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川行四記

2021-03-25 04:39:18胡竹峰
四川文學 2021年3期

胡竹峰

在馬爾康

雪是昨天下的。

昨天在山上,迎頭一場大雪。輕輕的,微微寒意。雪花落在人身上,瞬間就化了。幾個人在村落里游蕩,石房子坍塌了。這里原來是一個土司府,他和眾人在荒廢的院子里說陳年舊事。

一個女土司和一群人的故事,權力、疆域、生死、情感,此時此刻在大雪紛飛中復活,往事喧騰歡笑。舊照片中,一切都是鮮活的,眼前那些村寨早已經煙消云散,昔日的繁華在短短的一百多年間頹廢衰老。如今,一切都是破敗的,破敗得像從來沒有發生過,只有雪片與花草冒著新氣。

看看他,這位六十歲開外的藏民,黧黑,硬挺,鬢角整潔,戴著帽子,聲音嘶啞,消瘦得像是牛肉干。只是口音聽不大明白,我也不想知道那么多往年的事,悄悄退出,一個人在村子里看看。那個衣著簡樸,臉色黝黑的老人,我不知他最終講了什么。

沿路而行,一個老婦人出門收拾雜物,除她之外,看不到一個人,也沒有任何聲音。農家院子里種滿了大麗花。很大的花冠,粉紅色,據說這種花寓意大吉大利,見者有福。當地人說,每年春日,各種野花次第開放,紅色、粉色、白色、黃色的花香染遍草野。

風自遙遠的地方吹來,自我未知的山那邊。人就在民居外墻邊,俯瞰來路,水似乎安靜了,看不見流勢,靜靜攤在地上。微風拂發,想起“仙人拊我頂,結發授長生”的句子。眼前一切,是人間境,又近于仙境。山坡上一派野花盛開,一帶木質曲欄,自上而下蜿蜒遠去,盡頭是隱隱傾斜的碉樓,以石塊壘就,密匝匝的石縫里填滿歲月的塵埃。

天然、破落、微小、陳舊,像是被遠古之人遺落的一個村莊,如今晾在山坡野地上。倘或在遠處回望這個村落,或許只是個荒地,只有半截碉樓的輝煌,讓人凝神,讓人幻想,思緒悠遠。

碉樓腳下潮濕一些,有些地方起了一層細細的青苔,現在當然有些干枯了。但兀自透著一抹青碧,細小安靜像一個持重自守的人。舉目四望,角落里亦生著一叢一疊的苔綠。青苔喜幽靜,不慣被人擾,靜靜養著清氣。據說人的氣息與體溫會影響青苔生長,人愈多,青苔愈少。青石路旁,磚角邊,青苔隱幽若現,不近人,亦不擾人,是被人遺忘后的蕭條與蒼涼,有一絲青綠感傷。李白《長干行》云:“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一從遠別后,小徑無人掃,青苔深且厚,思君令人老。獨對青苔,忽起人世傷感,物不欺人。

《紅樓夢》中賈寶玉為大觀園題匾額,第一處寫“曲徑通幽”,幽,是孤獨,是持守安靜,譬如空谷幽蘭,是藏而不見人的,造物深有意,故遣幽人在空谷。大觀園內必是有青苔的,蒼苔露冷,花徑風寒。怡紅院與瀟湘館尤甚,所謂物與人齊。隱忍、含蓄是東方人亙古不變的美。

我在這個官寨遺址里看見白花如米小的青苔,像茜紗窗下的解人。世間微小的事物,選擇了寂靜自守。像這座小小的土司官寨,安靜,不擾人,不炫人,在淡淡的光陰里靜默著,寂靜了上百年。

遠山開始泛白,去那雪山里走一走滋味如何,一個人暗暗思忖。

一只野鳥從人家屋頂掠過,嘎嘎叫著,沖天而去。

此刻,二〇二〇年十月二十一日午后,我就在昨天向往的雪山上。昨天的雪讓峰巒一白,入了老杜“窗含西嶺千秋雪”的詩意,只是門口沒有停泊東吳的萬里船。一時忘記天地間其他存在,唯余呼吸與心跳。

站在大藏寺最高的廟宇前,向遠處眺望,一帶碧山蒼翠綿延,山上羊腸細路蜿蜒垂懸,藏人的白塔、金頂、藍天烈日,煥發耀人的金光。有一刻的恍惚,即如莊周夢蝶,是莊周而為蝴蝶,抑或蝴蝶即為莊周?在另一片土地上,我會否還是我,還是我亦有了別樣的真身?

