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宇
摘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乳腺癌的價值。方法:選擇2012年2月至2020年2月期間乳腺癌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均分為兩組,各20例,分別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其中對照組采用常規乳腺癌檢測方法,觀察組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方法。觀察兩組患者檢測乳腺癌的準確率。結果:經過檢測,觀察組檢測乳腺癌的準確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乳腺癌患者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可提高臨床診斷正確率,建議在臨床上推廣。
關鍵詞:乳腺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診斷價值
Abstract: Objective: Analysis of the value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und in diagnosis of breast cancer. Methods: 40 breast cancer patients from February 2012 to February 2020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20 cases in each, which were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use conventional breast cancer detection method,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Observe the accuracy of detecting breast cancer i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After detection, the accuracy of breast cancer dete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use of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can increase the clinical diagnosis rate, which is recommended to be populariz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Breast Cancer;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Diagnostic Value
乳腺癌作為當今臨床上女性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疾病,不僅擁有著較高的發病率,而且在女性疾病致死率中排名第一[1]。在本次研究中選取我院40名乳腺癌患者采用不同檢測方式進行檢測,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文選取2012年2月-2020年2月期間乳腺癌患者40例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0例,以上全部患者入院時的檢查均符合臨床乳腺癌的判斷標準。其中對照組女性年齡30-55歲,平均年齡(37.84±6.54)歲,病程3個月-7年,平均病程(4.14±1.12)年;觀察組女性年齡32-57歲,平均年齡(39.75±7.14)歲,病程5個月-至9年,平均病程(4.51±1.41)年。以上患者均已同意本研究,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常規乳腺癌檢測方法。
1.2.2 觀察組
觀察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方法。檢查具體步驟如下:在檢查過程當中,醫護人員囑咐患者采用仰臥位,并使其雙手向上抬,充分暴露患者兩側乳房和腋窩,并將檢查部位涂抹耦合劑之后開始檢查;將乳頭作為中心放射狀做橫、側切面對每一個象限進行徹底檢查,待檢查結束后可將患者更換體位進行二次檢測,防止在檢查過程中因檢查不到位導致誤診。檢查后,對患者病灶所處位置的大小、形態以及是否存在鈣化形象進行分析。在檢查過程中,護理人員應當對患者進行心理干預,防止患者由于疾病的影響產生不良情緒。
1.3 觀察指標
經過檢查后,觀察兩組患者檢測乳腺癌的準確率。
1.4 統計學分析
本文主要采用SPSS24.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數資料以卡方值表示,行X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經過檢測后,觀察組確診19例(95%),誤診1例(5%),總準確率19例(95%)。對照組確診14例(70%),誤診6例(30%),總準確率14例(70%)。經過計算后,確診(X2=21.645,P=0.000),誤診(X2=21.645,P=0.000),總準確率(X2=21.645,P=0.000)。
3 討論
女性乳腺是由皮膚、纖維組織、乳腺腺體和脂肪組成,乳腺癌是發生在乳腺腺體上皮組織的一種惡性腫瘤疾病。在乳腺癌的發病率中,99%皆為女性,僅1%為男性[2]。乳腺并不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器官,若患者發生原位乳腺癌并不會有生命危險。乳腺癌細胞一旦癌變及喪失了正常細胞活性,細胞與細胞之間的聯系就容易松散,易于脫落。癌細胞一旦脫落,游離的癌細胞可隨機體的血液或淋巴液傳輸到全身各處,從而形成腫瘤轉移,對生命造成威脅。研究表明,美國每8名婦女中就有一人患有乳腺癌疾病,中國雖不是乳腺癌高發國家,但發病率依舊不容樂觀[3]。近年來我國乳腺癌發病率的增長速度高出其他國家一至兩個百分點,乳腺癌成為威脅女性健康的首要腫瘤疾病。目前乳腺癌的發病因素尚不清楚,有研究認為與下列因素有關:①激素作用。乳腺是多種內分泌激素的靶器官,其中乳腺中的雌酮以及雌二醇與乳腺癌的發病率有直接關系,20歲前女性發病率較低,20歲后發病率持續上升,40、50歲為發病高峰期,女性絕經后發病率持續上漲。②家族史。有研究表明若女性直系親屬中有乳腺癌患者,則此人發病率是普通人群的2-3倍。③乳腺良性疾病。大多研究表明乳腺小葉上有上皮高度增生或不典型的增生皆與乳腺癌的發病有關。④月經婚育史。若患者月經初潮年齡較早、絕經年齡較晚、未孕或初次足月產年齡較大及未進行母乳喂養,發病率相比普通人群較高。⑤營養與飲食?;颊郀I養過剩、肥胖或長時期食用高脂肪飲食可加強或延長雌激素對乳腺上皮細胞的刺激,從而提高發病率。⑥環境與生活方式。北美、北歐地區乳腺癌發病率約占亞非拉美地區的4倍。女性不注重清潔極易引發乳腺癌。伴隨人們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環境的轉變,乳腺癌發病率逐年增加。
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的判斷標準:①患者自身機體內可存在某些惡性鈣化灶,且這些鈣化灶的超聲有微小強回光點的表現。②病灶內具有動、靜脈血流信號,同時具有顯著的動脈特征。③乳腺癌患者腫塊多為不規則形態,且邊界清晰,同時存在低回聲的表現。乳腺癌是由乳腺導管上皮發生惡性腫瘤所導致的一種癌癥,首發癥狀多表現為無痛或單發的腫塊與周圍的組織界限分界不清,不易推動。但目前臨床多數患者早期無任何癥狀,不易發現,從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期。中晚期乳腺癌患者可出現乳房刺痛腫脹等情況,而晚期患者可表現為周圍皮膚潰瘍、乳頭溢液,若腫瘤已侵犯患者神經或出現淋巴結轉移,則會出現持續性的局部脹痛感。
綜上所述,對乳腺癌患者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可提高診斷正確率,建議在臨床上推廣。
參考文獻:
[ 1 ]劉麗艷.彩色多普勒超聲聯合實時彈性成像技術在乳腺癌、宮頸癌篩查中對乳腺結節的診斷價值[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9,25(20):95-96.
[ 2 ]惲丹玉.運用高頻彩色多普勒超聲(CDFI)、超聲彈性成像(UE)診斷乳腺癌的臨床價值分析[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9,25(18):138-139.
[ 3 ]馬強,耿鳳勇,李敬府,等.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纖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聯合彩色多普勒超聲評估乳腺癌患者預后的價值[J].中國婦幼保健,2019,34(16):3661-3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