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明政
摘要:植物病蟲害構成了威脅園林植物健康生長發育的首要因素,城市園林管理中的基本工作要點應當體現在全面防控園林植物感染各種類型的園林常見病蟲害。目前在生態文明建設的深入推進背景影響下,對于園林植物實施防治病蟲害的傳統工作模式正在產生轉變。因此,本文探討了對于城市園林植物展開病蟲害防治工作的總體實施目標,并且結合生態建設的當前時期背景來探討防治對策。
關鍵詞:生態建設;城市園林;病蟲害防治
引言
城市園林作為城市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改善城市園林,便是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病蟲害會影響城市景觀形象,因多數害蟲產生了抗藥性,這使得病蟲害的預防和治理難度增大。所以,當務之急是創新治理病蟲害的理念,找到適合城市園林的病蟲害處理辦法。
1 城市園林病蟲害特點及防治原則
城市園林病蟲害的發生具有一定規律。第一,城市中獨有的“熱島效應”,使得城市內部的溫度比農村和郊區高,較高溫度適宜害蟲的繁殖,病蟲害的治理難度大,治理周期長;第二,與自然生態環境相比,城市園林的生態環境自我調節能力差,當發生病蟲害時,城市園林生態環境脆弱。研究發現,城市園林生態影響因素多,存在預防和治理病蟲害難度大的特點。
要想保證城市園林綠化項目能夠發揮自身的實際價值,相關工作人員必須要重視對園林項目進行長期養護管理工作。在實際管理過程中,必須要提高對病蟲害防治工作的重視程度,這是保障園林綠化項目實際價值的基礎條件。事實上,城市園林綠化項目的建設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并且在后期的運營維護管理過程中也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包括地理環境、自然條件、氣候條件等,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病蟲害出現的頻率。需要注意的是,當病蟲害問題爆發時,其蔓延速度驚人,并且波及的范圍較廣,在問題爆發后再開展具體的防治工作已為時過晚。不僅如此,特別是對于植物種類相對較少的綠化項目,其出現病蟲害問題的概率會更高。因此,制定合理有效地防治措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必須要明確的是,在實際防治過程中,要嚴格遵循防治原則,這樣能夠保證實際效果和防治效率。
2 城市園林病蟲害防治的現狀
2.1防治管理不善,外來入侵物種數量多
目前,城市園林植物種植種類多,種植數量較多。由于缺乏專業種植技術的指導,大部分城市在種植過程中沒有根據城市環境特點選擇合適的植物,區域內植物種植沒有進行合理的規劃。這就會導致城市園林生態體系混亂,降低了城市生態環境的自主防御能力。
2.2防治方式簡單,防治技術運用不當
由于專業病蟲害防治技術的應用不當,城市園林植物的病蟲害防治工作困難度提高。部分城市為了在短時間內解決城市病蟲害問題,在防治病蟲害的過程中使用了大量的化學藥劑。這不僅無法提高城市園林病蟲害防治效率,還會破壞區域內的土壤、水源、空氣等,長期使用還會促進當期病蟲害的變異,不利于城市病蟲害防治的長期維護。
2.3防治范圍廣泛,整體生態環境受損
一般情況下,城市園林植物種植范圍比較廣泛,大部分城市為了節省植物種植時間和后期的管理時間,在植物種植過程中沒有按照區域種植優勢選擇合適的樹種,這就會造成同一區域內產生多種病蟲害。同時,城市內種植植物種類大體一致,使得病蟲害受災范圍擴大,加大了病蟲害防治人員的工作量。此外,在以上病蟲害問題的影響下,城市區域內的整體生態環境也會受到加大損害。
3 生態建設背景下城市園林病蟲害防治對策
3.1嚴格限定化學藥物的使用比例數目
化學殺蟲藥物如果被過量使用,那么園林水體以及園林土壤等自然生態系統將會產生非常顯著的惡化發展趨勢。因此在現階段的防治監管工作開展過程中,園林植物的管理養護技術人員必須要深入探索全新的防治思路方法,結合多元化的防治工作實踐思路來轉變傳統防治模式。園林管護工作人員針對化學殺蟲藥物的使用比例與數目應當嚴格加以限定,避免由于過度使用各種殺蟲藥劑進而造成園林土壤的自然生態系統表現為失衡狀況。在目前的實踐工作中,園林管護工作人員目前應當禁止選擇使用劇毒性的化學殺蟲藥劑,因為此種類型的化學藥劑將會滲入土壤與水源,甚至還會威脅侵害城市居民的人身健康權益。園林管護人員對于施加殺蟲藥物的最佳時間點應當進行準確的把握,盡量運用縮減化學藥物施加比例與數目的方式來獲取最大化的蟲害病害防控治療效果。