山下一條河,水流日夜不息,岸邊的藏族人家畔水而居,日出日落,燒煙煮菜,放牧羊群與牦牛,在寺里,并未見寺僧,只見來來回回幾個香客,小心呵護著它的安靜。偶爾有人輕聲細語說幾句話,也是淡淡的,如落花輕浮水面,淡月微懸青天,溫旭和暖,又清爽安然。奇怪的是,我耳畔隱隱有嗡嗡嗡的誦經聲,仿佛有震動屋宇的強勁之力。那些聲音,是祈福、祝禱,亦是無我、無常,是傳向神靈、天國的一種無可解釋的秘語。

曇秀和尚曾說過一句偈語:來時一,去時八萬四千,這也許是僧伽的生死觀,來時一顆清凈心,去時八萬四千煩惱蟲。一個俗人欲解說僧伽偈語,多數時候是徒然的。凡人都害怕死亡的,儒家索性避而不談,偷懶地說“未知生,焉知死”,較莊子齊生死的觀念,靈性差別去又幾里。佛家教義像是在另一個世界向此世灑著圣水,度我又度他人。

進大藏寺的大殿時,想起宋人的那句詩:葉隨流水歸何處?牛帶寒鴉過別村。既是醒世語,亦是悟道詞。于萬千紅塵中,人皆是來無蹤去無跡的過客,在佛家世界中希冀做個明心見性人。山下寺外,熙來攘往之眾生,幾人能知。

大殿里有香氣,緩緩走一會兒,覺得那香氣緩緩向自己飄來,深吸了一口氣,讓香氣為自己祈福,佛自在我心。紅樓夢中,一僧一道指點要來塵世的頑石說,凡間之事,美中不足,好事多磨,樂極生悲,人非物換,到頭一夢,萬境歸空。

天似晴又陰,他們去看倉央嘉措的修行地去了。忍不住也尾隨其后,眾人唱歌念經,那小小的一處居室。想起蘇軾初到杭州,往寺中尋世外友人,曾作詩一首:“七尺頑軀走世塵,十圍便腹鑄天真,此中空洞渾無物,何止容君數百人。”不過方寸之地,日復一日,也不知道倉央嘉措在這里修行了多久。一室之微,僅能容身,又能容者,天真而不居,老子說,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人要萬丈紅塵,也要三炷心香生發出善意,清靜自守。寂靜微小、和諧容納,才是人的真身吧,像某些得道的人,自帶一種隔世的自在安然。

衣食住行,吃喝玩樂,皆離不開頭上日月與腳底的大地。日月是天理,大地是人情,遵循天理與人情,便是佛心燦爛吧。

藏區的秋天來得早一些,叢林早已染紅了。高山雖已染白,山下到底是秋景。天還未大寒,花未落,葉子漸漸黃了,所見一片寂靜。連路上亦靜靜的,少有人影,少有車跡,一帶老石頭房子,籠在藍天碧日下,日光遙遠,氣息清和,一切從容而溫良。

那日路過一眼水井,探頭看看,清涼的井水細細流淌。有井水的地方,就是人煙所在。水是一切生靈的源頭,山川,草地,牛羊,人家,無一不仰賴于它。無論有無人煙,它的存在,皆是活潑的生命延續。

偶爾走過幾個藏民,大多有一張謙和笑意的臉,讓我有一刻的恍惚,似在哪一部電影中見過,或許是油畫里,或許是照片上,也或許是我的錯覺。

藏民大多平靜而溫和,有梅蘭菊竹的秉性,自然純樸,不求高貴,這是一方水土一方人物的意趣。那些人惜物,用過的酒瓶也都被善待,沒有隨意丟棄,點染在屋間壁角、臺案窗幾,是一道美目的景致。

往馬爾康的幾個晚上,總是與幾個友人喝茶飲酒。這個川西高地的子民修煉得一身和氣,無論困難還是榮耀,不變不懼,清和如杯中白酒,味似盞內清茶。偶爾在客舍閑坐閑讀,梭磨河自窗外流過,人被籠罩在一片流水轟然聲中。橘色燈光下,讀王維過香積寺的詩,“不知香積寺,數里入云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王維在詩中描繪安靜無人的深山氛圍。古剎、深山、寂靜、清幽,是他喜歡的,亦是我喜歡的。一千多年前香積寺的寂靜,很像安靜的馬爾康夜晚。身在鬧市,深在河畔,感覺卻極安靜,有天地自然的安靜。

