物外部形態美感特征與人類審美需求的表現。其主要的思維方法是從人性化的角度,將藝術與科學結合,達到多元化的設計融合與創新。設計者以自然界的萬物為研究目標,模仿生物的特殊本領、結構和功能,在設計過程中有選擇地為創作開拓新思路。
2 牙膠玩具現狀分析
當前,我國嬰幼兒牙膠玩具市場銷售分為兩類:一類為國內牙膠玩具產品;另一類為國外牙膠玩具產品。據相關數據分析,來自國外的牙膠玩具品牌較受歡迎,價格方面也相對較高,產品的設計大多為處于萌牙初期階段的嬰幼兒,其產品造型豐富,配色合理,設計工藝精細,品質優良。據相關調查數據顯示:我國消費者在購買牙膠產品時重點關注商品的造型、顏色、結構,及嬰幼兒的抓握難度和安全度(是否合有有害物質)等,對貝親、香蕉寶寶、NUK、蘇菲小鹿等品牌有一定的購買度[2]。國內嬰幼兒牙膠玩具市場仍處于發展初期,市面上嬰幼兒牙膠玩具產品琳瑯滿目,但是許多牙膠產品的外觀造型、顏色設計等都較為單一,設計缺乏創新性,只有平面造型,缺乏立體趣味性,工藝及包裝也有待提高。
3 仿生設計在嬰幼兒牙膠玩具設計中的應用意義
將仿生設計應用于牙膠玩具增加了牙膠玩具的多樣性、趣味性和實用性。大自然中萬千生物是人類各種思想和靈感的來源,是仿生設計領域豐富多彩的素材來源,把仿生設計應用于牙膠玩具,豐富了牙膠玩具種類,例如蔬菜類、水果類、動物類等等,大大增加了可選擇性。大自然多姿多彩,而嬰幼兒對色彩、形狀有著強烈的探索欲,通過仿生設計可以提升產品的趣味性,有效吸引其注意力。如立體的小動物牙膠3D八爪魚,顏色鮮艷的卡通牙膠等。仿生設計牙膠玩具具有保護嬰幼兒乳牙健康生長的積極作用,嬰幼兒通過咀嚼牙膠玩具,避免了乳牙生長發育期口腔疾病的發生。將仿生設計應用于牙膠玩具產品,讓“功能”與“玩具”結合于一體,能很好的提升牙膠的實用性,牙膠不只是牙膠,更是極具吸引力的玩具。以嬰幼兒行為方式為出發點,將仿生設計運用到嬰幼兒牙膠玩具設計中,嬰幼兒在使用牙膠玩具時會感受到其中的樂趣從而忘掉乳牙萌出的不適感,同時滿足安撫嬰幼兒的心理需求和出牙的生理需求,可謂是一舉兩得。因此,將仿生設計應用于嬰幼兒牙膠玩具設計中具有重要的積極意義。
4 仿生設計在嬰幼兒牙膠玩具設計中的應用思路
基于嬰幼兒的認知,通過對玩具的外觀質感、色彩、觸摸等動作來感知世界。因此,在研發牙膠玩具產品設計時不僅要根據嬰幼兒乳牙生長的不同階段設計,更應增強產品的互動性和趣味性,吸引嬰幼兒使用牙膠產品改善口腔牙齒健康。人們生活的宇宙萬物多姿多彩,為產品設計師提供了取之不盡的“設計庫”,仿生設計作為一種新興的設計手法,督促設計師通過尋找、研究、模仿這些線索,經設計師之手,拉近了產品和消費者之間的距離。設計者可從形態、結構、色彩等方面體現仿生設計的趣味性,以此提高產品的價值。
4.1 造型設計
造型仿生強調通過生物外形的美感特征進行選取整理,探索對產品造型的突破與創新。在嬰幼兒牙膠玩具產品設計過程中,通過簡化提煉,將其運用到牙膠玩具產品上,賦予了產品生動的語言形象造型,滿足了嬰幼兒對牙膠玩具的形象需求,增強了他們的趣味性與好奇心,默化潛移地培養嬰幼兒的認知力。如韓國品牌smartcare奶瓶牙膠(如圖1),適合3至12個月的嬰幼兒,產品的外觀設計仿生奶瓶造型,一端似母親母乳的形態,為嬰幼兒在咀嚼時增加了安全感,另一端則為手柄設計,方便嬰幼兒抓握,邊角光潤圓滑,防止戳傷嗓子;再如法國蘇菲小鹿長頸鹿牙膠(如圖1),可愛的小鹿外形,整體形狀合理設計,尺寸符合小手的抓握,長長的脖子及身上的斑點圖案和高瘦身材對比提供了強烈的視覺刺激,嬰幼兒很容易就能熟悉識別,成為安心的玩伴,其材質采用天然的橡樹乳膠,獨特的香味賦予了蘇菲小鹿與眾不同的特征,淡淡的乳膠香氣猶如母親身上的味道,很容易從嗅覺上辨別與其它玩具的不同。觸覺是嬰兒與外界交流的第一種方式,蘇菲小鹿柔軟似與母親的接觸,給嬰兒帶來心理及生理上的安慰。
