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宇

摘 要:在今天的中國,媒體越來越多地報道“鄉村振興”,而“建設美麗鄉村”是全世界多年來一直在談論的話題。因此,我們必須從鄉村振興的角度,審視目前鄉村建設的現實情況并思考相關問題。文章首先闡述了鄉村振興戰略的概念,然后分析了蘇州鄉村規劃建設的階段,最后提出了鄉村振興背景下蘇州特色田園鄉村規劃策略,以重塑城鄉關系,為促進鄉村振興提供更多可復制的模式。
關鍵詞:鄉村振興;田園規劃;鄉村特色
一、鄉村振興戰略
2017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稱,“堅決執行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對國家經濟來說至關重要,解決“三農”問題是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鄉村振興戰略不僅僅是“三農”的振興,也不僅僅是簡單的經濟發展戰略,它是促進中國社會平衡發展的新思維,是一種全面統籌發展的新思維,是統籌鄉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的全方位重大戰略決策。2017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召開,會議全面分析了“三農”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研究了鄉村振興戰略等重要政策的執行情況,并部署今后一個時期的農業農村工作。2018年3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說,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2018年4月8日,江蘇省委、省政府召開全省農村工作會議,對江蘇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出全面部署。2018年4月13日,蘇州全市鄉村振興工作會議。并于9月15日正式啟動編制《蘇州市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規劃(2018-2022年)》工作,進一步明確了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因此,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積極推動施行鄉村振興戰略的背景下,蘇州出臺的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規劃有助于改善農村的環境,發展農村的經濟,提高村民的生活質量。通過對蘇州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情況展開積極研究,尋求符合蘇州模式的新農村道路。
二、蘇州鄉村規劃建設階段
(一)蘇州鄉村環境整治:村容潔
為整治村容村貌,提升農民生活品質,要建設“六好六美”美麗鄉村,即規劃好、建筑美,衛生好、環境美,生態好、山水美,產業好、生活美,設施好、功能美,管理好、鄉風美。以農村垃圾、污水處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扎實推進各項基礎設施建設,在解決制約農村生產生活突出問題上下功夫,因地制宜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面改善農村環境。建立農村人居環境改善長效機制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加強農村資源環境保護,助推農村生態文明建設。除此之外,要加大對公共設施的投資力度,使村民的日常生活更加便利。
(二)蘇州美麗鄉村規劃:外在美
在建設“美麗中國”的過程中,也要對鄉村環境進行改善,建設“美麗鄉村”。這就要改善和美化鄉村的環境,為建設農村生態文明做出重大貢獻,從而顯著提高村民的生活質量。
(三)鄉村特色
蘇州農村的產業基礎好,產業種類豐富。大多數村莊都有自己的特色農產品,一些鄉村也有一定的“工廠經濟”。而目前的狀況是,只有少數幾個村莊有較好的收入。比如蘇州東部地區是廣闊的沖積平原,多湖群、河塘分布,是典型的水網化平原,有著豐富的水資源。該地區的鄉村可以充分利用當地的特色,發展屬于自己的特色產業。
(四)蘇州鄉村發展面臨的問題
1.產業特而不強
在工業一體化方面,蘇州鄉村的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之間沒有形成良好的聯系。對于蘇州鄉村的第一產業來說,隨著農業收入減少,部分村莊的農業生產受到了限制,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土地資源的浪費。對于蘇州鄉村的第二產業來說,工業發展水平較低,但由此造成的環境污染較為嚴重,鄉村的發展滯后。蘇州的第三產業跟第二產業情況基本相同。
