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亭亭,王繼源,劉海燕,于虎娜
山東省產品質量檢驗研究院,山東 濟南 250000
目前,我國在發展的過程中已經注意到了電氣防火安全檢測工作的重要性,部分省市也對其進行了大力宣傳和推廣,很多中介機構會定期對建筑中的電氣設備開展檢測,這對消除建筑火災隱患和預防火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國在電氣防火安全檢測工作上還存在一些問題亟待解決,如缺少對應的法律法規上的支撐,無論是實踐工作還是理念上的指導,都有較大的欠缺;部分物業管理單位或建筑施工單位尚未充分認識到電氣防火安全檢測的重要性,只是按照上級強制要求在個別點位開展相關工作,缺少主動性,不能系統地組織相關隱患排查和檢測治理。另外,檢測的中間機構的歸屬問題也存在很多不同意見,對于機構資質認定和收費標準等還沒有明確的規定[1-2]。
雖然我國對電氣防火安全檢測工作的重視程度比較高,相關的一系列工作已經開展,但是目前在相關的技術標準和法律法規的建設方面與實踐工作存在一定的脫節。在這種情況下,電氣防火安全檢測工作后續的推廣和施行均面臨比較多的問題,若電氣防火安全檢測工作的發展不能形成良性循環,對社會大眾的人身財產安全也會產生不利影響。電氣防火安全檢測是一項系統性和全面性都比較強的技術工作,其與多個技術專業內容具有直接且緊密的聯系,盡管相關的標準中已經體現出了很多的電氣安全技術,但是其在整體上依舊具有很強的分散性[3],不利于相關的機構、組織開展實踐工作。在這種環境下,就需要重視對電氣防火安全檢測工作現狀進行分析,知曉其中問題產生的緣由,后續針對性地解決,這樣才能保障各類電氣設備運用和場所運營的安全性。
首先,技術依據。對部分場所進行電氣防火安全檢測的過程中,需要具有相關的技術依據,簡單來說就是判斷存在隱患的依據,主要包含現行的與電氣設備相關的技術標準、操作規范等[4],了解其是否能夠對電氣防火安全檢測工作予以有效的支持。
其次,電氣防火安全檢測方式。為了全面、有效地檢測出不同電氣設備的火災隱患信息,需要依據實際情況采取科學合理的檢測技術和方式,才能獲取相關的信息和數據,用以判斷相關的電氣設備或場所是否具有相對應的火災隱患。
就現階段電氣防火安全檢測工作而言,其在客觀層面上一定要滿足以下兩點要求,才能保障電氣防火安全檢測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對于客觀存在火災隱患的建筑或設備、電路,要準確找到相關隱患的問題關鍵點,以便于后期解決;其次,需準確地對火災的隱患進行判斷,為電氣防火安全檢測工作提供可靠的信息、數據,這是這項工作開展的重要基礎。
按照目前我國的科學技術發展水平,運用詳盡的測量、檢測儀器或設備尋找火災隱患已經是比較簡單的一項工作了,從理論層面來說,當前我國電氣防火安全檢測工作理應達到一個比較高的水平,但事實卻并非如此。形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之一是在電氣防火安全檢測工作的過程中不能對受檢方的正常工作造成影響,這一前提條件使得實際的檢測工作受到比較大的限制[5]。因此,在很多情況下,檢測過程和檢測技術的使用并未達到預期,而在可能存在的火災隱患的判斷層面,在理論研究上還存在比較大的欠缺,在這種情況下,實際的電氣防火安全隱患檢測工作無法得到有效的指導。
電氣防火安全檢測工作最重要、最明顯的一個特點就是動態性,因為相關的電氣設備和使用的線路其實是處于一個不斷變化和運行的狀態中的,因此檢測得到的相關信息和數據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從這一方面來說,電氣防火安全檢測工作對于相關工作人員的素質的要求也較高。
譬如,在用電高峰或低谷階段,檢測的數據具有變化差距大的特點,難以反映出用電系統、設備的真實狀態。因此,電氣防火安全檢測工作除要負責檢測得到的結果外,還需要對設備、線路、系統等所處的環境和情況做出合理的預測和判斷。為了實現這一點,相關技術人員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不僅需要對火災相關的因素進行嚴謹、嚴格的檢測,后續還需要針對電氣設備和線路、系統中的相對穩定因素進行檢測,這樣才能得到相對準確的信息和數據,從而反映出相關電氣設備、系統和線路的真實狀態,這對于實際的電氣防火安全檢測工作效果的提升是非常有利的。除此之外,相關工作人員還需要注意的是,不穩定因素、變化差距頻繁的因素的檢測價值并不是很大,需要視實際情況進行檢測。
相關的電氣防火安全檢測機構需列出一系列有效的一體化技術和管理方式,使用最好、最現實的方式使檢測機構中的工作人員充分知曉和掌握,對相關設備和信息進行協調。為了實現這一目標,相關單位需要依據自身的實際發展情況,建立相關的內部機構,設置相對應的崗位,制定對應的檢測程序和操作手冊,并嚴格規范化操作,使最終的檢測結果客觀、公正。目前傳統的電氣防火安全檢查方法逐漸被新型的檢測技術取代,比如紅外測溫技術、超聲波探測技術,或者在技術條件具備的前提下實現電氣火災監控系統在線測量等[6]。利用這些更加系統和規范化的現場檢測技術手段能夠盡量減少人為檢測的不確定性,促使相關的一系列檢測工作能夠得到正確的理論指導,在檢測機構內部形成良好的內部循環,提高相關工作質量和成效[7-8]。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這一點在電氣防火安全檢測工作中也是一樣的,因此相關的檢測單位要在原有的工作制度之上進行優化和完善,要制定基本的管理制度,譬如常見的儀器收發制度、人員培訓上崗制度、檢測數據核驗制度、報告質量監督制度等,進而為電氣防火安全檢測結果判定提供堅實的數據和信息基礎。當然,相關的制度建設需要依據不同單位的實際情況進行,原有的工作制度內容也不能完全摒棄,相關工作人員可以在原有的制度基礎之上進行不斷的優化和完善,促使其達到理想狀態,這也是電氣防火安全檢測單位新時期的必然發展路徑。
綜上所述,隨著電氣設備的智能化發展和普遍應用,對高水平的電氣防火安全檢測工作的需求矛盾越來越突出。因此,要重視電氣防火安全檢測工作,并且進行充分、有效的調研,了解問題出現的原因,后續進行針對性的優化和完善,促使電氣防火安全檢測工作效果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