4.2 結構設計
結構仿生設計是通過對自然生物由外而內的認知,使人工產品具有自然生命的意義與美感特征。如Babycare的香蕉牙膠(如圖2),適合3個月以上未長牙及長牙至五、六顆的嬰幼兒,產品設計仿生香蕉形態結構,手柄設計上巧妙的運用被剝了一半皮的形態,方便嬰幼兒啃咬時的抓握及手部練習,外形輪廓為弧度設計,避免挫傷眼睛。設計師在結構設計上增加了更多的亮點,如手臂葉的張開設計,多了啃咬點,手臂可變形擺出各種姿態產生互動,具有很強的趣味性。此外,還符合人體工程學的開放性設計,不留衛生死角方便清潔。具象化形態設計塑造,可愛Q萌,不再僅僅是功能上的滿足,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愉悅感[3]。
4.3 色彩設計
色彩仿生設計是以人的視覺器官對色彩的處理和分析為研究對象,通過對自然界萬物顏色的模仿,提煉和搭配應用到產品色彩設計中。通過色彩仿生,人們能夠更加直觀的接收到設計理念,滿足審美需求。研究表明,嬰幼兒更傾向鮮艷亮麗、純度較高的色彩,并會主動挑選顏色鮮艷的物品放入口中。但通過調研發現,家長在給孩子購買牙膠玩具產品時更傾向淺淡的配色,原因是入口產品的顏色越淺越安全。因此,在設計嬰幼兒牙膠玩具產品時,應以嬰幼兒對色彩的喜好為主,結合自然界絢麗多彩的色彩變化,設計出符合嬰幼兒心理、生理需求的產品,從而提高嬰幼兒對色彩的感知審美力。如美國品牌Winkel曼哈頓手抓球(如圖1),是一款符合嬰幼兒全方位鍛煉且充滿想象力的啟蒙玩具,基于嬰幼兒對色彩的認知需求,設計者采用高色彩對比度設計吸引嬰幼兒的注意,豐富的色彩設計,非常適合3至6個月嬰幼兒的視覺啟發。6至1 2個月嬰幼兒開始有意識的探索、抓握曼哈頓球時,色彩鮮艷的TPU管能夠幫助嬰幼兒的視覺和觸覺感官發育。
5 結語
設計的基礎是“以人為本”,產品的設計是建立在以使用者的需求為中心,從合理、舒適的角度進行“有人情味”的設計作業。美國認知心理學專家唐納德·諾曼是情感化設計的開創者,提出將人的情感感受劃分了三個層次,即本能層、行為層和反思層[4]。因此,在研發牙膠玩具設計時,應從嬰幼兒的角度出發,設計出符合嬰幼兒情感需求的產品。
仿生產品設計是科技和自然之間的橋梁,可以在實體造型和自然界里看不見的力量之間建立直接聯系[5]。通過抽象與概括、聯想與想象,實現嬰幼兒牙膠玩具產品的功能與美感并存。嬰幼兒牙膠玩具產品的領域未來發展潛力巨大,設計者將仿生設計技術運用到產品設計實踐中,為嬰幼兒玩具產品設計的豐富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提高了嬰幼兒產品的設計品質,增強了市場競爭力,同時也促進了國內嬰幼兒牙膠玩具產品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羅仕鑒,張宇飛,邊澤等產品外形仿生設計研究現狀與進展[J]機械工程學報,2018,54(21):138—154.
[2]關注牙膠商品 關系嬰幼兒健康,中國質量新聞網[EB/OL] www.cqn.com.cn,201 8
[3]劉純,基于行為方式的交互式兒童玩具設計研究[D].湖南工業大學,2013.
[4]唐納德.A諾曼情感設計[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
[5]仿生設計:自然界的啟示錄.360個人圖書館[EB/OL].http://www. 360doc.com/userhome/27362060,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