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8年10月,河南開封解放。當時,人力車是開封城里的主要交通工具,但干部們認為“一人坐車、一人拉車”太不平等,便規定干部不準乘坐。
某天,時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三書記的鄧子恢,收到來自開封干部的匯報:“我們進城后,老百姓對共產黨不了解,不敢再坐人力車;我們的干部怕犯錯誤更不敢坐。這樣一來,就有大批車夫失業。”匯報還提到,人力車業工會派代表到市政府上訪,要求發放救濟金。市民們也因出行不便大為不滿。暗藏的敵對勢力還乘機大肆散布各種謠言,制造混亂。
鄧子恢聽后沉思了一會兒,回復道:“人力車是一種交通工具,禁止坐人力車就等于端走了車夫的飯碗。我們不僅可以坐,而且還要帶頭坐。過幾天我去開封,也要專門坐一坐!”
幾天后,鄧子恢來到開封,他身著軍裝,佩戴解放軍胸章,帶著警衛員,當眾坐上人力車,讓車夫拉著他和警衛員經過繁華的商業街道,有意引起市民的注意。“共產黨的‘大官’也坐人力車”這個消息瞬間傳遍大街小巷,讓一度鬧得沸沸揚揚的風波迅即平息,人力車得以重新穿行于開封城內。
事后,鄧子恢把有關負責人召集在一起,語重心長地說:“城市各行各業,都是適應人民需要而形成的。我們進城后,首先要尊重當地老百姓的生活習慣,使大家能像往常那樣生活。這樣,社會才能安定,我們的政權才能穩固。”(摘自《文史博覽》,張達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