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況】南京、蘇州、無錫3個設區市數字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基礎設施建設成效明顯,網絡普及應用率高,數字產業化基礎好、規模大,具有發展優勢。在新一輪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下,通過部署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加快信息技術研究開發、布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等路徑,網信領域新技術、新業態以及新商業模式不斷涌現,產業數字化轉型加速推進,不斷釋放經濟發展新動能,打造經濟高質量發展新引擎。2020年,常州、南通、徐州、揚州、鎮江5個設區市數字經濟發展穩中有進,數字基建基礎良好,在產業數字化轉型方面保持較好發展勢頭,在數字應用服務特別是數字政府和數字社會領域推進力度較大,整體發展環境良好。泰州、鹽城、宿遷、連云港、淮安數字經濟發展相對較慢,科技研發資金投入不足,在信息化人才引培方面不具備優勢,但變革意識較強,信息化發展呈現明顯進步和追趕態勢,在智能制造、農村電商方面積極尋求突破,在網絡安全、數字社會、數字政府等領域,形成一定的后發優勢。
(省委網信辦)
【南京市】推進城市信息基礎設施和數字化治理工作,智慧城市管理應用體系逐步完善。全市5G 基站累計開通1.2萬座,家庭寬帶普及率超95%,電子政務外網實現骨干節點十萬兆互聯,可用性達99.99%。市政務數據中心(麒麟)基本建成,為全市109個單位提供云計算存儲服務,全市政務信息化系統上云率達92.5%。加快推進“不見面審批”改革,1846個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互聯網辦理,綜合自助服務系統涉及84個民生、企業服務事項,打造“一件事一次辦”場景,基本實現線下審批流程生命周期全覆蓋。“我的南京”App 注冊人員超600萬人,提供4000 多項在線服務功能,覆蓋勞動就業、社會保障、城市交通、健康醫療、文化旅游、社區生活等服務領域。
【無錫市】全市建成5G 基站8200 座,在全省率先實現京滬高鐵、滬寧高速在本市境內線路的5G 全覆蓋。在服務群眾方面,上線“錫證通”App,首批推出無錫公安“電子卡證包”,包括居民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居住證等個人電子證照,方便居民生活出行。開發政務服務綜合一體機——成全e 站,建成61個網點,可實現276個權力事項、41個公共服務事項以及與水電氣等生活費用繳納的自助辦理,有效解決企業和群眾辦事“最后一米”。
【徐州市】推進智慧城市項目建設,編制2020年智慧徐州重點建設項目計劃,共實施69個項目、總投資額達29.6億元。積極開展政務數據共建共享,印發市級部門政務數據共享責任清單(2020 版)、市級基礎數據庫建設工作任務清單(第一批),制定出臺2020年度大數據業務考核實施辦法;全面完成人口、法人、電子證照、社會信用、自然資源和空間地理信息綜合基礎庫建設任務,總體入庫率達100%;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快速推進,全市城域網出口帶寬超7000G,建成5G 基站4180個。全市上云企業總數突破10000 家,全年累計創建星級上云企業410 家;徐工漢云工業互聯網平臺聯網設備超100萬臺,連續三年獲批國家級跨行業跨領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市政府與五大通信運營商簽訂“十四五”戰略合作協議,與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簽訂數字城市戰略合作協議,努力打造淮海經濟區信創產業先導區、江蘇省數字經濟轉型升級示范區。
