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云云
874萬名2020屆高校畢業生經歷了一個特殊的就業季。他們中的許多人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經受磨煉、收獲成長;在確立擇業觀、就業觀的過程中,規劃人生、樹立理想。
2020年8月16日,《人民日報》刊發《就業季,放飛奮斗的夢想》一文,記錄了幾名畢業生的故事,其中就有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2020屆博士畢業生王碩的身影。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讓我們一起走近這位“乘風破浪”的浙大人。
2020年8月3日,大洋深處,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2020屆博士畢業生王碩正在海上執行任務。這位28歲的小伙子即將入職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致力于深海機電裝備和載人潛水器技術研發。
與一些人看重高薪和舒適條件不同,令王碩著迷的,是曾在蛟龍號試驗性應用航次、馬里亞納海溝深淵生物考察航次上度過的150多天。茫茫大洋,四顧無岸,腳下的航船是唯一的“陸地”。剛開始,還能吃到帶葉子的蔬菜,到了后來,只能吃面點、肉類。更可怕的是極端惡劣天氣。王碩清楚記得,第一次出海執行科考任務就趕上了臺風,最大風力超過17級。盡管已經以最快速度躲避臺風中心區域,但大洋之上,航船仍渺小得像一片樹葉。驚濤駭浪,母船仿佛坐上“過山車”,大幅度的搖擺把艙內所有東西都甩到地上。王碩努力把自己固定在住艙的床上,耳邊全是海水撞擊船殼的“咚咚”聲。
“持續好幾天高強度顛簸,身體極度疲憊。”王碩說,可他不僅不害怕,反而迷上了這種劈波斬浪的感覺。“青年擇業往往被眼前繁華吸引,其實更應該聽從內心,做自己覺得有意義的事。”王碩怕的,不是深海上的危險和艱苦,而是失去為大國重器奮斗的機會,“如果放棄了,以后可能再也沒有馳騁大洋的機會了。”
王碩曾在秦山核電站等單位進行社會實踐,老一輩建設者的努力和奉獻讓他深感震撼。接過“接力棒”,王碩很自豪:“我們國家是海洋大國,海域面積十分遼闊。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是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的使命,實現海洋強國夢是激勵我們不斷前行的力量!”
選擇中科院深海所,意味著今后出海任務將占據王碩工作的大量時間,繁忙與枯燥將是他在遠離陸地后面臨的最大考驗。但在浙江大學學習時,他就已經對那份“枯燥”有了深刻的體悟。2016年,王碩曾和深海所的科研人員乘坐航船,來到馬里亞納海溝海域開展為期45天的科考工作。
在茫茫大洋上,時間仿佛停止,他們幾乎過上了與世隔絕的生活,只能通過郵件或文字聯系,每次到了岸上,都不能適應手機超快的網速。另一種“隔絕”則表現為缺少蔬菜,因為中途沒有補給,每次出行食材都被放到了冷庫。“船上大廚會想盡辦法改善我們的伙食,油條、糕點樣樣齊全,讓我們更加從容地開展海上作業。”王碩回憶說。
如果說飲食和通訊已經是海上工作的“攔路虎”,那么極端惡劣的天氣則是真正考驗王碩意志的“試金石”。然而,種種困難并沒有嚇倒王碩。“長期的科研實踐讓我深切感受到探索海洋的困難和艱辛,也培養了我對海洋探索事業的熱情,后來又多次參加了學校和學院的報告會和座談會,了解到海洋強國戰略的重要意義。”在王碩看來,建設海洋強國夢,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經之路,作為年輕人,自己肩上扛著沉甸甸的責任。
回憶起為何到深海所工作,王碩表示,還要感謝學院的輔導員老師。與老師的談話,為王碩的擇業撥開了迷霧,他為國奮斗的目標也更加堅定。“如果去了企業,可能以后就再也沒有劈波斬浪、馳騁大洋的機會了。”
多年來,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十分重視引導畢業生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業,奉獻青春為國奮斗的氛圍十分濃厚。王碩的導師也是多次參與過科考航次的“老海洋人”。在每次出海前,一般提前半年開始準備加工調試設備,導師們會參與到中間的各個環節,與學生們一起調試設備、解決問題。科研任務與為國鑄重器緊密結合,“學以致用”是導師培養學生最樸素的心愿。學院通過戰略導向就業指導平臺,曾組織包括王碩在內的眾多學生赴國家重點單位參訪和社會實踐,還組織“將軍報告會”為同學們開展職業規劃指導。
王碩就曾參加了秦山核電站等單位的社會實踐。“我們從這些國之重器的艱難發展中,體會國家從一窮二白發展成如今絢麗多彩的艱辛,為老一輩建設者的努力與奉獻感到深深的震撼。”這一份震撼還來自“干驚天動地事,做隱姓埋名人”的馬蘭精神。在浙江大學馬蘭工作室組織的林俊德校友事跡報告會上,他感受到老一輩科學家扎根荒漠,用畢生的心血投身于祖國的強烈愛國之情。
“我特別關注了馬蘭工作室舉辦的一系列活動,還有2019年馬蘭工作室和學校黑白劇社合作的原創話劇《速寫林俊德》首映,我都到了現場參加。這些活動讓我進一步明確了初心,找到了今后的人生奮斗方向。”王碩說,這些潛移默化的校園活動,也讓他立志要將自己的所學知識,回報于祖國的海洋開發戰略事業。
“希望學弟學妹們在就業選擇時,可以緊緊把握時代的脈搏,順應國家戰略發展需要,時刻牢記國家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投身于建設偉大祖國的進程中去,將個人成長融入實現中國夢的偉大事業中,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自己的力量。”王碩說。
編輯 鳳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