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介 張琳


摘要:文章以“家”文化為設計理念與核心價值,分析了餐飲空間與餐具統一的設計價值,并從體驗與服務、視覺與傳達、功能與平效、統籌與整合四個方面構建了餐飲空間與餐具統一的設計思路。通過本文的研究,以期達到筑造養心、養身、養力的餐飲空間與餐具統一的設計,傳達出設計“幸福”,讓愛“回家”的文化內涵。
關鍵詞:“家”文化;餐飲空間;餐具;統一設計
中圖分類號:J525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碼:1672-7053(2021)02-0085-02
“家”是什么,“家”的味道是什么,離不開中國“家”文化的傳統精神。中國傳統“家”文化,是家的延續,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揚,是情感維系的紐帶,是能夠引起家庭用戶無限回憶的場所。“家”文化對于家庭用戶在當今社會的生存與發展及中國現代和諧文明的構建扮演著至關重要的地位[1]。本文試圖通過對“家”文化的餐飲空間與餐具統一的設計研究,重新思考如何凝聚“家”的氛圍,處理好餐具與餐具的統一,餐具與餐飲空間的統一,餐具與用戶的統一,最終達到真正的和諧與統一[2]。
1“家”文化的概述
“家”文化,是基于血緣的親情文化,是更加純粹的感情文化元素。“家”文化既包括整個大家族系統內部的文化,又包括個體的家庭內部的文化。在培養親情、穩定社會、處理矛盾、教育后代等方面占有重要的作用。“家”文化體現在家之和:愛心與寬容;家之教:教育與培育;家之責:責任與義務;家之序:秩序與制度;家之譽:美德與聲譽等方面。而“家”的含義遠遠超出了今天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而是家族意義上的大家庭,即同一祖先的祠堂、家譜、族田等因素聯系起來的、聚集在一起居住的眾多的以夫妻為核心的小家庭,是中國傳統社會家庭的組織形式和生活方式。“家”文化是優秀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即家和萬事興。以小家庭為基本文化模型,進而延伸到家族、國家、世界。“家”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也是中華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堅實根基。傳承與發展“家”文化既是民族振興的精神動力,又是建設先進文化的重要基礎。
2 基于“家”文化的餐飲空間與餐具統一的設計價值
2.1 弘揚傳統文化
餐飲空間與餐具統一的設計理念與核心價值,可以更加貼近生活、傳承智慧,弘揚文化,尋求發展。還可以弘揚優秀“家”文化對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風、注重家教、注重家道,仁愛與和睦,對于提升家庭用戶的文化和道德素養、培育家庭用戶的正直守信品格、規范用戶的道德操守、傳遞正氣正義的正能量具有積極而重要的作用。使家庭用戶在踐行和諧意識、人本意識、道德意識、力行意識中對弘揚傳統“家”文化的形成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
2.2 提升用戶體驗
“家”文化餐飲空間與餐具統一設計關注更少的產品,給予更多的用戶體驗。用戶體驗不但“好用”而且有“家的溫度”。滿足用戶舒適、可持續、健康、和諧、高效、統一的體驗,從用戶開始了解、接觸“家”文化,深度挖掘用戶在接觸文化體驗流程,梳理優化用戶體驗的設計點,最終以“家”文化為載體,輸出以優化“家”文化體驗為目的用戶體驗設計。能夠激發用戶情感、塑造新的用戶體驗,追求更高的體驗效率與體驗價值[3]。
3 基于“家”文化的餐飲空間與餐具統一的設計思路
通過創新餐飲空間設計,遵循地域性特點,提取精華、去其糟粕,使餐飲空間與餐具統一的設計表現出濃郁的文化特色及鮮明的“家”的氣息與氛圍[4]。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1 體驗與服務
餐飲空間與餐具統一的造型設計要賦予空間更多的使用功能與生活情感,以達到“人性化”“地域化”“創新化”“實用化”為目的。體驗與服務的統一是要回歸到餐具、人、餐飲空間的情感交流互動,理解及協調當地文化的體驗與服務設計。通過對當地的文化與自然資源充分挖掘,將物質資源轉化為符合“家”文化有形的統一設計,而非物質資源轉化融入到體驗與服務設計上,使用戶在“家”文化體驗下獲得文化熏陶與精神感染,提升用戶體驗與被服務的幸福指數。只有滿足餐飲空間與餐具相統一的體驗與服務設計,才能體現“家”文化的深度與寬度。
3.2 視覺與傳達
餐飲空間與餐具統一的設計應以“家”文化為根源,將文化內涵與造型相結合,從視覺體驗、意境營造多維度提升餐飲空間及餐具的造型屬性與“家”文化屬性相統一。選擇特定的“家”文化視覺元素,使用戶在視覺上獲得滿足感。餐飲空間與餐具設計要以“家”文化氛圍為出發點,餐飲空間的風格決定餐具的造型,同時餐具造型也會影響用戶對整體餐飲空間的體驗感。只有滿足餐飲空間與餐具統一的視覺設計,才能體現“家”文化的內在與內涵。
