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覺得金庸先生寫的《射雕英雄傳》其實是一本學習之書。主人公郭靖是個天資魯鈍的笨孩子,這在武俠類小說中,可能是唯一的。他的啟蒙老師又是脾氣很差的江南七怪,動輒打罵他。用現在的話來說,他是有童年陰影的。但郭靖就是憑執著,慢慢練,一點點進步,終成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用洪七公的話來說,笨不要緊,心地好就行。心地好,這世上的資源就會向你匯集,就像郭靖一路得到大師的指點提攜一樣。
天下總是笨孩子多,但只要他們像郭靖一樣成長,人生一定不會差,他們甚至會改變世界。就像金庸先生說的,他希望讀者在快樂閱讀的同時,想象自己是個好人,要努力做各種各樣的好事,想象自己要愛國家、愛社會、幫助別人得到幸福,由于做了好事、做出積極的貢獻,得到所愛之人的欣賞與傾心。《射雕英雄傳》完美地傳遞了這個觀念。

一部小說令人著迷,又能為讀者塑造好的觀念,它就是偉大的作品。我視《射雕英雄傳》為偉大作品,幾十年過去了,它入選《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中小學生閱讀指導目錄》,我為教育的與時俱進感到開心。
金庸先生一生很努力,雖然極聰明,卻像郭靖一樣下笨功夫。他曾說:“我每日讀書至少四五個小時,從不間斷,在報社退休后連續在中外大學中努力進修。”可能,幸福而豐富的一生,就是六個字:笨功夫,好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