【常州市】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地區信息化發展水平列全省第四。信息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發布5G 網絡空間布局規劃(2020~2025),全年完成5G 基礎配套改造6470個,開通5G 基站5851個,實現主城區及重點鄉鎮、主要旅游景區5G 信號連續覆蓋。持續推進數據資源整合,歸集41 家單位16.5億余條政務信息數據,形成人口、法人、電子證照、信用和空間地理5 大基礎數據庫。智慧政務服務水平持續提升,對接江蘇政務服務App,共接入273個移動應用,新增接入153個便民利企應用。“常州行”App 累計注冊用戶達76萬,常州行電子市民卡用戶40萬,日常活躍用戶突破10萬。建成網格化社會治理聯動指揮平臺,設置網格總數5891個,服務居民群眾450 多萬人。
【蘇州市】上線發布以自然人為對象的城市生活服務總入口“蘇周到”App,服務范圍涵蓋所轄全部縣級市(區),對接35個辦事部門近300個業務系統,接入235個服務事項,對接政務服務網辦事指南3696項,試點開展“蘇服碼”應用,提供身份核驗、掃碼辦事、亮碼通行等功能,實現“一碼通行”“一碼通辦”。建成蘇州市信息消費體驗中心,整體展示面積達2000m2以上,全市信息消費規模超1000億元,年均增長達25%以上。積極推動市民卡功能加載整合,累計發卡達2233萬;惠民休閑年卡合作景點達103個,覆蓋蘇州地區及無錫、常州、鹽城、淮安、寧波等長三角核心城市,累計辦理量超280萬張,年刷卡量約300萬次,市民持卡進行文旅消費累計交易總金額8362萬元。
【南通市】推動智慧城市項目融合惠民,智慧應用探索取得階段成效。創新成立市域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遵循“全覆蓋、綜合性、實時化、能預警、可追溯”原則,匯集全市市域治理資源,實現市、縣、鄉三級聯動,形成市域治理現代化全覆蓋體系,市域治理現代化指揮平臺獲2020 政府信息化管理創新獎。創新智慧城市建設模式,構建電子政務云平臺,率先在全省建成首個“市縣一體、互聯互通”的市級政府集約化網站群。穩步推進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建設,接入64 家市級部門和10個縣(市)區,共梳理編制信息資源目錄4776項,日均交換數據量達4億條。“南通百通”App 上線1400 多項辦事事項,覆蓋44個市級部門,其中可在線申辦服務事項1100 多項。
【連云港市】智慧城市建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全市建成5G 基站2429 座,實現中心城區和縣城5G 信號全覆蓋。國際互聯網專用通道獲得工信部批復建設,初步具備開通條件。數字化轉型加速推進,徐圩新區完善智慧安監、智慧環保等智慧園區平臺建設,連云港港建成無水港數據通道,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系統上線運行。全市新增星級上云企業134 家,斯爾邦石化、正大天晴認定為省工業互聯網標桿工廠。天馬網絡獲評蘇北唯一省工業電商優秀解決方案服務商。率先建成電子證照共享平臺,電子證照部門覆蓋率100%。“連易辦”自助終端上線查詢業務126 項、在線辦理事項900 余項。建成省內首個教育大數據中心。在全省率先實施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建設,全省首家建成自動化預警監測系統。
【淮安市】重啟智慧城市基礎框架建設工作,與紫光集團有限公司簽訂“淮安智慧城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制定出臺《淮安市智慧城市項目管理暫行辦法》,進一步規范智慧城市及政府投資信息化項目管理工作。全市建成5G 基站4123個,基本實現市區主城區和縣區核心城區5G 網絡覆蓋。加快推動電子信息產業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規模以上企業達118 戶,形成印刷電路板、信息終端配套件、儀表線纜等特色集群,具備年產線路板900萬m2、手機接插件3億件、基礎元器件18億只、LED 外延片及芯片1800萬片的生產能力。
