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力設備管理協會(2021年3月16日)
全國電力企業:
構建人類生態文明環境是當今世界面臨的一項非常重大而緊迫的全球性課題。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構建人類生態文明共同體、開啟新時代綠色低碳新格局的基點上,率領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堅毅履行《巴黎協定》決議,堅決做人類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者、推動者、貢獻者和引領者,向世界莊嚴宣布中國到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的“3060”雙碳戰略目標,這是以習近平總書記為領導核心的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事關推動世界從工業文明邁上工業生態文明,事關新時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大局。“3060”雙碳戰略目標的確定,順應了人類社會發展趨勢和客觀要求,展現了中國情懷,樹立了中國形象,彰顯了中國擔當。
我國電力工業二氧化碳排放量約占全國排放總量的40%,是國家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的主戰場和中堅力量,我們深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雖然面臨諸多艱難繁重的嚴峻挑戰,但更堅信具有國民經濟發展先行官光榮傳統的全國電力行業,將堅定不移地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向世界擘畫并鄭重宣布的“3060”雙碳目標,以更高站位、更大決心、更強力度、更明路徑、更實舉措,迎難而上,奮力前行,推進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必將如期完成“3060”雙碳戰略目標,為全國乃至世界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中國電力行業重要貢獻。在此,中國電力設備管理協會聯合常務理事單位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公司、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大唐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華電集團有限公司、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華潤電力控股有限公司、廣東省能源集團公司、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安能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哈爾濱電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東方電氣集團有限公司、上海電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西電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中國二重集團有限公司、協鑫集團有限公司向全國電力企業發起《電力行業落實“碳達峰、碳中和”倡議書》: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能源發展戰略思想,深刻認識提出并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的重大而深遠意義,心懷國之大者,踐行低碳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以對“碳達峰、碳中和”的新時代大局觀和只爭朝夕的緊迫感、使命感,積極謀劃制定“3060”雙碳目標的時間表、路線圖和工作方案、工作機制,統籌細化分解壓實“3060”雙碳目標任務,協同推進中國電力工業低碳轉型。充分認識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新型電力系統的客觀要求,準確把握新型電力系統的本質特征和要義內涵。全面加快推進綠色低碳電力結構、電力生產、電力工程、電力設計、電力消費、設備制造體系建設,加速形成新型電力系統生產運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運行新體系、新機制、新模式,確保支撐保障“3060”戰略目標務期必成,在2025年前全國電力行業碳排放強度較“十三五”時期下降18%以上,提前完成碳達峰“30”目標和“碳中和”階段性目標。
加快推進我國能源電力結構從以化石能源為主導向以可再生新能源為主導轉型,推動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統籌加快推進存量化石能源和高耗能高排放設備資產的定位和退出。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發電、儲能等新能源資源,優化開發利用水電資源,加快發展抽水蓄能發電,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有序發展核電,按照電力調峰需要穩妥發展清潔高效煤電,定位煤電由主導電源向調節、兜底電源的角色轉變。大力發展綜合智慧能源,從用戶側拉動清潔能源開發、就地消納和占比提升。充分發揮電網優化配置能源電力資源的平臺樞紐作用,促進能源多元互通互濟,源網荷儲協調互動和支撐新能源全量接入和消納。加快構建適應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新型電力系統,完善清潔能源的行業消納機制。推動新能源產業發展技術創新,促進新能源產業核心設備技術進步,著力解決新能源電力系統穩定性、波動性問題以及極端天氣等特殊工況下的電力安全穩定供電問題,確保電力工業安全、經濟、綠色運行和經濟社會電力供應保障。
數字化是實現電力生產清潔低碳、安全高效運行的重要舉措。為適應“碳達峰、碳中和”給電力生產運營提出的嚴苛挑戰,電力企業要加快推進數字化轉型,使電力生產運營業務與數字化全面、深度融合,廣泛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5G、自主可控等現代信息通信技術,構建自愈化、自動化、智慧化程度高的能源電力系統,賦能電網運行更大柔性,靈活調控源網荷儲和平衡電網尖峰電力供應,打通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運行各個環節,統籌新能源和源網荷儲協調發展,打造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電力運行系統。
電力行業是一個設備技術密集型產業,電力設備是助力電力生產節能減排、清潔低碳、安全高效運行繼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基礎性、常規性抓手。要適應新能源快速發展占比驟升和一大批電力電子設備、數字網絡設備接入投運給電力系統運行特性帶來的諸多新變化、新問題、新挑戰,采用新技術、新手段、新策略優化各類型電力設備運維方式,潛心做好網源協調精益運行;推行源網荷儲一體化和風光水火儲一體化,推廣應用多能轉換技術、協調運行技術、用戶互動技術,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進一步深化火電機組超低排放和靈活性技術改造,持續提升機組和系統調峰能力,全面推行電力設備智能運檢,推進智慧電廠、智慧線路、智慧變電站建設,不斷提升電力設備運維檢修管理質量效益;全面提升能源電力消費領域新電氣化水平,加大電能替代力度,促進以電代煤、以電代油和工業、交通、建筑等領域的電能替代,從源頭上減少碳排放;加快電力系統關鍵核心設備技術自主化、國產化,大力推行電力設備綠色制造和設備技術數字化、自動化、自愈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為實現電力工業設備運維本質低碳、本質安全、本質高效提供堅強的科技支撐。
隨著我國推行用能權、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管理制度,碳資產已成為電力企業新興資產,碳市場亦成為電力行業新興要素市場,對于提高電力生產運營管理效率和降低生產運營成本具有重要作用。各電力企業要提高對碳資產、碳市場的認知認可度,盡快建立能源電力碳排放、碳交易管理體系,盡快把碳排放、碳交易納入企業資產管理,主動參與和融入能源電力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加強碳資產風險管控,探索碳資管理經驗,助力能源電力企業碳交易減排成本最小化,實現電力生產運行效益及社會效益價值最大化。加強低碳技術的開發和應用,把服務低碳經濟作為能源綜合服務的一項重要業務做好做大做強,塑造在未來能源綜合服務市場核心競爭力。
實現“3060”雙碳目標是一場硬仗,在降碳重大技術上、管理上面臨的大考和挑戰前所未有。要貫徹落實“共享”新發展理念,對降碳技術和降碳管理的創新要形成行業合力共建共享,對降碳資源也應在全行業充分利用。要按照黨的十九大確定發展平臺經濟的戰略決策要求,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提高電力綠色低碳資源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的平臺作用,全面促進電力行業綠色低碳新經驗、新技術、新方式、新業態的交流共享。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倡導簡單適度、綠色低碳生活方式,養成文明健康綠色低碳生活習慣;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開展植樹綠化等綠色低碳活動,增強自然生態系統吸碳能量;倡導生產生活盡量使用節能環保產品。
低碳新時代,電力新征程。讓我們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戮力同心,上下同欲,務期必成、使命必達,為中國和世界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貢獻中國電力方案和中國電力力量,書寫新時代中國電力行業開啟綠色低碳發展新篇章,以優異成績向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