3.2健全植物檢疫流程
做好植物檢疫工作對城市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起到關鍵性作用,健全植物檢疫流程要求園林管理技術人員要具備專業的技術能力水平,并對植物的真實情況能夠得出準確的判斷。值得注意的是,在整個植物檢疫流程中要重點檢疫外來轉運苗木,外來轉運苗木中可能藏有病蟲害菌種,這對城市園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帶來了風險和危害,若發現植被中含有病蟲害菌種則要立即進行銷毀工作。為了使植物檢疫流程高效順利,可以適當加入一些賞罰獎懲措施來增加檢疫流程制度的規范性和嚴格性,其次要重視檢疫管理人員責任崗位制度實地落實,這樣不僅可以增加檢疫制度的管理力度,還可以增進檢疫管理人員的檢驗技術水平。
3.3通過物理的手段豐富防治技術
城市園林工人應根據病蟲害特點采取相應的物理防治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農藥使用量,有助于減少城市環境污染。一些害蟲有偽裝死亡的習慣,如甲蟲、象鼻蟲等害蟲。這些害蟲對灌木和樹木有害,適應性強。他們在中國南部和北部有相應的危險。在防治工作中,可以用假死的習慣用手將害蟲打倒,以便及時捕捉或殺死它們。對于較大的害蟲,也可以用昆蟲捕捉網等工具捕捉到它們,比如龍眼甲蟲。我國最常見的害蟲之一是鱗翅目害蟲和鱗翅目害蟲。這些害蟲的幼蟲給樹木植物帶來很大的危害。這些蛾的幼蟲以植物葉片為食,使大量葉片不完整,影響植物生長。如果尺度太大,它們就會吃大量的樹葉。園林工人可以根據實際在幼齡期滅殺害蟲。蛾類害蟲繁殖期內,在樹上纏黏蟲膠帶,可以有效地降低昆蟲害蟲的規模。
3.4對于園林植被品種進行優化配置
優化配置園林范圍內的植物品種,有益于維持園林自然生態體系的平衡運轉,并且促進了園林植物整體抗性的優化提高。因此,園林管理負責人員目前對于外來引進的園林植被品種需要展開嚴格的植被檢測檢疫工作,結合專業化的植物品種常規檢疫措施手段來消除園林植被感染各種病害的潛在隱患因素。具體在配置園林植物的實踐工作中,總體實施思路就是要科學搭配多元化的植物品種,突顯園林植物整體景觀的良好視覺觀賞效應。此外,植物相互作用的因素也要得到科學的優化運用,確保做到維系園林植被的生態群落良好平衡性,切實降低植被感染病害與蟲害的風險等級。
3.5加強病蟲害防治人員培訓,提升病蟲害防治的質量
由于城市園林植物病蟲害種類繁多,大部分城市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人員的工作量大,工作專業技能要求高。為了有效解決城市植物的病蟲害問題,降低病蟲害變異對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工作的影響,政府相關部門就應該加強對病蟲害防治人員的專業能力培養,定期開展病蟲害防治專項知識的講座和培訓,并采用能力考核制來檢測技術人員的專項知識學習效果。同時,為了提升病蟲害防治工作的效率,政府相關部門除了需要對技術人員進行專項能力培訓外,還應該完善城市園林植物病蟲害防治體系,組建完整的病蟲害防治隊伍,提高病蟲害檢測、信息搜集、數據整理等工作的工作效率。
總結:經過分析可見,防治植物病蟲害的重要實踐工作應當融入城市園林的日常管理養護全過程,旨在保護城市園林中的珍貴植被品種,促進城市園林的最大化生態效益得到體現與展示。建立在生態文明建設實踐思路基礎上的防治植物病蟲害手段具有消除生態污染的顯著優勢,對于城市園林的自然生態平衡能夠予以必要的保障維護。
參考文獻:
[1]陳正強.城市園林綠化病蟲害防治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農民致富之友,2017(13):225.
[2]賀曉峰.園林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問題及防治措施研究[J].農技服務,2015,32(06):235.
[3]趙延福,牟玉杰.園林病蟲害防治中存在問題及防治對策[J].北京農業,2013(3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