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tin Zamani,自幼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和中國旅居,對家族延續幾代的地毯設計有著國際化的見解。他見證著“波斯”游牧民族的生活,希望將游牧毯中蘊含的傳統技藝與匠人之心延展到更廣闊的的領域。他注重文化與傳統的融合,希望人們用更開放的態度理解游牧毯。

由近及遠:阿塞拜疆平織靠包;ZAMANI.首席設計師系列彩虹多用靠包;ZAMANI.萬字符藏冥想毯復刻靠包。

由近及遠:彩色毯為ZAMANI.19世紀波斯游牧毯復刻系列;白底色塊毯為ZAMANI.首席設計師當代藝術系列。
Matin Zamani來自一個制造、收藏羊毛毯的伊朗地毯世家。上百年間,他的家族堅持與當地手工織毯的游牧工匠合作,為匠人源源不斷地提供生產機會,同時守護著稀缺而珍貴的游牧文化在當代社會中的延續性。Matin不無欣慰地介紹,在伊朗的少數村落里,至今仍有牧民趕著“快樂”羊群去天然草場吃草、曬著山中陽光,以游牧、半游牧的生活方式再現古老的傳統。牧民小心翼翼地呵護著他們“柔軟”的好朋友,讓羊毛生得粗且長,纖維呈絮狀而極具韌性,成為編織地毯最為理想的原材料。每當牧民回到家中架起織機,身份即轉變為手工匠人,他們的日常生活、耕種勞作與手工編織早已密不可分。Matin展示著他為匠人拍攝的照片,只見相鄰兩戶的女人們同聚其中一家的寬敞露臺上,編織的匠人坐在織架前,她身旁搭著一張基本完成的毯子,織架后方則無縫銜接溫馨的生活場景,揉面的牧民在整理平鋪于地面的一塊大面餅。
實際上,游牧匠人的手工藝源頭遠早于百年前。羊毛捻成的線股在歷史的長河中不斷穿插與打結,匠人便在這樣重復的動作中演繹著千變萬化的圖案與配色,亦聯結出游牧文化中流淌的自然風物。并不具備文字記載、僅靠口口相傳的制毯過程正如一種“向野而生”的“即興創作”;然而,對于游牧工匠來說,這已然是經由歷史賦予、嵌入基因的最為自由、快樂的表達方式。

上圖 ZAMANI?設拉子田園風光游牧毯,即興創作出的色彩與主題,展現大自然的風光,無一重復。

各式各樣的Runner長條毯。中文里也叫“走毯”“過道毯”。
2015年,Matin將原汁原味的游牧毯引入北京,與他工作、生活上的伙伴Sylvia一同創立了Zamani Collection。在位于798藝術區的品牌展廳里,紋樣、花飾兩兩相異的數百張毯子聚集在一起,有的鋪展開來,一整張毯子便填滿了地面、墻面的空白,巨大的編織畫面躍然紙上;有的則被松散地折疊、摞起,色彩斑斕的截面縱向形成一堵堵半人高的“毯墻”。這其中包含不少形狀、配色較為跳躍的作品,它們代表著Matin制毯的創新嘗試:從游牧羊毛手工染色的步驟開始,Matin的純色塊設計便會一步步“活”起來,本就有深有淺的羊毛纖維經過藏紅花芯、石榴、蕨根等天然植物的染色,會進一步產生自然漸變,從而“調節”毯子成品的灰度與飽和度,為大面積的單色塊暈染出細膩而獨特的漸變色澤,避免設計流于卡通。
此外,成熟的工匠在編織中有很高的自由度,善于“即興創作”的他們對待不同于傳統圖案、更為簡潔的當代設計,只需看到其中點線面的比例關系,便會知道如何表達特定的“氣質”。他們根據自己的理解來處理拐點與打結,創作出“獨此一件”的作品。根據篇幅的不同,每張羊毛毯的制作周期歷時三個月到一年,在這期間,匠人的專注力始終高度集中在織架上的同一件物品——時間與心意共同作用的結果,可以說是“奢侈”的。正因如此,ZamaniCollection的兩位創始人希望在推廣游牧毯的同時逐漸改變人們看待地毯的角度,“完全可以跳脫出來,成為室內設計中的點睛之筆。”Sylvia說。
Matin也是位地毯的藏家,他認為收藏是一件個人化的事情:有些藏家會更多地考慮地毯是否具備清晰的傳承歷史,而他則偏愛帶有故事性的“奇怪”地毯,“游牧毯是我審美學習的方式,我找尋一些個人化,甚至‘瘋狂的作品,揣摩它們的創作背景。如果工匠并非出于售賣心態,單純為自己創作,作品就會很有沖擊力。”Matin說,曾經有一個男性工匠一邊編織一邊戀愛,在毯子中編入詩句,記錄著自己的愛情生活,或許不久以后他便經歷失戀,毯子上靠后的詩句也立刻隨之悲觀起來。Matin最有趣的個人收藏之一,是一張來自阿塞拜疆的老虎毯。從毯子的圖案推斷,這是在1945年二戰結束時,人們為慶祝重大事件和特定場合編織的作品。一般來說,毯子上的圖樣都從生活中借鑒而來,猶如還原當時場景的歷史切片。制作這張老虎毯的工匠不能讀寫,無意識地編入了一句密碼一樣的語言。Matin花了四年的時間“破譯”,直到有一天偶然在會說俄語的母親那里得到了答案:這是一句用“鏡像”俄語字母拼寫出的阿塞拜疆方言,大意為:“戰爭結束了”。
在Matin看來,這個有趣的故事最大程度地展現了游牧工匠即興創作的智慧。作為地毯世家的第三代傳承者,保存歷史、讓工匠們開心而堅定地“即興創作”對他來說更為重要;而作為設計師,他也認為自己的想法“并不重要”:地毯介于家具和藝術品之間,自己的設計不需要表達存在感;反而是工匠——這些從不自詡的真正藝術家們,在時間的作用下不斷地以手藝來表達游牧人的創作天性,如此看來,自己站在幕后就足夠好了。

值得著重介紹的是平鋪在下方的阿塞拜疆產Karabagh Tiger古董地毯,Kara(黑色)bagh(山脈)位于阿塞拜疆北部,黑山脈地區的游牧創作寫實又寫意。圖中可見的玫瑰花圖案特屬阿塞拜疆地區游牧民族及少數民族,影響甚遠,后在俄羅斯許多掛毯中亦得見此圖案。右上方ZAMANI?設拉子原色狻猊(suān ní)毯是Matin最得意的收藏之一,獅子與邊框反差對比是抽象與具象的結合。平鋪在上方的毯子還包括:ZAMANI?翡綠色底藏虎皮紋毯復刻 ;ZAMANI?雙頭虎皮紋異形毯 ;ZAMANI?藍色藏虎皮紋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