如圖1,STABLE是針對于視知覺殘障人士和老年人使用的設計。鑒于對于視知覺殘障人士和老年人的關懷,體現出對“家”文化下的關懷與溫暖。此設計基于傳統“家”文化的基礎上,融合了現代幸福家庭理論,詮釋了對家人的健康、父母的孝順、夫妻的恩愛、環境的優美等方面。STABLE造型設計提取于對山的三角形穩定性,Logo造型的“S”型曲線設計象征著云霧繚繞,仙境般的舒適。餐飲的核心價值與設計理念闡釋了對家庭和睦,關愛父母,追求美好生活的向往。在餐具造型上,每個餐具的右下角均設有凸起的金屬,在托盤中相應位置嵌入磁鐵,故在使用時可以輕松拿放餐具。同時凸起的圓角便于識別餐具使用時的狀態。所有餐具倒圓角,表面光滑,避免使用過程中的意外傷害。體現了關愛、理解、幫扶、扶持、尊敬的設計理念,構建了“家”文化下餐飲空間與餐具設計在造型上的的統一。
3.3 功能與平效
餐飲空間與餐具除了要表達“家”文化空間的場所,還涉及家庭成員的動線格局規劃,以及考慮用戶的實際使用的功能。第一、相關品類的制作臺相鄰,以節省廚房空間面積為目的,節省的空間可以進行再次創意改良設計;第二、操作間與用餐區互動,提升烹飪互動感、儀式感與體驗感;第三、注重人性化的使用,情感化的依托于人際交流的使用。第四、餐飲空間與餐具設計統一的功能與“家”文化和諧,增加用戶體驗趣味性,提倡綠色健康升級。妥善處理好餐飲空間規劃與餐具功能的統一,達到功能與平效。
3.4 統籌與整合
餐飲空間與餐具統一的規劃要優先考慮統籌與整合下的用戶體驗,通過探索“家”文化的餐飲空間與餐具相統一的可行性及應用價值、文化價值,打破同質化的設計,提出以“家”文化為核心的統籌與整合設計,才能得以傳承與創新[5]。要實現較高的“家”文化價值,從餐飲空間與餐具統一的體驗方式進行詳細分析,明確餐飲空間與餐具統一體驗下設計鏈的最優配置與最優組合,才能達到體驗的統一[6]。并且根據“家”文化餐飲空間的性質和特征,分析餐具的使用性,建立餐具產品族DNA,并尋找“家”文化的產品族DNA進行衍生再設計[7]。從餐飲空間到餐具設計要具備完整且串聯與統一的設計概念,以用戶為中心營造整體氛圍。
如圖2,從唐朝路過標志是由唐朝最具神秘美感的飛天神女形象與唐代豐腴的侍女相融合而來,形神兼備,具有強烈的辨認度和感知度,略帶夸張的人物形象給人一種趣味輕松的視覺感受,在動勢和姿態上傳達出自由歡樂的情緒。以朱砂紅與松石綠為主色調,吻合“盛世大唐、壯麗壯觀”的包容與統一的“家”文化內涵。此設計以“家”文化為紐帶,崇尚人文交流。
4 結語
在對餐飲空間設計與餐具造型和功能設計的統一下,更應關注“家”文化的設計研究和探索,提煉出傳統文化思想精髓,將時尚元素與先進科技有機結合,家傳風范與現代生活完美契合。用設計筑造養心、養身、養力的餐飲空間與餐具設計,從而回應設計“幸福”,讓愛“回家”的設計內涵。本文系山西省軟科學項目(項目編號:2018041065-2)。
參考文獻
[1]董小玉,金圣堯,論新時代中華“家文化”的內涵價值與傳播樣態[J],現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20,42 (09):22-26.
[2]馬麗媛,基于中國飲食文化的中式特色餐具設計研究[J]包裝工程,2014,35 (06):104— 107.
[3]劉金梅,趙嘉鑫,邱廣源,齊魯文化元素在餐飲空間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工業設計,2020(07):138—139
[4]劉洋,門夢菲,田蜜,等.文創產品的創新設計方法研究[J].包裝工程,2020,41 (14):288— 294.
[5]徐佳芙,淺談低成本要求下餐飲空間室內設計[J].工業設計,2019 (06):103-104.
[6]章文,范凱煮破譯“同質化”探尋“新設計”Al時代博物館文創產品智能開發與研究[J].新美術,2019,40 (04):117-120.
[7]Guofeng Ma, Ying Liu, Shanshan Shang. A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 (BIM) 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N) Based System for Personal Thermal Comfort Evaluation and EnergyEfficient Design of Interior Space[J]. Sustainability, 201 9,1 1(1 8):1-27
[8]孫強,李牧醒,汪亞林,產品族設計DNA在創意產品中的應用研究——以榫卯接口的收納盒設計為例[J].唐山學院學報,2019,32 (03):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