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于20世紀20年代的淡黃色屋舍有別于建于20世紀70年代的擴建部分。設計雖有不同,但互相契合得更加完滿。功能主義理念啟發(fā)了形式與表達的精簡。

這間居所的顏色和風格至今未變,依然是B?rgeMogensen在這里生活時的樣子。這里展示的椅子是這位設計師的部分作品,包括1947年推出的J39椅。這款椅子的面世令B?rge Mogensen從此在丹麥及北歐其他地區(qū)廣為人知。

高闊而傾斜的天花板拓寬了空間,這種空曠使得家具在其間更顯別致,氛圍也更為安詳。
走進這所房子,你能感受到真切的愉悅。北歐的和煦天光透過窗戶照進室內,投映出全然安寧的氛圍,所有色彩和材質都汲取了光的暖意。房間的切分并未令視線受阻,越過每道隔斷上方的空隙,都可以看見一片比房間寬闊許多的屋頂。從一個房間到另一個房間,始終是在同一片連續(xù)的屋頂下。成排的高窗,將內部空間變得開敞通透。自然光帶給屋內的清澈,以及從房子每一處望出去所見的風景,讓人深感內外同在,即便在家,也如身處大自然。
房屋的面積大約有400平方米,這里曾經是個農場。過去的農舍佇立在原地,褪色的外墻呈現(xiàn)一種既古老又清新的淡黃色。Borge Mogensen與兒子Peter Mogensen設計了一個從舊農舍延伸出的L形新屋,并延續(xù)了原始谷倉的構造形式,這間舊谷倉以前用于存放干草和谷物,有可能也飼養(yǎng)過牲畜。因此新建的這一半可以視為一種對舊農舍的現(xiàn)代詮釋,空間的轉變也反映出生活方式已不同昔日。新屋內分布著客廳、臥室和工作室,Borge Mogensen的設計事務所如今仍在這處工作室繼續(xù)運作,由他的兒子接管。
廚房設在舊屋邊角,走出這部分就踏入了新屋的客廳,廚房和客廳的區(qū)分在于地面上鋪著不同的磚,從地磚可知廚房和客廳建造于不同年代。這些不一致而又近似的地磚,暗示著設計師珍惜過往和致敬原始建筑的心意,也標記出新舊之間的分隔與聯(lián)結。
室內的設計很簡潔,不見吞噬空間的冗余雜物。這種風格或許對應著Borge Moaensen的家具設計所體現(xiàn)的功能主義理念,即讓設計形式重歸用途與實質,摒棄累贅和修飾。這所房子的內飾也是從實用角度出發(fā),側重家具,裝飾和藝術品則是次要考慮因素。這也意味著建筑本身得到更多的注目,而不是隱沒在裝飾中;建筑元素真正構成了室內設計的一部分,而非背景。這種取舍不無道理,因為這個家的設計重視空間的完整品質,即便最細微處也未被忽略。例如,窗戶的開口剛好對準三塊地磚,令空間流線更純簡和連貫。另一個足以佐證品質的例子,是Borge Mogensen為屋外花園設計的木桌和一對長椅。自1969年房屋修建完成,這些桌椅就一直放在外面,經受過任何天氣,卻依舊堅固耐用。它們久經風雨從而形成了一種美麗的古舊光澤,這也道出了它們與自然之間始終存在的關聯(lián)。
古老的樹木和綿延的草地圍繞在這座地處丹麥西部鄉(xiāng)野的房子四周,這種與自然相守的關系也映現(xiàn)在它的建筑上:從外部的灰白色磚墻和鵝卵石,延伸至內部的灰白色墻壁和淡黃褐色的地磚。木質的隔斷墻和支撐柱是輕淡的綠色和灰色,追隨自然界中的色彩。在室內走動時,木材的顏色和質地喚起一種親近自然的感覺,外界景象已衍化在居室之內。形式合乎功能的設計方式,讓這所房子具有無懼時間的品質。Peter解釋說,父親當年的室內設計距今已過去半個世紀,幾乎分毫未改地保持原狀,但依然契合現(xiàn)代生活。這無疑印證了Borge Mogensen不朽的風格語言和美學洞見。
多數(shù)家具是Borge Mogensen的設計,例如餐桌和名為The Soborg Chair的餐椅。各處也散落著設計師親手制作的美妙椅子,包括有皮帶及搭扣的西班牙椅(The Spanish Chair),麻線編織椅面的139椅(又稱The Peoples Chair),以及兩把曲面的輪廓椅(The Contour Chair),有黑色皮革和紅色特別款。室內裝潢的極簡,更凸顯了這些椅子,方若雕塑的形態(tài)。燈具也是如此,其中多數(shù)是丹麥設計師Kaare Klint為其品牌Le Klint設計的款式,包括一盞低懸在餐桌上方的燈,它給用餐時分投下唯美的光。工作室的書桌上方,掛著另一位丹麥設計師Poul Henningsen的燈具作品。這些吊燈是室內裝飾的重中之重,燈光將關注點從地面引向半空,這些燈飾不只是為天花板添補細節(jié),也令上下空間連在一起。對無形感受的理解已經融于室內的點滴中,從而每個房間得以給人熨帖的美與愉悅。
從各方面看,這個家的內飾都散發(fā)出安靜、平和的感覺,這反映出Borge Moaensen對品質和舒適度的專注,平和也構成了他作品的設計基礎。選擇柔和的色調,往往更能為家具賦予完滿而有韻致的觀感,讓人更想感受材料本身以及空間的氛圍。這座房子初看如此樸素,但深入其中,就會漸漸于細小處感受到睿智和真摯。它處處簡單,卻詮釋著品質的核心,所有空間細節(jié)都顯示出設計師對設計初衷的恪守,對過去與現(xiàn)在、內部與外部緊密相連的清晰意識。古今、內外存于一體,這通過真材實料與構造形式之間和諧有度的結合實現(xiàn)。
房子建成后不久,Borge Mogensen因罹患癌癥而離世,終年58歲。他在1947年推出的139椅,讓他成為享譽世界的設計師。他傾其一生創(chuàng)造平價的高品質家具,并將關懷、美感和永續(xù)注入其中,他對細節(jié)和功能的精準認知造就了恰到好處的舒適度,他的設計在當下依然和50年前一樣深受歡迎,他的名字已代表著永恒與經典。

