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況】2020年,全省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出動檢查人次19.67萬人次,檢查經營單位7.95萬余家次,辦結文化市場綜合行政處罰案件2639 件,吊銷許可證8家,向公安機關移交涉嫌犯罪案件12 件。8月,江蘇以省政府令形式在全國率先出臺《江蘇省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管理辦法》。9月28日,省政府召開加強全省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工作新聞發布會,就江蘇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改革情況以及《江蘇省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管理辦法》進行解讀。以省政府名義召開加強全省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工作新聞發布會,在全國尚屬首次,國務院新聞辦進行專題報道。牽頭建立華東六省一市綜合執法區域合作機制,共同簽署華東六省一市綜合執法機構一體化協議。組織召開華東六省一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工作聯席會議,組建華東六省一市綜合執法培訓師資庫。在鎮江、張家港兩地開展綜合執法規范化建設試點。組織省內外文化和旅游行政部門、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負責人實地觀摩、學習兩地規范化建設成果。對大案要案和典型問題加強督查督辦。聯合江蘇省“掃黃辦”,指導淮安成功辦理中宣部、全國“掃黃辦”、公安部和最高檢察院四部門聯合督辦的“2·22”特大侵犯著作權案。制定印發《全省文化和旅游市場無證經營專項整治行動指導意見》,組織開展交叉執法檢查、第三方“體檢式”暗訪、督查督辦,共整治無證經營行為669 起,其中取締無證經營場所253 家、關停306 家、辦證74 家,對2019年以來的1801個無證經營退檔立卡,全省無證經營整治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果。
(省文化和旅游廳)
【反非法反違禁(“掃黃打非”)工作】推進“新風”集中行動和“凈網2020”“護苗2020”“秋風2020”專項行動,掃除淫穢色情文化垃圾,打擊各類非法出版傳播活動。完善綜合研判、聯合處置等工作機制,遏制網上有害信息擴散,管控網下非法出版活動。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嚴格依法查辦案件,查繳各類非法出版物26萬余件,查辦“掃黃打非”案件971 起,依法宣判淮安“2·22”特大侵犯著作權案,鹽城“極度文學”利用微信傳播淫穢物品牟利案被列為2020年全國“掃黃打非”十大案件。大力推進網絡生態整治,強化網絡內容監測,督促企業落實主體責任,嚴肅查處網絡傳播淫穢色情低俗信息等不發行為,清理各類網絡有害信息88萬多條,關閉違法違規網站4600 余個。各地各有關部門單位認真履行“掃黃打非”工作責任,加強協同配合,完善聯動機制,進一步形成治理合力。全省鄉、村兩級建成23082個“掃黃打非”工作站點。“淮海工程”建設有效推進,區域性聯防協作進一步強化。2020年,全省在全國“掃黃打非”工作綜合考核中排名全國第二,省“掃黃打非”辦公室等7個集體和6 名個人分別被評為全國“掃黃打非”先進集體、先進個人,5個“掃黃打非”基層站點獲評全國示范點。
(省委宣傳部)
【廣播電視管理】加強陣地建設和管理、內容和質量管理、視聽節目管理、市場和機構管理,深入開展行業安全大檢查,建立健全5G 干擾協調和處置機制,網絡視聽新媒體監測監管系統建成投用。深入推進法治廣電建設,加強法律法規特別是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領域法規政策的學習貫徹,進一步強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制定實施《江蘇省廣播電視信用監管示范創建行動方案》,啟動信用監管平臺建設,完善信用監管制度體系,加強信用信息歸集應用。出臺局行政執法公示、執法全過程記錄、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等三項制度。深化“放管服”改革,承接好總局下放許可事項,優化行政許可即辦事項辦理流程,行政許可事項當場辦結率提升至85%以上,居省級部門前列。按照“四級四同”要求完成政務服務事項標準化建設。制定實施應對疫情促進廣電行業健康發展五條舉措;出臺減免賓館酒店境外衛星電視收視費政策,為全省 300 多家賓館酒店減免收視費1200萬元。加強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首批入選全國、全省行業領軍人才、青年創新人才近 200 名。
(省廣播電視局)
【演藝娛樂市場管理】推進營業性演出票務技術監管系統建設。開展游戲游藝場所技術監管平臺試點工作。開展歌舞娛樂場所版權收費調研,大幅降低版權糾紛判賠額度,降低企業經營成本。開展2020年“綠色網吧”評定復核工作,58 家新申報企業通過評定,復核558 家“綠色網吧”,409家通過復核,全省現有“綠色網吧”467家。開展互聯網文化市場專項整治、全省網絡表演市場專項執法檢查、網絡音樂專項整治等整治行動。定期開展網絡文化市場巡查活動,全年開展網絡文化市場集中巡查2次,共巡查互聯網文化單位1819 家次,網站、App 14388個次,核查處理112個涉嫌違法違規線索,移交公安機關1 件。
(省文化和旅游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