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好的時候容易滋生腐敗,條件艱苦的時候,同樣也容易滋生腐敗。因此,條件好的時候要防止腐敗,環境艱苦時更要反腐敗。”許多同志聽了王從吾的講述,才從思想上認識到對紀檢工作和反腐工作錯誤認識的危害性。從此,這些同志堅定了反腐的決心,積極投入到反腐工作之中。
1949年11月,中共中央通過了《關于成立中央及各級黨的紀律檢查委員會的決定》。11月9日,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成立,朱德任書記,王從吾、安子文任副書記。
中紀委成立時,由于全國尚未全部解放,消滅國民黨蔣介石殘余勢力的任務還很重,許多同志包括級別很高的同志對反腐倡廉工作不太重視,普遍認為當時實行的是供給制,生活條件十分艱苦,根本沒有條件搞腐敗。朱德、王從吾等中紀委領導深知,如果任由這種錯誤認識蔓延,會逐漸導致黨的紀律觀念淡薄,助長腐敗現象滋生,從而嚴重干擾各級新政權的建立和鞏固,所以必須要在全黨全軍全國范圍內提高對建立紀檢工作機構重要性和開展反腐倡廉工作迫切性的認識。王從吾經過深思熟慮,報經朱德呈中共中央、毛澤東批準,決定加快紀檢機構的建立和反腐工作的開展。
越是艱苦,越要反腐
針對當時許多人認為“新中國剛剛成立,百廢待興,各級黨政機關無論是工作環境還是生活條件,都十分艱苦。在這樣的工作環境和生活條件下,不容易滋生腐敗,還是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其他工作上”的錯誤認識,王從吾沒有進行簡單的批評,而是逢會必講自己遇到的一個典型案例。
1939年初春,王從吾任豫北地委書記時,地委組織部部長叫吳蘭田。吳蘭田出生在滑縣一個地主家庭,在開封讀書時加入了共產黨,曾任中共滑縣縣委書記,后又擔任地委組織部部長。盡管當時生活條件十分艱苦,但吳蘭田特別喜歡吃吃喝喝,在生活作風上比較隨意。王從吾多次找吳蘭田談話,給予嚴厲批評,希望他改正錯誤。但吳蘭田陽奉陰違,表面上接受批評,背后則我行我素。
1939年9月,王從吾赴延安參加整風運動。少了約束,吳蘭田更加肆無忌憚,冒充偽軍軍官,在敵占區吃喝玩樂,毫無顧忌。黨組織給予他留黨察看處分后,他不但沒有悔改之意,反而變本加厲,擅自脫離黨組織,最后竟然投靠日軍,當了漢奸。
王從吾感觸很深地對大家說:“吳蘭田事件是我們冀魯豫黨史上一個極其深刻的教訓。我們黨要時刻注意黨員的生活問題,一個人一旦沾染上吃喝享樂的惡習,就會欲壑難平,就會走向腐敗。尤其是高級干部的腐敗,會給黨的事業帶來無可估量的損失。”“環境好的時候容易滋生腐敗,條件艱苦的時候,同樣也容易滋生腐敗。因此,條件好的時候要防止腐敗,環境艱苦時更要反腐敗。”
許多同志聽了王從吾的講述,才從思想上認識到對紀檢工作和反腐工作錯誤認識的危害性。從此,這些同志堅定了反腐的決心,積極投入到反腐工作之中。
合署辦公,統籌反腐
新中國成立初期財政困難,許多單位缺少辦公場所,往往是擠在一起辦公。比如,很多單位是組織部門和紀檢部門在一起合署辦公。王從吾從中受到啟迪,再次報經朱德呈中共中央、毛澤東批準,將組織部門和紀檢部門在一起合署辦公的方式在全國推廣,統籌兼顧干部工作和紀檢工作。
由于采取了合署辦公,組織部的主要領導兼任紀委主要領導的辦法,紀檢和反腐工作成效顯著,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很短的時間內,中央及各地中央局、省、市等各級紀委機構相繼建立起來,開始受理違紀案件。
抓點帶面,促進反腐
1949年3月5日,中共中央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召開七屆二中全會,毛澤東在大會上作重要講話:“可能有這樣一些共產黨人,他們是不曾被拿槍的敵人征服過的,他們在這些敵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稱號。但是經不起人們用糖衣裹著的炮彈的攻擊,他們在糖彈面前要打敗仗。”“務必使同志們繼續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務必使同志們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在后來的日子里,毛澤東的話一直在王從吾耳邊回響。
為了保衛和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王從吾始終牢記“兩個務必”,從擔任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副書記起,就堅持做到深入第一線調查研究,抓典型以點帶面促進反腐工作。1949年底至1950年1月,王從吾到平原省(1952年11月,撤銷平原省,其行政區域分別劃歸山東、河南二省)12個縣搞調查研究。在調查中,他對部分干部強迫命令、橫行霸道的作風進行嚴厲批評,對部分干部吃喝享受、貪污腐化行為進行了嚴肅處理。
1951年11月,中共河北省第三次代表會議揭露了劉青山、張子善兩人嚴重貪污盜竊國家資財的罪行。王從吾全程參與了對這一反腐大案的處理。
王從吾敏銳地感覺到,這是一起嚴重違反七屆二中全會精神的典型案例,必須抓住,必須抓緊處理,以起到舉一反三、以點帶面、以儆效尤的作用。但當時,黨內對這一案件的處理出現了兩種意見:一種認為,“違法亂紀,明正典刑”;一種認為,新中國成立之初,正值用人之際,劉青山、張子善雖然犯了錯誤,但畢竟經過戰火考驗,是有功之臣,應戴罪立功。針對后一種錯誤認識,朱德對毛澤東說:“我們的黨只應有一種紀律,我們的國家也只應有一個法律。絕不允許任何不受黨紀國法約束的個人與獨立王國的存在。所以,不管任何組織和個人,只要違反了黨紀國法,我們都要一視同仁、嚴肅處理。”毛澤東、周恩來非常贊成朱德和王從吾的意見。于是,中共中央決定從重從嚴處理該案。最終,判處劉青山、張子善死刑。
“鋤一害而眾苗成,刑一惡而萬民悅。”新中國反腐第一案兩聲槍響,舉國震驚,確實起到了舉一反三、以點帶面、以儆效尤的作用,確保了新中國成立后幾十年的風清氣正。對此,王從吾功不可沒,我們要永遠懷念這位反腐先驅。
(《黨史博覽》202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