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況】2020年,全省節能環保產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超7000億元,同比增長7%左右。南京、無錫、常州、蘇州、南通5 市產業規模占全省70%以上,南通、宿遷2 市實現兩位數增長。
【創新能力】新攻克大功率高速磁懸浮驅動技術裝備、高效低溫脫硝催化劑、液化天然氣冷能發電及冷能綜合利用技術、等離子體無害化飛灰處理、有機朗肯循環低溫余熱發電等一批關鍵技術產品實現成果產業化。產學研合作成效突出。南京大學的工業廢水處理、東南大學的節能技術裝備、南京理工大學的電化學、南京工業大學的膜材料等技術水平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部分細分領域龍頭企業如鵬鷂環保、久吾高科、維爾利等均具有較好的產學研合作機制。揚子江生態文明創新中心通過機制創新、模式創新,與英國、德國、美國等國家建立產學研合作關系,培育新型研發機構。全年新增省級企業技術中心40家,累計建成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140家(國家級11個)。推進南京工大膜應用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試點建設省高性能膜材料創新中心。
【園區發展】宜興、鹽城發展成為全國具有較大影響的節能環保產業集聚區。宜興環科園作為我國唯一的以環保產業為特色的國家級高新區,擁有全國最大的產業集群、最完整的產業體系。近幾年,宜興環保制造全面推進標準化試點、國家水環境技術與裝備標準化示范基地建設,通過制定高質量的環保技術與裝備國家/行業標準,搶占制高點,提升環保裝備標準化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同時,實施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行動,鼓勵企業兩化融合、智能化升級,支持重點企業建立工業互聯網平臺。鹽城形成環保科技城、建湖節能電光源產業園、阜寧環保濾料產業園“一城二園”發展格局。環??萍汲侨脒x國家發展改革委綠色產業示范基地和中國產學研合作創新示范基地。
【骨干企業】持續加大重點企業培育力度,全省新增11 項省級專精特新產品、21 家科技“小巨人”企業,11 家企業列入國家環保裝備規范企業名單。隨著工業互聯網的深入推進,節能環保骨干企業探索智慧節能環保發展理念與思路,向“互聯網+節能”“互聯網+環?!?、智慧系統轉型。隨著“一帶一路”建設、國際產能合作等政策的不斷深入推進,節能環保骨干企業不斷加快“走出去”步伐,拓展一體化水處理裝備、高效電機、高效鍋爐、除塵脫硫設施等先進節能環保裝備的國際市場,促進綠色產品出口,加大境外工程承包和勞務輸出,提供優質高效的純低溫余熱發電、污染治理、垃圾焚燒發電等服務,參與國際化收購與并購。全省涌現一批在各自細分領域具有技術領先優勢的“單打冠軍”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