說來也怪,車過了理縣,來到馬爾康,就覺得人間邈遠,塵世兩隔,萬般皆可放下。在馬爾康的日子,總有一股清涼撲面,與季節無關。

懸 天

從成都去壤塘,車過汶川到了理縣,又向馬爾康行進。第一次踏入海拔三千多米高原,稍稍有暈眩感。山色不及細看,到底太陡峭,路邊山石草木快速倒退著。眺望遠山,或青郁或蒼茫,云在山頭,被風卷著,輕輕挪動,也有些一動不動,暈在那里。

山脈落差很大,峽谷河道狹窄,窗外的河水像無韁套的野馬,咆哮著奔騰而下。大概是下了雨,河水渾濁骯臟。河道有太多石頭的緣故,洪水跳起又伏下,一路跌跌撞撞沉重地涌動,像是積攢了太多憤怒與不甘。

這就是杜柯河,下游是大渡河。

窗后人回想了一下,繪畫、電影、文字里的大渡河從來也沒有清澈過,是黃色的、渾濁的,兇狠地卷起浪濤與力量。像是動蕩的社會與即將開始的一場戰爭。流水上,槍林彈雨,受傷的人、死去的人掉落下去,被滾滾洪流卷走,血都來不及洇開,就消失得無影無蹤。一個新的政權與一個舊的政權,在這條河上爭奪,戰事響起,是槍炮與河水的悲歌。兩岸燈光暗淡,生機暗淡。

想起往日讀過的那篇課文。課本上有黑白色的插圖,隔著紙頁,能看見紅旗招展,也仿佛聽得見軍號聲、怒吼聲、洪水聲、槍炮聲、吶喊聲。

當年冬日的鄉村小學,是乏味的。一個少年心里的熱情,被那些描寫戰火的文字點燃了:“向橋下一看,真叫人心驚膽寒,紅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樣,從上游的山峽里直瀉下來,撞擊在巖石上,濺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濤聲震耳欲聾。”窗外似乎還下起了雪,教室里火熱著,幾十個少年,朗讀著廝殺較量,不屈、舍身的意志,讓激情燃燒,一直到午飯后才漸漸平復心情。

眼前洪波自顧自流,一時黯然。說起來居然是快三十年的舊事了。

汽車爬坡時,看見河對岸山頂的人家。三五戶老房子,似乎是石頭堆砌而成,有一些破落,更多的是頑強,窗戶緊閉,各色窗簾,是生命的風景。當年那些扛著槍追趕時間的人,會不會在此歇足。戰事早已經煙消云散了,只剩下后人追憶時的傳奇。河水依舊不舍晝夜地流動,充盈著自然的力,在山腳下側身呼嘯而過。

車速放慢了,繞山徐行,一路隨著那河水,逆流而行,水竟像是倒流了一般。天藍得讓人心生幻想,恨不得猱身而上,就此騰空而去,又想穿越回遠古草木漫漫的村落。路邊一個藏民看著車內人,我看得清他的臉,平靜的臉,憂郁的眼神,仿佛有無窮的心事,又仿佛通曉天地的秘密,蘊含了天地的靈性。

后來在壤塘寄宿學校里,看見了很多那樣的眼神,那些不到十歲少年的眼神,憂郁、內斂、深邃、柔軟、悲傷,好像經歷了無窮的故事,又好像能洞察人間的一切秘密。那眼神有骨子里的高潔,甘愿在春風中隱姓埋名。

空地上,一眾少年演繹起格薩爾王的故事。孱弱的身子,被雄獅國王格薩爾附體,左右上下跳動著、揮舞著,以大無畏降伏妖魔,抑強扶弱。那眼神金光閃閃,堅定如陽光照過。夜里想起那樣一群少年,忘不了的是一雙雙眼睛。天氣微涼,清冷的氣息在夜歸人身上縈繞不去。窗外燈火昏暗,幾個匆匆行腳的過路客,身著藏袍。

