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次將新冠肺炎疫情確認為“大流行病”近1年后,世界衛生組織(以下簡稱世衛組織)3月8日表示,一些國家沒有聽從其早期的緊急警告。
世衛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表示,去年1月30日,在宣布緊急狀態后,一些國家對新病毒的風險反應得很慢。當時,在中國以外,新冠肺炎病例不到100例,而且沒有死亡病例。我們持續警告,全球只有一個很短暫的機會窗口來準備和預防潛在的“大流行病”。在受影響的國家和病例數量飆升后,“大流行病”這個說法最終于3月11日發布。但我們必須清楚,那不是我們發出最高級別警報的時刻。
世衛組織突發衛生事件規劃執行主任邁克爾·瑞安也在反思,為什么一些國家沒有在世衛組織宣布“大流行病”之前采取行動。他指出,有太多的國家認為疫情會很快結束。
此前,邁克爾·瑞安在記者會上表示,認為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會在今年年底前得到遏制是“不成熟”且“不現實”的,但疫苗的出現,有助于大幅降低住院和死亡人數。
瑞安指出,目前,世界各國關注的唯一問題應該是盡可能降低新冠病毒的傳染率,許多獲準使用的疫苗將有助于遏制病毒的急劇傳播。一旦疫苗開始對死亡率、住院率以及對病毒傳播態勢和傳播風險產生正面影響,那么將會加速控制住疫情。但瑞安警告人們不要自滿,在不斷變化的疫情中,沒有什么是確定無疑的。
(《參考消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