【鹽城市】推進5G 網絡建設應用,全年累計建成5G 基站3739個,重點布局主城區行政中心、商業中心、旅游景點、機場、高鐵、醫院等場所。深化5G+行業融合應用,拓展“5G+車聯網、5G+智慧旅游、5G+工業互聯網”等應用場景,鹽城“智路”應用、中汽中心5G 智能網聯、荷蘭花海智慧文旅等項目入選《江蘇省5G 典型應用場景及優秀案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金科森)成功上線。“我的鹽城”App 緊扣鹽城市民“城市生活服務管家”定位,累計上線服務418 項,涵蓋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政務服務、交通出行等各個領域,用戶注冊量達155萬,日活躍量最高達32萬,成功入選2020年智慧江蘇重點工程。鹽城市憑借“我的鹽城”App 項目榮獲“2020中國領軍智慧城市”稱號。
【揚州市】推進“云上揚州”建設,連續七屆被評為“中國城市信息化50 強”,列第七。全市信息基礎設施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城區互聯網寬帶接入能力達1000M,行政村100M 光纖接入全覆蓋,光纖寬帶用戶占固定寬帶用戶比重達99.992%,列全省第二;建成5G 基站3341個,基本實現市(縣)城區連續覆蓋。建成市縣一體化的大數據共享開放平臺,人口、法人等5個基礎數據庫和政務、健康等10 類主題數據庫先后投入應用,累計歸集市縣數據8.5億條,交換數據4.5億條,累計為政務服務、公積金在線提取等跨部門協同應用提供接口調用超3.5億次。全市政務服務事項“一窗受理、一網通辦”基本實現,房建市政領域全流程電子化上線運行。在民生服務方面率先實現公積金線上提取“秒辦結”、電子健康檔案“聯網查”、停車出行“無感付”。
【鎮江市】統籌信息基礎設施、疫情防控、數字政府、公共服務等領域建設,率先與四大運營商簽訂5G 戰略合作協議,制定出臺推進新型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助力產業強市行動方案(2020~2022)、鎮江市5G通信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20~2025),5G 網絡實現主城區、重點工業園區和鄉鎮全覆蓋,光纖到戶覆蓋率100%,城鄉均實現千兆寬帶接入。建成“鎮江健康申報平臺”,精準助力疫情防控,先后實現入鎮申報、健康申報、線索舉報等功能,平臺累計使用量達2.4億人次。出臺《鎮江市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建設技術規范》《政務信息資源共享目錄(2020 版)》等標準規范,編制50個市級政務部門的數據目錄605個,匯集數據總量15.1億條,28個部門實現數據共享超百萬次。建成市政府網站群新集約化平臺,成立“鎮江市市域治理現代化指揮中心”。“智慧鎮江”App 整合便民服務功能42 項,累計達60 項。
【泰州市】發展新型信息基礎設施,推動數字技術與政府工作深度融合,全年建成5G 基站2495 座,建成覆蓋主城區、市(區)核心區及重要景區的5G 網絡。上線泰州市民身份健康證明“祥泰碼”,推出“泰企通·企業復工疫情防控平臺”,為復工復產企業配備電子通行證。智能警務網絡不斷完善,初步實現智能防控網格化全覆蓋。自建“泰有福”養老服務信息平臺,有效集聚全市養老服務優質資源;升級智慧民政綜合服務平臺,基本實現民政業務處理網絡化、事項辦理便捷化。上線發布“泰康云”信息系統,加快建設覆蓋主城區24家鄉鎮衛生院(社區服務中心)及200 家村衛生室(服務站)的“基衛云”綜合業務信息系統,“健康泰州”App 建成上線并面向全市市民開放。
【宿遷市】完成新型智慧城市總體規劃編制,初步形成以“一個指揮中心、三大領域、三網融合、四大治理、N個智慧應用場景”為統領的宿遷新型智慧城市“1334+N”總體架構。啟動實施智慧城市綜合運行平臺(一期)建設,列為市委、市政府2020年十大重點改革任務,引入雪亮工程、“12345”熱線、綜治網格等28個部門系統和數據,匯聚城市管理類3000 余萬條數據和相關行業2000 余萬條數據。市減貧救助信息化平臺和“互聯網+監管”平臺正式上線運行,監管數據中心建成十大主題數據庫。推進部門業務系統上云,全年新增上云系統24個,累計在政務云運行系統284個,上云率達98.7%,市政務云平臺連續三年入選全國“十佳政務云”。推進市、縣、鄉三級綜合指揮平臺建設,綜合全市各類地圖圖層,建立38個數據模型和13 類AI 分析場景,實現“一屏觀全城、一網管全城、一端慧全城”。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 張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