藏袍、卷發、陽光黃的膚色,藏著一縷真意。老家有上年紀的人說,天然卷發的人,是有赤子之心的。《水滸傳》中,魯智深有赤子之心。東京宋朝的風氣,崇尚戴帽子,以示斯文。魯智深從未戴過帽子,一頭卷發,兩只火眼,一片赤心。所謂赤心,無非對人間有真情,一草一木也如此。

沒有想到壤塘在大山高原深處,距成都一千多里,像是去朝圣一般。

壤塘,懸天凈土。懸天,是遠天、有高高的蒼穹。壤塘有懸天之景,天之下,是凈土,人間凈土。

天真藍,藍得讓人懶洋洋的,也或許身在高原,缺氧的緣故。明凈高爽的天淺淡悠閑的幾朵流云,古老雄奇的塔林,飄逸招展的經幡,以及那安詳自然的牛羊和野花在靜謐空曠的草原上,草原盡頭是雄偉壯麗的高山。有人喃喃自語,說那是凝固的海。

車一圈圈繞山而行,上得峰頂,極目四望,山勢奔騰如野馬如蛟龍,隱在云深處,不知其蹤,天地安然。人登高是為了窺見天地吧,所謂人往高處走。也只有在高處,才知道如此之高之上還有如此之高,乃至高不可攀。只有在高處,才知道厚土如此之厚,厚德載物,厚土更載物,世間萬物,人只是其中一種。在壤塘,可以窺見天之高,地之厚。

高原高大,高原上的山更高大,有人不喜歡,終日沉迷小橋、庭院、園林、假山、匾額、對聯、書本、核雕、玉佩、書案、筆墨,但走出去,發現蒼山如海,深厚壯闊。走出去,看見山與海的威武與莊嚴。雖說滄海桑田,但與人相比山,亙古不變的是山,亙古不變的是海。人皆過客,山自巍峨,海水洋洋,登山人不過一只蟲豸,趕海人不過一尾魚蝦。

在壤塘的日子,有晴有陰有雨。晴日天氣總是多云,仿佛一群群綿羊臨空漫步。那云真白,白如酥糕,真想騰空上去飽食了才過。南朝陶弘景隱居在句容茅山華陽洞中,上詔問山中有何物,以詩為簡: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

一個人久居山中嶺上,衣袖可以生白云,胸襟可以生白云,眼眸可以生白云,手腕可以生白云,大概也是可以持贈他人的吧。陰天看山,日影隱沒,天是灰色的,山影影綽綽,多了一些婉約的氣息。后窗是山,前門也是山,冷冷清清的,總是看不夠。山頂胡兀鷲一抹黑影,一點點移動。烏鴉亦無事,在屋舍邊翩飛閑宿,亦讓人看不足。雨天看樹,針葉林、闊葉林、灌叢,越發有靜氣,顏色近乎青綠山水。大概是生在高原的緣故,那些樹多不甚高大,修修如竹,一陣風過,樹葉搖動,越發修修如竹,窗后人但覺得絲絲涼意起自胸襟。況味是古人說的那般:何處聞秋聲,翛翛北窗竹。在燈光下,雨水泛著點點星芒,打在地上,復又濺起,車行遠了,人也漸漸走得遠了。

因為雨,山色深了一些,很虛幻。綠樹叢蔭中雨霧裊裊,緩緩往山頂爬,或緩緩向山腳走,越積越多,鋪成巨大的一片白,一點點騰挪,蓋住那青綠與蒼涼。

高原九月天氣,夜里已經很冷了。每日不敢走動太快,那一男一女在路上走著走著,剛剛而立剛剛不惑,步履常常近乎老人,轉眼就白了頭,進入老境,相濡以沫。

壤塘的黃昏,好像比故鄉來得更長。早早歸來,在客舍中泡一杯茶,臨窗靜靜坐著,什么事也不做,什么事也不想做,看看云,看看天,看看暮色,暮色中的景物像是鉛筆畫。

只是這景物似乎很難入畫。

印象中,黃賓虹來過川蜀之地。據說初來乍到,畫師亦無能為力為山水寫生,大概是因為“濕潤多霧,四季植物豐茂。山嵐霧氣里,一山一水皆變化無窮,或蔥郁野逸,或簡淡奇奧,或幽深靈秀,大異于其他地方。”到底入蜀方知畫意濃,

