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監測】對全省復工復產情況和重點企業生產經營狀況開展9 項快速調查,形成系列專報報送省委、省政府領導。加強經濟監測預警,跟蹤分析全省“六穩”“六保”工作進展和重大政策落實成效,圍繞經濟發展熱點、焦點問題,全年編發統計專報32 期、統計快報41篇、統計分析35期、運行報告11 期。做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統計監測,服務好國家和全省發展戰略。圍繞構建新發展格局,編發10篇系列分析報告。省統計局獲國家統計局統計分析考核評比雙第一。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人口普查被納入省委常委會工作要點和省政府工作報告。按照國務院人普辦的統一部署,全省近40萬普查員、普查指導員順利完成普查機構組建、經費落實、物資準備、區劃繪圖、戶口整頓、“兩員”選聘培訓、普查摸底、現場登記和比對復查等主體工作,普查工作取得決定性成果。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國家唯一綜合試點在鎮江市進行,受到國務院人普辦多次肯定。全省人口普查質量驗收達標率達99.8%。普查結果顯示,2020年11月1日零時,全省常住人口為8474.80萬人,超過四川省,列全國第四位。
【統計制度方法改革】成立全省統一核算改革領導小組,建立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13個省級部門為成員的聯席會議制度,制定《關于完善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能力提高數據質量的意見》《提高統一核算數據質量的指導意見》,建立局領導掛鉤聯系設區市和相關專業處掛鉤聯系重點省級部門的工作制度,省政府5次召開會議對統一核算改革落地作出部署。全力做好規模以上單位入庫工作,經國家統計局確認,全省新增規模以上單位2.79萬個,比上年增長67%;凈增規模以上單位1.47萬個,比上年增長500%,客觀全面反映全省經濟發展態勢。統一核算改革過程規范統一、結果真實可靠、輿論反響良好,堅實的核算基礎數據為江蘇經濟主動融入“雙循環”“奮力奪取雙勝利”提供有力支撐。
【統計監督】制定統計督察實施辦法和年度督察實施方案,對宿遷市和省科技廳開展首輪統計督察。核實國家統計督察反饋移交問題線索,向紀檢監察機關移送61人,其中縣(市、區)黨政領導干部15人,縣(市、區)統計機構負責人5人,鄉鎮(街道)黨政領導干部和統計人員41人;立案查處違法企業68 家,罰款390 余萬元,認定嚴重失信企業并聯合懲戒21 家。主動執法、有案必查,不敢不能不想造假的統計生態正在加速形成。
【基層統計】積極爭取省財政安排落實市縣補助經費1.28億元、鄉鎮(街道)統計獎勵補助資金750萬元、“四下”單位抽樣調查補助經費290萬元,有力保障基層統計調查工作的開展。編撰《企業統計業務指南》叢書和《鄉鎮統計工作手冊》,受到基層普遍歡迎。
【部門統計】省發展改革委等18個部門明確承擔統計工作職責的機構,設置專職統計崗位,落實分管統計工作的責任人。省交通運輸廳、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商務廳、省市場監管局等部門印發方案,進一步加強統計工作。深入開發數據中心應用項目,研發基于大數據技術的“數據江蘇”App、基于人工智能技術的聯網直報企業智能匹配系統。出臺干部鼓勵激勵實施辦法、健全容錯糾錯機制實施辦法、推進處級領導干部能上能下實施辦法,進一步調動和保護全省廣大統計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