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冀北電力有限公司營銷部 王玉君
隨著我國對于產業結構的調整,且國民面臨著新冠疫情的影響,使許多企業、商戶都面臨著經營困難、迫近倒閉的困境,也使得這些企業、商戶面臨著拖欠電費的問題。電費回收風險不僅為電力企業帶來了運行的風險,也使更多的電力企業負債前行,而面對電費回收風險問題,國家電網指出要用數據進行分析、處理、研究、決策,從而提升對于客戶的服務能力,并不是“一刀切”。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電費回收工作從傳統的上門抄表模式逐步向基于互聯網技術的在線收繳模式過渡,據實際效果看,互聯網技術中大數據技術的充分使用可促進電費回收管理模式的徹底變革,相比傳統電費回收風險控制手段,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電費回收風險控制更加智能化、自動化,便于獲得更多用戶繳費信息,從而發現用戶繳費風險,并進行及時控制,從而提高對于電費回收成功率[1]。
一般來說大數據就是關于數據資源綜合利用的概念。從商業角度看,大數據可以指在收集企業內部數據和外部數據的基礎上,經過統計分析和挖掘,發現企業當前的態勢信息和未來發展趨勢以及找出企業目前存在的問題。簡單來說,可以產生價值信息的總體數據就是大數據[2]。而大數據技術則是描述了新一代的技術和架構,可被用來解決數據資源管理和挖掘數據價值信息等問題。電力大數據主要來源于電力生產和電能使用的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和調度各個環節,可大致分為3類:電網運行和設備檢測或監測數據;電力企業營銷數據,如交易電價、售電量、用電客戶等方面數據;電力企業管理數據[3]。
用戶所承受的行業風險增加。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各行各業所承受的經濟壓力非常大,企業出現虧損、資金緊張等問題時有發生,鋼鐵、陶瓷、化工、煤炭、電力等行業受到的經營壓力更大。受到我國對于重污染、重能耗、低效率的產業進行關閉整頓、從而保護我國的綠色生態和可持續發展,使得更多的行業出現了成本預算增加,企業運行困難、經濟壓力大,從而使得電費會后風險增加;此外我國電力使用量不斷增加,出現了多地斷電、停產的情況,大大加大了企業經營的困難,從而進一步增加了電費回收的壓力。
公共行業電費支出突出,回收壓力大。我國對于企事業單位、公共事業的用電費用多是國家財政撥款,但國家財政撥款通常經過多重的審批,從而使繳費的時間進行延遲,不僅增加了電力行業的壓力,還使得電費回收壓力增加;此外類似國家重大的抗旱、救災所使用的電費,以及公園路燈等公共設備往往是半年或一年結算的情況,進一步影響了電費回收的及時性。
小區物業對用戶電費回收難度大。由于多數地區沒有實現在線電費收繳,更多的是通過小區電表進行抄表,但由于多數小區存在與物業的糾紛,且有小區存在物業更換頻繁,導致整個小區都拖欠電費,使得小區電費回收問題壓力增加;且用戶用電是關系著百姓的正常生活,往往不能采取停電行為,會使得以后電費回收難度更大,且會造成百姓輿論的風險問題。
城中村、拆遷小區電費回收風險高。由于目前城市發展的速度較快,許多村落被合并到城市,使得大量的城中村和拆遷小區出現,從而造成抄表設備已經拆除,更多的用戶都無法聯系,使得此時的電費追繳任務變得更加困難,從而增加了電費回收的風險;此外部分用戶得知要進行拆遷,從而認為以后不再使用此處的電力,產生了即使斷電也不害怕的意識、就不再繳納電費,就會產生長期無主的電費問題,使得電費回收壓力增加。