2.傳統空間規劃與現代化生活不匹配
部分鄉村傳統的空間規劃不符合當地村民的現代化生活習慣。部分鄉村缺乏道路、農村電網等生產性基礎設施建設,生活性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流通性基礎設施建設,基礎設施跟不上農村發展的步伐。此外,某些農業生產方式不足以滿足村民的基本需求,不但會影響他們的正常工作,還會嚴重影響他們生活質量的提高。
3.文化傳承不佳
蘇州農村居民豐富而獨特的文化遺產是他們“鄉愁”的結果。然而,研究發現蘇州的農村發展缺乏對物質和文化方面的保護和恢復,這使得非物質文化的傳承變得困難。僅僅盲目模仿城市來建設鄉村,忽視了對諸如歷史建筑等有形文化的保護,缺乏對鄉村特色文化的挖掘,使鄉村的傳統建筑特征消失,人們對村落的歸屬感降低。
三、鄉村振興背景下蘇州特色田園鄉村規劃策略
(一)產業發展策略:提升內生動力
工業是農村振興的重要基礎,也是農村發展的內在動力。首先重點放在鄉村工業,查明當地的特色資源,并將其作為當地工業開發的對象。其次通過蘇州農村的綜合發展,建立一個新的、更具競爭力的農業工業系統,從而促進農村經濟增長。最后制定合理的工業規劃,振興鄉村工業,為鄉村發展創造有利的環境,為實現鄉村可持續發展提供基礎。
(二)融合發展策略:建構產業體系
蘇州是全國城鄉收入差距最小的地區之一,為該地農村的工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與此同時,促進工業發展也是振興蘇州農村經濟的有效手段。例如,有的村莊有一定數量的桑樹資源,就可以采用?;~塘的模式,將種桑養蠶同池塘養魚相結合,以促進鄉村生態農業的發展。比如蘇州的東林渡村,就成為良好的水稻種植基地,當地的大米十分有名。
(三)生態保護策略:優化環境品質
環境是農村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也是地方經濟發展的先決條件。應當改善自然環境的質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例如,建立具有生態功能和文化功能的綠色生態系統,利用廣闊的農業土地為基礎,做好鄉村主要道路的綠化工作,使這些道路兩旁的綠化區域與鄉村附近的水壩、菜園等相重疊。
(四)文化傳承策略:弘揚地域文化
文化空間即定期舉行傳統文化活動或集中展現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的場所。可以充分利用蘇州的地域文化資源,探索當地文化空間的應用,同時考慮到人們的實際需要,對文化空間進行改造和翻新移植,為弘揚地域文化提供空間載體。
(五)社會保障策略:支撐人才引培
蘇州農村地區應實施人才管理,以吸引人才、培養人才和為人才提供服務。第一,加強與新興公司之間的合作,拓寬人才流動渠道。第二,構建健全的人才就業服務體系,設立人才支持基金,解決無法吸引到人才的問題。第三,建立專家咨詢和技術指導機制,邀請掌握農村建筑技術的鄉村專家、農村建筑專業人士以及參與蘇州農村發展項目的設計和執行專家參加。
四、結語
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蘇州持續深化農村改革,不斷激發鄉村發展新活力,讓農民過上體面、有尊嚴的生活,以實現“強農業、美農村、富農民”的目標。文章從鄉村振興的角度,審視了目前鄉村建設的現實情況并思考相關問題,希望通過本文的研究為促進鄉村振興提供更多可復制的模式。
參考文獻:
[1]張新江.文化藝術助力鄉村振興的對策和有效路徑研究[J].音樂創作,2018(12):148-150.
[2]徐慧寧.青年藝術學子在鄉村文化振興中的作用探析[J].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4):15-18.
[3]王廷信,李制.鄉村振興戰略與中華優秀傳統藝術體系建構[J].民族藝術,2018(5):13-18.
[4]黃雋.藝術與鄉村振興[N].金融時報,2018-09-28(11).
[5]周錦,趙正玉.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文化建設路徑研究[J].農村經濟,2018(9):9-15.
[6]松田直則.公共藝術在振興偏遠鄉村所發揮的作用:以越后妻有和碧山為例[J].公共藝術,2018(5):53-63.
[7]陶蓉蓉.藝術喚醒鄉土:設計、藝術對鄉村振興的驅動[J].鹽城師范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5):27-31.
[8]李祥林.鄉村振興與鄉村藝術[J].社會科學家,2018(8):86-90.
[9]藝術點亮鄉村振興路[J].先鋒,2018(5):60-61.
[10]玉妮,梁漢昌.振興鄉村文化旅游中的特色品牌創建:古岳文化藝術村案例分析[J].沿海企業與科技,2018(1):65-68,71.
作者單位:
四川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