B?rge Mogensen(1914-1972)是丹麥現(xiàn)代設計四巨匠之一,為現(xiàn)在世界所認知的丹麥現(xiàn)代設計風格奠定了基礎。師從丹麥現(xiàn)代設計之父Kaare Klint,1942年加入FDB(丹麥消費合作社),致力于創(chuàng)造平價且具有現(xiàn)代感的好設計。之后創(chuàng)辦自己的工作室,與家具公司Fredericia合作直至去世。圖為B?rgeMogensen坐在他設計的西班牙椅上。

伴著壁爐的火光,在Borge Mogensen設計的餐桌椅上度過個溫暖閑適的夜晚,這款椅子屬于他的The Soborg座椅系列,并且是他座椅作品中唯一使用金屬框架的。

在Borge Mogensen逝世后,他的兒子Peter Mogensen接管了父親建立的設計公司。

1.簡潔的臥室中放著一把西班牙餐椅(The Spanish Dining Chair);上方掛著一盞Le Klint燈,其設計師是Borge Mogensen曾經的老師、雇主及摯友Kaare Klint。

2.從外面看屋舍。其中Borge Mogensen設計的擴建部分風格很簡約,多年來保持完好。

3.從門廳處望向廚房內的視角。廚房設在住宅的原始部分。廚房門外的地磚,標示著兩個跨越時間的空間之間的區(qū)別,但其中也存在著一種聯(lián)結。

Borge Mogensen設計的擴建部分,風格平實簡潔,一如他的家具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