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修復一新的Cavrois別墅的南立面,簡潔的幾何形體與沙色磚砌立面使其具有鮮明的現代性。

1.兒童餐室墻上的浮雕最初由雕塑家Jan & Joel Martel兄弟創作,藝術家Jean-Sylvain Bieth復刻了當年的設計。

2.LeCorbusier(左)和Robert Mallet-Stevens(右)是巴黎20世紀20年代最具影響力的兩位建筑師。

3.修復一新的主臥室,具有簡潔的Art Deco裝飾風格。

4.法國國家古跡中心(Centre des Monuments Nationaux)在2012年7月至2015年5月修復了別墅內部,盡最大可能還原了所有細節。

5.法國國家古跡中心(Centre des Monuments Nationaux)在2012年7月至2015年5月修復了別墅內部,盡最大可能還原了所有細節。
1932年,當建筑師Robert Mallet-Stevens的標志性作品Cavrois別墅建成時,誰也不曾料想它的命運是如此跌宕起伏。歷時13年、花費2300萬歐元的復原工作使得這座“現代城堡”在2015年6月13日重回人們的視野。但相對于LeCorbusier的聞名于世,同樣才華橫溢的Robert Mallet-Stevens幾乎被人們淡忘。他于1886年出生在法國巴黎,比LeCorbusier早一年,卻比他早20年于1945年去世。在思潮涌動的20世紀20年代,兩人都創辦了期刊和事務所,是當時巴黎最重要的兩位建筑師,然而他們卻走上了截然不同的職業道路。
出生優渥的Mallet Stevens與20年代的法國文化圈有著天然和緊密的聯系。在1925年巴黎的一場裝飾藝術展上,紡織實業巨頭Paul Cavrois和妻子看到了他與Martel兄弟打造的廣場花園以及驚人的立體派水泥樹。可能是被Mallet Stevens所描繪的舒適、健康的現代生活前景所吸引,兩人向其拋出了橄欖枝。
Cavrois別墅設計建造于1929-1932年,被認為是Mallet-Stevens最好的作品。建筑占地2800平方米,外墻長達60米,宏偉的體量與對稱的兩翼布局使其如同一座城堡,繼承了17世紀貴族住宅的傳統;鮮明的現代特征又無處不在,如簡約的幾何構造、層出不窮的露臺和中央暖氣,并且配備了電話、揚聲器、升降機等當時最為先進的技術設備。它是傳統功能需求和現代主義情愫的混合體。
然而,這些都不足以保全Cavrois別墅,它在將近半個世紀的時間里受到了大肆破壞并被遺棄。別墅先是被納粹占領變成軍營,又在1950年被改變了原有布局。1986年,Cavrois夫人去世后,原來的家具被拆分,別墅被出售,一家房地產開發商收購后計劃將其拆除。幸虧有諾曼.福斯特和倫佐.皮亞諾這些建筑師堅定地站在其背后,在保護協會的動員下,人們終于意識到這座宅邸的困境。1990年,法國政府批準將該遺產作為歷史古跡進行保護,但直到2001年,這座房子空無一人,遭到大肆洗劫和破壞。
2001年,國家購買了別墅和中央公園區域,當即開展了搶救工程。建筑本身的修復工作極為艱難,因為Mallet-Stevens要求在他死后銷毀其所有的繪畫和著作檔案。挑戰在于重新發現大理石的來源、確切的顏色以及家具所用的木材等。如同考古工作一樣,修復小組使用承包商提供的照片和技術文件,得益于他們參與了原始工程,才將平面圖和飾面慢慢拼湊出來。在歷史遺跡首席建筑師Michel Goutal的監管下,超過230名技術工匠參與其中,從基礎的防水處理、地面修復到家具復刻,人們盡最大努力還原一切細節。
Mallet-Stevens在建造Cavrois別墅的過程中,沒有切割磚塊,而是采用同樣厚度的磚塊砌筑,達到26種不同的長度尺寸。Mallet-Stevens還設計了所有的室內陳設,包括家具。在這一點上,他把“完整作品”的概念推向了極致。在他看來,材料的選擇往往反映了空間預定居住者的個性,這就意味著夫人的房間用西卡莫木,辦公室用梨木,兒童餐廳用斑馬木,吸煙室用古巴桃花心木,餐廳里則采用黑梨木和瑞典大理石鋪陳。借助于文獻資料和攝影測量方法,Les Ateliers de La Chapelle工作室忠實地復刻了這些家具。如今,這座現代城堡已恢復到1932年7月時的模樣。
不拘一格的Robert Mallet-Stevens走在了時代的前面,步伐輕盈,卻無多少野心。在那個熱鬧的年代,他只是享受了設計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