據說黃賓虹有一次青城山中遇雨,全身濕透,索性停下來坐石觀景,雨淋下來,山景縱橫氤氳,逐漸找到“雨淋墻頭”感覺。有一次游瞿塘峽,江岸峰巒與天光在虛實明滅間微妙無窮。月光照過,有些地方現出銀白色,有些地方黑影依舊,逆光下山林仿佛籠罩上一層光環,凹凸分明變化美妙。黃賓虹不禁贊嘆:“月移壁,虛中實。”后來寫詩感慨:我從何處得粉本,雨淋墻頭月移壁。

到底,黃賓虹沒有來過壤塘,即便來了,也會覺得此地入畫之難吧。

壤塘秋日,風起時有些寒意了,枯瘦,略帶高原的清冷。一股酒氣、肉香彌漫小屋,牦牛奶、手抓肉、酥油茶、辣椒炒菌。日子伴隨著白云下的聲聲經文,讓人有些空靈安靜的心思。

那是秋日壤塘的傍晚,空氣黏稠,黏稠得想飲酒,宴會時候喝了兩杯。散席時,有一女子不勝酒力,在夜色里腳步踉蹌,像是微醺的李清照,搖搖晃晃蕩漾到藕花深處,分不清星空還是湖水。

平素并不飲酒,只有遇見友人,才會取極小的酒盅,喝三五杯。酒里有人間濃熱的情義,茶倒是可以與生人同飲,酒只與友人喝,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白酒濃烈一些,青稞酒,淡淡的,如馬蹄幽香,又清遠又清脆,平添幾分陶然的情緒。那樣的夜晚豐沛難言,讓我很久之后,一次又一次屢屢追憶曾經的一幕又一幕。

沉重的肉身,偶爾要有宴飲之樂。高原,山中,石屋,木門,樓頭,總也是待不夠。天光暗了,燈光也是暗的,像這樣的情景,幾個人對酌飲食,風起風落,把酒清談,都是好的。境界近乎李白詩中說的那樣,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此時,正在高樓上,圍著食案割肉把酒夜話,直待天光徹底黑了,夜色漸漸深沉。這樣的日子,雖是短,倏忽又去,足令人低回心醉。很久以后,還記得在那樣一個高原之夜,簡樸的日子里,忽然跳出來的生動的、閃閃發亮的藏家歌謠。

藏家兒女甘于生活,像孔子說的那樣,吃粗糧,喝白水,彎著胳膊當枕頭,樂在其中。用不正當的手段得來的富貴,不過是天上的浮云一樣。孔子還以為,一個人斤斤計較吃穿用度的生活瑣事,是不會有遠大志向的,也不值得和這樣的人去相談論道。

道有詼諧的時候,道也有莊嚴的一幕。威嚴道,矜重道,肅穆道,歡喜道,隨和道,輕佻道……處處有道。

有人向莊子問道,莊子說道在螻蟻,道在稊稗,道在瓦甓,乃至道在屎溺。那人訥訥不語。

看見那些畫唐卡的男女,頓時生出敬畏來。不只是燦然金色,也不只是畫中法相的緣故,而是畫師一種盛大的莊嚴高貴氣,好像是無我無他無天無地,只有筆墨丹青一點點繪就,又好像有天有地有我有筆有墨,無逸斜無雜念,那么專注那么凝神。其中有莊嚴道。

在壤塘,與懸天很近,與凈土很近,世法無邊。落葉西風時候,人與秋色共瘦。懸天之景,凈土之地,天氣轉涼,樹葉黃了,其中有道,就這樣歸去吧。那人,那云,那山,那水,那花草樹木,那幾日的飲食起居,一個翻滾,瞬息即去。而懸天照應過人心,光明依舊。

杜甫草堂

飛機降落成都的時候,顛得厲害,仿佛詩人的命運。詩人的命運總是顛沛流離。顛沛流離是詩歌的底色,姑妄言之。詩窮而后工,并不見得。過去身無分文,并沒能寫下半句好詩,倒是練出一身傲骨。

去杜甫草堂,司機繞了個大彎。去看詩人,繞繞也好,這才是本色。這年頭,本色是稀罕物。行人不多,真是難得。游人不少,真是難得。大家都來陪詩人過中秋節。

門票六十塊錢,不算便宜。杜甫草堂的理想狀態,在我看來,白天是園林式博物館、藝術館,晚上是私房菜館、酒吧、茶樓集聚地,吹拉彈唱,吃吃喝喝。詩人、散文家、小說家一律半價,新聞人、出版商八折,兒童文學家免進,少兒不宜,報告文學家免進,此處無須報告,禁止大聲喧嘩。