居民與用戶電費回收風險高。我國部分居民對電費繳納的意識比較單薄,許多次的催促使得部分居民更加不愿意繳納電費,并且隨著我國務工的人數不斷增加,使得農村留守兒童、老人較多,且這類人員繳納電費存在困難,不能夠在線支付或缺乏相應的資金,使得電費回收風險增加;另外,電力公司為催繳電費不得不派遣專業人士進行逐家進行催收,不僅增加工作任務量,還使電力公司增加了額外費用。
推動電費回收管理的發展。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大數據技術是基于互聯網技術發展的數據分析、處理為一體的計算技術,該技術不斷應用到多個行業。在電費回收風險控制行業中,使用大數據技術能預測電費回收風險,促進該行業的快速發展,并推動電力企業電費回收體制的變革,不僅能為客戶提供更多的服務,還能提高企業的風險控制能力。電費回收任務一直是影響電力企業發展的關鍵問題,阻礙電力企業的正常運作,在新時代發展中我國不斷加大智能電網的發展,不僅構建智能電網、智能網聯網,從而提升電網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并取得巨大成就,也為建立大數據電費回收系統提供了便利。隨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普及,用戶在線繳費、在線查詢、在線服務等方式不斷增加,從而使用戶繳費不在受到時間、途徑、空間的限制,更加方便用戶繳費工作,也推動了電費回收風險控制。
有效地推廣現代化的繳費方式。隨著大數據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對于電力行業的發展支持力度不斷增加,使電力行業對目標客戶的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且用戶對于電力行業的服務要求越來越高,對電費繳費工作要求更加方便,如上門服務,在線辦理、立刻辦理等要求。相比傳統電費回收任務,在線繳費的服務方式不僅可減少用戶繳費時間,也不需去繳費大廳進行相應的排隊繳費,且通過大數據技術還能通過客戶的電費繳費信息開通便于用戶使用的自定繳費功能,便于客戶進行相應電費繳費;并還能通過相應的支付手段或渠道鼓勵用戶進行在線繳費,通過繳費立減、繳費打折等措施增加顧客繳費的意愿,從而控制電費回收的風險,改變人們繳費的方式。
使用大數據技術研究用戶的繳費行為。對于更多的用戶并沒有惡意拖欠電費的行為和目的,造成電費拖欠多數存在困難,因此使用大數據技術能研究用戶的繳費行為,掌握每個用戶拖欠電費的原因、金額以及拖欠等級,并結合用戶的信用程度分析用戶電費回收的風險,并能采取相應的法律途徑進行費用的追繳;對于長期拖欠電費的用戶,需建立拖欠用戶的管理數據庫,分析用戶的信用等級、收入資料、征信報告等,從而根據不同的拖欠等級追加更大的繳費力度。
由于電力回收風險預測和控制所涉及的數據較大,使用到的數據類型多,使得電力回收風險控制的任務量重,然而基于大數據存儲、分析、計算等能力技術,能夠提升電力回收的能力,因此基于大數據技術的電費回收風險控制策略如下:
要對電力數據進行歷史分析就必須對多維數據信息進行研究。先進行數據抽取、轉換、加載,在大數據平臺采集客戶用電的數據、合同質量用電總量、繳費次數、負荷類型及用電金額,此外還需掌握用戶關聯的銀行賬務信息、企業交稅證明、企業法定負責人等關鍵數據。通過上述所采集的數據信息后就能對相應的數據知識進行挖掘,分析影響電費回收的風險,做好相應的電費回收預防。
另外,通過用戶用電行為的數據特征建立相應的電費回收模型,所分析的對象是用電客戶或企業,能夠根據用戶的用電、繳費情況辨別用戶的基本用電、繳費特征,從而建立數據分析模型,對電力回收風險較高的客戶進行相應的辨識,并提前采取預防措施和相應的策略,從而有效地保障電費的回收問題。
最后,總結、分析、歸納用電客戶的風險指標,進行統計分析,從而判定風險用戶的電費使用特征,建立相應的風險預測模型,并構建相應風險提示方法和系統,從而給風險用戶進行相應的電費回收預警提示。
