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言

歲末時分,日本每天的新冠確診人數在三千至四千人之間,每天的死亡人數在50 上下。曾經在民主黨執政期間做過國土交通大臣的羽田雄一郎,年僅53 歲于12 月28 日突然逝世。現役政治家的不幸,讓年底的日本愈發罩上了一層深深的暗云。
日本在明治維新以后,已經廢除了春節,開始和西洋人一樣過新年。12 月30 日在日本是除夕,人們會成群結隊,穿上簇新的服裝,于午夜零時,在寺院、神社、教堂祈禱一年的平安、繁榮。孩子們會將5 日元(五元→吾緣)投進廣種良田的箱子內,大人就更不用說了,尤其是過去一年無病無災、生意興隆的人,更會在此時向寺院等還愿,將現金、可以分紅的股票、中簽的彩票等,獻給自己信奉的神靈。
很多時候,人們是需要通過聲音向神通報自己的祈愿。孩子將一枚硬幣投入神社前的木箱后,會輕輕搖一下箱前房梁上垂下一根長繩子的大銅鈴,似乎從搖動中能聽到神靈的回復。更多的人會雙手合十,擊掌一次,向箱后那看不見的神靈行注目禮或者鞠躬致敬。
不過2021 年新年,幾乎所有神社都已將銅鈴收藏了起來,不會讓萬人通過這鈴聲向神靈訴說什么了—因為所有人用手搖一根繩子,傳染病菌的危險太大。
當然,進入寺院前,人們需要漱口、洗手。一把木勺或者鋁勺到了除夕元旦前后,一天便會有幾萬人重復使用。2020 年年底,太多的寺院將漱口洗手的凈水池,改成了由幾根水管往下流水的方式。人們可以雙手接過流下的水,或者清洗雙手,或者送入口中。一些寺院張貼告示說:鼓勵用消毒紙巾清潔雙手。
參拜者通常不得戴口罩、手套,不得穿大衣,但2020 年神也特別寬容,戴口罩早已獲得允許,白白的手套似乎也在許可范圍內。
新冠病毒特別喜歡密集的空間。年終年始的宴會,日本稱之為忘年會或者新年會。日本通常按中國古制,分桌吃飯,但同一房間,幾十人分餐也還是有很大的傳染危險。現在大家盡可能不開忘年會,開的話也是網上宴會,通過電腦屏幕,與遠隔千山萬水的朋友一起喝酒聊天。
每年的元旦,日本的郵局會保證在上午將12 月24 日之前投寄的賀年卡送到每個住戶家中。筆者在日本做過教師,教過的學生多,每年都能收到數百張寫在明信片上的賀卡。那些賀卡大部分寫了自己一年的主要活動、家庭變化,有人還會在明信片上印上近照、最新的郵箱、調動工作后的新地址。幾十年如一日,學生們用這樣的方式和老師保持聯系。
不過,2021 年日本的這個習慣也在逐步消失。最新的調查顯示,日本三個人中已經有一人不會發賀卡。日本有一億人口,過去每年能賣出50 億張明信片賀年卡,但這些年已經只有不到20 億張了。2020 年年底,估計能有10 億張就不錯了。
不能在除夕之夜去搖一下神社的大銅鈴,新年前后沒有忘年會或新年會,元旦那天聽不到郵箱發出沉重的賀年卡投進來的聲音……缺少的東西太多,新年沒有了新氣象,讓人覺得很沒勁。
當然我們可以寄希望于未來,但實際上疫情改變了世界,過去的習慣已經很難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