杜甫寫過一些關于中秋的詩句,“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嫌其大白話,不喜歡,一首《月夜》經常揣摩把玩: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云鬟濕,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干。

我不喜歡李白,他是天才,不是人,幾乎不帶人情味。“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這樣的句子他就寫不出。如果說李白是孩童,杜甫則是家長。少年時偏愛李白,現今喜歡杜甫。杜甫像個老實本分的讀書人,讀他的詩文,感覺是與敦厚樸素的老朋友面談。

杜甫草堂的植被很好,舊建筑與蒼綠搭配,入眼舒服,仿佛古裝少年。舊建筑像古裝,蒼綠像少年。古裝少年好看,古裝老翁暮氣沉沉,一臉醬色。當然,這是偏見,有朋友就認為老人穿上古裝才熨帖才端正。

秋天的成都,一個人走在杜甫草堂蒼郁的暮色里。前幾天還熱,今天剛好下雨,氣息清爽了。林蔭道上隱隱約約幽涼游離似線裝書里的蠹魚。

草堂草不多,樹不少。站在杜家門口,庭前大樹一頭綠葉。在樹下放張桌子,喝喝茶,曬曬太陽,吹吹風,站在那里也是好的。

杜甫家的房子,我很喜歡,泥墻中有草有竹,唐朝的房子差不多就是這樣吧。雖說眼前的草堂是后來修葺的,過去的格局還在,古人的日常差不多那樣。

站在杜甫書房門口,想入非非,認為此處真是寶地。站在杜甫家的廚房,腦子里又狐疑當年詩人會不會在灶下添柴生火。

杜甫的詩讀過不少,棱角崢嶸,一臉憂患。他在成都草堂幾年來寫下的作品,心境頗好,到底歲月安定。

十來歲的時候,讀到杜甫的詩,像在親戚家拜年。二十年過去,每每讀到杜甫的詩,還是感覺像在親戚家拜年。杜甫的詩是土豆燒牛肉,又解饞又充饑。杜甫的詩歌是廟堂式語言迷宮。

現在不大喜歡詩了。詩言志,無志可言。無志青年,寫詩做什么?無志青年,讀詩做什么?很多年沒讀過杜甫了。

南部記

這幾天合肥霧霾肆虐,讓人生了逃離之心,逃向哪里?霧霾深似海,四顧心茫然。今天晚上想起秋天時去過的南部縣,空氣清潔,心生南行的沖動。

南部的名字很好,因為南部,讓人覺得尊貴。古人視南為尊,宮殿和廟宇都朝向正南,帝王的座位都是朝南,當上皇帝是“南面稱尊”。我老家鄉下,有句俗話叫“坐北朝南屋,享盡天下人間福”。這人間福是清福,坐北朝南的房子,冬暖夏涼。夏天有清涼之趣,冬天得負暄之樂。

南部,現在是記憶之城與想象之城。上個月在那里東走西顧,吃吃喝喝,眺望著桂花飄香的大路。可惜不喝酒,不然花香的南部記憶里還有酒香的片段。

南部是纏綿的,纏綿中有熱烈。不知道是不是桂花之香的緣故,夜訪桂園之際,竟有寫詩的沖動,那些桂花之香應該圍繞著綸巾羽扇的詩人。邊走邊看,因為夜行,看也看不出什么。看花不如聞花,聞比看格調高,就這樣很好。桂花香得富貴,香得內斂,應該穿一身長袍馬褂才對得起這暗夜里的錦繡之香。

桂花之香是錦繡的,恰恰古時蜀錦盛名,一時間心生懷古。我好懷古,因為近視,古總也懷得不遠,每每在晚清民國徘徊。這一次在南部,一下子起了懷唐宋之古,懷上古之古。唐宋之古與上古之古都是因為禹跡山。

禹跡山因大禹治水留下足跡而名,大禹勝跡至今猶存。大禹的身影早已經走遠了,遠成了天邊鴻雁一聲依稀可辨的鳴叫。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差不多就是這樣。空山找不到大禹的蹤跡了,大禹的傳說卻聲聲在耳。

