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次兼具想象力和確定性的構畫。近景,它指向2025: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遠景,它預覽2035: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在歷史的時空坐標中,2021年全國兩會刻下特殊印記——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啟之年、實施第十四個五年規劃第一年,三大重要節點疊加,這次全國兩會注定非同尋常。
今年兩會為何格外重要
今年兩會為何如此重要?從以下三個關鍵詞可讀懂今年兩會:
一是連接。2021年,中共“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交匯,中國兩個“五年規劃”銜接,全國兩會正處在一個特殊的時間連接點。官方議程上最有體現,回首2020、計劃2021,總結“十三五”所獲、布局“十四五”開端……時間上的承上啟下成為關鍵詞,事關中國的未來走向。此時,兩會的另一種連接更為凸顯。5000多名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履職盡責,將普通民眾和最高議事廳相連接,詮釋著中國式民主。
二是鏈接。2021年的兩會,給出了一個指向未來中國的“超鏈接”——“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這是一次兼具想象力和確定性的構畫。近景,它指向2025:經濟發展取得新成效,改革開放邁出新步伐,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態文明建設實現新進步,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國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遠景,它預覽2035: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每個人或許都想過,5年后自己什么樣?10年后,自己的生活又將如何?這份官方“鏈接”,從國家視角給中國民眾提供了一個完整的遐想空間。
而對世界上注視中國走向的人來說,未來的中國是否可預判?其中依然有確定性的回答: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不變的邏輯依然是互利共贏。
三是聯結。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兩會讓人看到,新冠病毒面前,中國聯結各國抗疫的同心共情未曾改變。過去一年,我們不僅在國內開展疫苗接種,還援助了50多個國家,更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在去年實現2.3%的經濟增長,成為全球唯一一個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從更宏大的視野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要知道,消除貧困也是聯合國對2030年可持續發展的共同愿景,而擁有全世界約20%人口的中國,領先10年實現了這個目標。“中國開展國際抗疫合作,不是為了謀求地緣政治目標,也從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繼續向應對疫情能力薄弱的國家和地區提供幫助,發揮全球抗疫物資最大供應國作用,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從人大、政協發布會的官方聲音,到寫入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官方文本,兩會顯示出,如何走出疫情陰霾,中國選擇與世界站在一起。
彰顯民主、聚焦民生
人大會議,會期7天;政協會議,會期6天半。
今年全國兩會會期縮短,但堅持既定會議議程,召開形式不變、要素不減,快節奏和高效率兼具。
人大會議期間,各代表團認真審議了政府工作報告,審查了規劃綱要草案。國務院認真研究了代表們的審議和審查意見,政府工作報告擬作81處修改,規劃綱要草案擬作55處修改。大會秘書處共收到代表提出的議案473件,已經收到代表對各方面工作提出的建議、批評和意見約9000件。
政協會議期間,收到提案5913件。兩次政協大會發言,24名委員涵蓋多個界別,國務院組成部門負責同志到現場或通過視頻方式聽取了發言。此外,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了7場界別協商會議。
全國兩會上,民主與民生緊密相連。
“中國式民主體現出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有機統一,人大制度和政協制度都是為了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全國人大代表、遼寧大學副校長楊松說。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之所以具有強大生命力和顯著優越性,關鍵在于它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外媒評價今年中國全國兩會時說:“良好的制度推動了中國的發展進步,激發了人民的創造活力,成就了中國的繁榮。”
開局關系全局,全局決定未來
開局關系全局,全局決定未來——超過7萬字、厚達142頁,提請全國兩會審查討論的“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備受海內外關注。
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的主線貫穿全文,5大類20項主要指標勾勒中國發展脈絡,實施102項重大工程項目,數字中國建設提速,首次設立安全發展專篇……規劃綱要草案作出一系列新部署。
“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把高質量發展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緊密結合起來”……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同代表委員共商國是,進一步闡述“十四五”時期的戰略思考和戰略謀劃。
從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的規劃建議,到提請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查的規劃綱要草案,黨的主張通過法定程序轉化為國家意志。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董開軍說:“從建議到綱要,將確保黨的主張全面貫徹和有效執行。”
開局落子,部署“十四五”規劃第一年各項目標任務的政府工作報告引人注目。“從去年不設經濟增長量化指標到今年提出6%以上的增長目標,釋放中國經濟逐步回歸常態的信號。”北京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部副主任金李委員說。
征途漫漫,唯有奮斗。展望新征程,邁步從頭越。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人民凝聚起力量與信心,滿懷豪情,意氣風發,向著光明未來揚帆遠航。
(新華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