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培
國家電投集團江蘇新能源有限公司,江蘇 鹽城 224000
自動化作為新時代的重要技術載體,在電力行業中所具備的應用優勢及所彰顯的功能價值十分顯著。在電力系統構建期間,施工單位需要正確看待自動化技術所具備的載體功能和地位,結合實際分析目前在技術應用中所表現出的問題,深入探索更規范且具有較強實踐性的管理舉措,從而有效改善當前電力系統的施工環境。同時,能夠保證各項自動化技術在一個安全且穩定的環境下有效推進,切實保障施工技術的運用效果。
電力系統是支撐整個電力供應實現有效運營的重要載體,在該領域所包含的自動化技術具體指在計算機、互聯網等多種先進技術的支撐下所構建的智能供應體系。應用自動化技術能夠有效提升電能的傳輸效能,改善電力系統運營的綜合環境,實現系統運營全過程的智能化監督與完成風險的防范工作。在該領域,其包含的技術類型比較廣泛。
(1)無線通信。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自動化技術手段,具體指在先進技術與智能通信儀器的支撐下實現電力系統在運行期間各項參數的智能傳輸,以便技術人員能夠更精準地判斷系統的實際運行情況,及時發現系統隱患,并科學地作出防范和處理。
(2)信息化技術。信息化技術通常應用于電廠的自動化監控中,能夠智能完成電力的調節與調度工作。
(3)其他。如安全技術、變頻調速等先進的技術載體,在多種先進技術的支撐下讓電力系統的內部結構及功能體現得更規范、合理。
電力系統在行業發展新形勢下所呈現的施工建設要求越發嚴格,對系統設計及布局逐漸提出新標準。但在具體自動化施工期間,施工單位在設計的思想觀念及技術布局方面所做的工作并不規范,未能針對電力系統所處的地理條件、人們生活及工業生產中對電能的具體需求對電能供應的參數進行優化設計。同時,缺少對先進自動化技術的引進,在發展理念上未能將技術革新與電力行業持續性戰略發展要求緊密結合,導致最終所形成的設計方案與系統構建的最初期望之間存在明顯偏差。這也是導致施工技術失衡的主要原因。
通過分析實踐情況可以發現,目前的電力系統施工期間,施工單位在自動化設備的引進與更新處理上關注與重視程度不夠,執行工作也落實不到位,致使系統中的設備老化現象比較突出[1]。同時,施工與后期維護處理不規范,經常導致自動化技術及對應的設備在實際運行期間表現出嚴重的故障隱患,如果不能及時進行維修處理,那么將導致整個電能供應過程中斷,并增加后期設備維護難度。不僅如此,未能及時更新老化設備,以及缺乏完善性的維護機制作為支撐,將導致自動化設備在具體運行期間容易出現故障,這不利于系統的安全運行,甚至還會導致整個系統面臨很大的隱患,對維護供電整體環境的安全及保障供電公司的經濟效益都十分不利。
在整個電力系統構建期間,加強對自動化設備的應用與管理十分必要[2],能夠切實保證各項施工技術有序推進,同時能夠全面提高整體的施工品質。然而,在當前的系統施工建設期間,施工單位在自動化技術設備的應用上并未形成正確的管理觀,盲目地追求施工的進度及過于管控工程的成本,沒有深入鉆研當前國家在電力系統品質施工方面所提出的戰略法規,同時未能形成比較健全且具有較強執行適應性的管理機制作為支撐,導致自動化技術在實際施工與應用期間所呈現的流程并不規范,再加上缺乏管理機制作為監督,導致設備在實際作業期間經常表現出較多且復雜的風險與隱患。久而久之,不僅會阻礙工程的順利推進,也會降低工程的綜合質量,這對于電力系統今后真正實現穩定且高品質的發展十分不利。
電力系統在日漸向著自動化方向發展的過程中,對技術與管理人員的素質建設也逐漸提出更高的要求。受傳統施工理念和環境的局限,當前電力系統中部分施工和管理人員所表現出的專業素養不足[3]。這與電力系統施工與建設的要求之間存在偏差,如果不能對作業人員隊伍加強培訓,提升技術及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將導致整個自動化施工進程受到明顯阻礙,不僅不利于施工效能的提升,也會給電力系統的整體工程品質造成不良影響。
在具體電力系統的施工建設及自動化技術應用的過程中,施工單位需要革新戰略思想。首先,要全面調研和了解電力系統所處的地理環境,了解當地的電能供應負荷要求[4]。在此基礎上選擇合適的自動化技術,并投入一定數量的先進設備,做好布局的優化設計,從而保證所構建的電力系統內部布局更規范,同時能夠顯著提高整體的電能供應效率。其次,施工單位需要做好全面的統籌與規劃工作,分別從宏觀與微觀的角度出發深入分析在自動化施工建設中可能存在的風險,并加大管控力度,制訂科學且合理的系統施工圖紙及技術應用方案,從而讓施工人員在具體作業期間能夠擁有精準的數據和信息作為參考,全面提高整個技術應用的規范性。
在全面開展施工建設期間,施工單位需要及時更換可能存在老化或者故障風險的設備,從而保證所構建的電力系統在設備組成和功能體現上更規范,同時能夠避免因設備出現老化和故障風險而使正常的電能供應中斷,也能夠有效控制設備后期維護所造成的巨大經濟損失。施工單位需要在資金與技術革新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在豐厚資金的支撐下積極引進先進且在功能表現上更為突出的儀器設備,從而保證所搭建的系統體系更規范。同時,還需要督促專業的技術人員深入自動化技術的研發中,生產出更自動化和智能化的機械設備,從而有效改良和優化當前電力系統運行環境,切實保證整個電能運輸過程的安全性。此外,還需要科學成立維修部門,加強專業維護人員隊伍的構建。根據電力系統的運行情況及設備的使用周期,科學地設置維修時間范圍,督促維護人員定期深入電力系統中,就自動化的設備及其所展現的自動化性能進行全面的檢修。這樣能夠及時發現設備中存在的隱患,并在多種先進自動化技術的有效支撐下對具體的風險進行合理防范與控制。
在整個電力系統構建期間,為了保證自動化技術的科學應用和有序推進,施工單位需要在工程管理方面加強重視,并構建完善的管理機制,從而實現系統及設備的智能化、綜合性管理。首先,需要結合國家在電力系統方面所提出的安全標準及制定的法規,確定工程管理的基礎標準;其次,結合電力系統的具體構建要求及所涉及的自動化技術類型,合理設置管理機制,督促施工單位在具體工程建設期間能夠深入落實相關管理工作,從而保證所構建的施工環境更安全;最后,切實落實責任監督機制,增強整個人員隊伍的責任意識。
施工單位需正確看待新時期所提出的電力系統構建要求,遵循自動化、智能化的發展定位,重點加強作業人員隊伍的素質培訓。結合以往經驗,科學設置管理目標,并組織豐富的培訓活動,讓技術和管理人員能夠學習先進的施工思想,掌握具體的技術要素,然后規范地開展施工作業。
綜上所述,為了促進電力系統實現有效構建,支撐整個電力行業獲得穩定的發展機遇和空間條件,施工單位需要積極轉變傳統的施工理念,大力發展和應用自動化技術,并在具體施工期間根據自動化技術的特性深入分析所存在的問題,從戰略統籌、加強投入、完善機制和優化培訓等諸多角度探索出解決措施,以保證所實施的自動化施工體系更規范,確保在安全且穩定的環境下順利完成工程,從而保證最終所形成的電力系統在內部設備的組成上更規范,并彰顯出智能化的功能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