在禹跡山看看綠樹,聽聽松濤。如果說大禹是久遠的記憶,禹跡山上刻鑿于唐末的大佛,卻是真實的存在。石刻圓雕之佛立在那里,儀態端莊,有唐朝盛世神韻。

見過一些唐朝的佛像。唐朝佛像的代表作應該是龍門石窟吧。龍門石窟的佛像和云岡石窟的佛像差別很大。我看禹跡山的佛像接近唐朝佛像的感覺,面相飽滿,大耳下垂,神采穩重而又不失慈祥。

大佛的后面石崖有條秘道。

禹跡山寨是四川境內至今保存規模最大和最完整的古代軍事防御工事體系。山是一座堡,山之堡。堡是一座山,堡之山。

歷史需要細節,歷史才會動人。歷史需要遺跡,歷史才能擺脫傳說的陰影。

禹跡山寨的古堡秘道像一本唐人碑帖,漫漶卻讓我實實在在嗅到了舊時氣息,或者說看見了舊時月色。舊時月色下兵戈鐵馬靜悄悄。

小時候讀唐詩,讀到“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時,才喜歡上邊疆詩的。躬身在禹跡山的古石道中,一下子勾起了唐詩的氣味,秦時明月啊,漢時關呵,欲罷不能。當地人告訴我,這些石窟開鑿于嘉慶年間,感覺來了,思緒一下子就跳到了秦漢的天空,止也止不住。

很奇怪,在禹跡山游玩的時候,心里有看唐風的感覺,或許由于大佛的緣故。大佛身上的唐朝氣息讓一座山都彌漫了唐朝氣息。

唐朝氣息是一種怎樣的氣息?大氣、磅礴、雍容、華麗、端莊,都有一些。歐陽詢的小楷,褚遂良的行書,顏筋柳骨,畫圣的吳帶當風,都是唐朝的氣息。

我說不清唐朝氣息,在禹跡山我又分明遇上了。可惜太匆忙,沒好好看看。

南部是四川南充市所轄的一個縣,今天晚上想起來了。想起南部,身在北方,格外想念南方。南方綠色蔥郁,讓我有南行的沖動。

責任編輯 冉云飛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美女久久| 国产高清在线丝袜精品一区|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7777| 成人一区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网址| 一本大道香蕉中文日本不卡高清二区 | 国产精品9| 欧美一区日韩一区中文字幕页| 亚洲最猛黑人xxxx黑人猛交| 夜夜操国产| 国产激情第一页|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77美色| 看你懂的巨臀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观看9e| 91麻豆国产在线| 欧美激情综合| A级毛片无码久久精品免费| 伊人激情综合网| 国产亚洲美日韩AV中文字幕无码成人| 免费人成视网站在线不卡|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不卡| www.99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喷潮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爽爽va在线无码观看| 国产91精选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三级在线观看视频| 台湾AV国片精品女同性| 91色综合综合热五月激情| 亚洲第一色视频| 天堂va亚洲va欧美va国产| 黑色丝袜高跟国产在线91| 国产日韩欧美在线播放| 色香蕉影院| 91视频日本| 人人爱天天做夜夜爽| 国产打屁股免费区网站| 婷婷综合在线观看丁香|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77美色| 无码中文字幕乱码免费2| 午夜国产理论| 欧美午夜视频| 亚洲日本韩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图片小说区| 国产剧情伊人| 免费一级大毛片a一观看不卡| 玖玖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人人干|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 免费观看国产小粉嫩喷水| 欧美激情第一欧美在线| 72种姿势欧美久久久大黄蕉| 免费黄色国产视频| 欧美成人一区午夜福利在线|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熟妇丰满人妻| 久久久久国色AV免费观看性色| 国产精品乱偷免费视频| 精品国产亚洲人成在线| 六月婷婷激情综合|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va在线播放| 国产aⅴ无码专区亚洲av综合网 |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欧美不卡二区| 性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大白天新婚身材| 日本91在线| 丁香六月激情综合| 国产无码性爱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a在线看| 免费 国产 无码久久久| 欧洲成人在线观看| 国产你懂得| 午夜福利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所毛片视频| 国产精品免费电影| 一区二区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女人毛片a级大学毛片免费| 97久久超碰极品视觉盛宴| 欧美啪啪一区|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