基于上述的分析基于大數據的電費回收風險控制模型主要分為業務理解、數據收集、模型構建、數據存儲以及模型風險評估,主要的模型邏輯如下:通過電費繳納頻率、繳納電費方式、電費繳納時間、繳納電費異常變化、用電業務變更進行信息采集,建立用戶電費數據模型,進行電費風險等級評估,對風險預警,制定風險引導方案。
當建立多維數據電力風險控制平臺后,不僅需對風險用戶進行相應的預測,還需對風險用戶進行相應的電費催收提示等措施。如:對普通家庭用戶而言,當出現欠費問題時可通過相應的信息消息系統進行相應的提醒;對用電大戶或企業需進行相應的電話提醒,避免出現斷電的情況。
具體的催收系統可采用分布式數據存儲技術,用SQL 語言分析數據結構,建立MapReduce 計算處理框架。將海量的用戶數數據進行采集,并使用分流式的數據數量方法便于計算機及時、快速地訪問數據存儲單元,不僅加快了數據讀取的速度,且便于數據半結構化存儲。并且采用結構式的存儲方式能使用列存儲或行存儲,能夠便于平臺進行數據的壓縮和二次檢索。另外電費催收系統能使用分布式計算、并行式處理,能通過增加計算機的臺數從而增加計算、處理的性能。
除對電費回收風險客戶進行相應的數據分析、預測并采用相應的電費回收措施,主要電費催收措施如下:一級催收措施。該措施主要是通過電費統計抄表之后,對電費回收高風險的人員進行統計并形成相應的電費清單,從而通過短信發送平臺對風險客戶進行溫馨提醒;如出現費用清單較大的客戶,可結合自身電費回收成本酌情使用電話對風險用戶進行相應的電話提醒。
二級催收措施。當一級催收結束后,統計所有欠費的用戶或企業,將其歸結到電費回收風險用戶名單中,并根據欠費的金額進行相應的統一,然后派遣專業抄表員按照欠費風險等級逐一上門催收,保證電費回收順利;三級催收措施。當其他催收措施已經實施、對于需進行停電措施時,需對不同的客戶進行數據信息篩查,對不同欠費等級的客戶進行分類標記,標注為“重要客戶”、“停電敏感度”及相應的“回收風險度”,按照相應的等級進行劃分,最終通過不同敏感度的劃分決定用戶停電通知。
電量回收風險的控制不僅是在電力使用費用上進行控制,更應對電力回收風險用制定、推廣電力節能工程、從而從根本上降低電費回收困難,指導用戶降低電費使用的成本,進一步降低電費回收的風險。另外,還可通過將電費風險提示功能與電費節能系統相聯系,在向風險客戶推送電費回收的提示時,更應向電費回收高風險的用戶推送相關電費節能的宣傳,并將節能賬單進行提醒,有效地緩解風險高的用戶的用電費用,從而降低電費回收的困難。
對于電費回收高風險企業而言,需針對企業用電特性進行“一對一”的電費回收策略,從而保證電費回收的成功率。根據上述等級分配策略,需根據大數據進行挖掘,掌握高風險回收用戶的基本信息、繳費次數、繳費情況、以及相應的用電情況,從而對該風險用戶進行相應的評估,并設置一定的停電標準,對費用非常差的用戶進行“一對一”措施,從而進行相應的收費懲罰措施;按照電費回收的信用度進行評價,采取相應的“一對一”措施,并做好電費回收控制策略,且通過數據挖掘風險預測,從而提高電費回收控制。
綜上,電費的回收風險管理是電力企業發展的關鍵問題所在,不僅會阻礙企業的正常運行,還會造成資金緊張、生產停滯等問題。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大數據技術也為電費回收風險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能幫助電力企業從多層次、多方位對用戶進行分析,預測用戶電費繳納的風險,優化用戶電費回收的管控能力,為電力企業提供多樣化、實時化的數據分析,更加便于企業對于電費回收風險的控制,為供電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參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