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壽光路小學,山東 青島 266021)
課外作業是課堂作業的補充和延續,更是學生開闊視野、提高語文素養的有效途徑。然而,在平日的教學工作中,有部分學生經常不按時完成作業,到了高年級就演變成了每天都有學生要么少做要么干脆不做作業。上述現象真的讓老師很頭疼!到底是什么原因呢?筆者認為一方面原因是機械重復的抄寫作業,形式單調,內容單一,浪費了學生的時間也禁錮了學生的思維,使他們對作業甚至對學習產生厭倦煩躁的情緒;而另一方面原因是作業批改評價方式過于簡單,只是單一的“√”或“×”,也大大地挫傷了學生寫作業的積極性,導致他們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怎樣才能改變這種令人尷尬的局面呢?筆者想,首先教師要尊重孩子的心理需要和興趣愛好,改變布置作業的形式,分層設計作業,精講精練,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在做作業的同時能夠促進其綜合素養的提高。
古人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細流,無以成江海。”告訴我們的就是積累的重要性。對高年級學生來說,面臨著小升初,需要對自己幾年來的語文學習作系統的回顧和總結,積累就顯得尤為重要,所以與其在復習階段整天沉溺于題海、文海,不如于平時一點一滴地聚沙成塔。
每天讀一點兒。一個愛閱讀的學生,他的語文水平絕不會差到哪里去。反之,一個不愛閱讀的孩子,他的語文水平也絕不會好到哪里去。筆者堅持在班上開展“一日兩讀”的活動,每天早自習師生共讀30分鐘(內容有:課文、古詩或者學生自己推薦給大家的書籍)和每天睡前夜讀30分鐘(內容自由選擇,家長在作業記錄本上簽字)。這樣,學生每天有了一小時的閱讀量。堅持每天讀書,一個學期就能讀完好幾本書,一年下來學生的閱讀量至少也是幾十萬字,這對學生的語言積累,夯實語文功底,提高語文素養是多么有意義的事啊!
每天背一點兒。語言的積累除了讀以外還要靠背。古人學習語文最重要的方法就是熟讀成誦。教過高年級的老師都知道,小學高年所學的“日積月累”“語文園地”等是學生必須掌握的,但如果平時不加以背誦,在總復習階段搞突擊,是無法達到記憶目的的。因此,筆者堅持讓學生每天背誦記憶。將書上的名言警句、成語、歇后語、諺語、古詩、課標要求背誦的課文等整理好發送給學生,每天一句或每天一首,作為課后作業背誦給家長聽,并由家長監督。第二天到校后,將這項背誦作業與同桌互背,達到“人人通過”。周末的課外作業,將這一周所背內容,記錄在積累本上,再次進行鞏固整理。
每天練一點兒。這里的練指的是學生對自己所學的知識歸類整理后,針對自己的薄弱環節進行強化訓練。與其在總復習階段面廣量大地搞“大兵團”演練,不如在日常的課外作業中滲透語文基礎知識的復習,逐步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筆者經常讓學生反思自己哪一方面最薄弱,再根據學生反映的意見,確定一學期的系統訓練點為改病句、縮句、古詩詞運用,接著讓每個同學每天輪流找幾句這種類型的題目,第二天由找的同學負責,在全班交流。這樣每天練一點兒,學生知識上的漏洞就每天少一點兒,學生的薄弱環節就每天強一點,學生的知識體系就逐步完善起來了。
這三個“一點兒”日積月累,學生的語文能力、語文素養有了很大提高,總復習階段,還需花大氣力去搞題海戰嗎?
新課標中指出:“尊重學生在學習進程中的獨特體驗,減少對學生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語文是人文學科,語文學習應提倡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注重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和發散思維。因此,教師應努力拓展題目的維度,將作業的選擇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自主地選擇作業。比如:讓學生根據所學內容,自己選擇課本上一定量的練習題作為家庭作業。同時,教師也可以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設計不同的作業內容供學生選擇。
如:我的地盤我作主。自編作業:這一形式時常是在學完一個單元的內容之后,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自編相關習題作為自己的課外作業,學生在設計過程中,必須認真回顧課堂學習的主要知識、重難點,思考知識間的內在關系,實踐證明,這樣的做法,既大大激發了學生的作業興趣。又高效地回顧了課文,達到“溫故而知新”的目的,還鍛煉了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可謂一舉多得。
自批作業:如:同桌互批、四人小組交流批、找好朋友批等。通過以上努力,給予了學生更多的自由選擇的權利,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每個學生都在原有的知識水平基礎上獲得了最大程度的發展。學生在不知不覺中也就愛上了語文作業、愛上了語文。
除了重視作業的積累和自主之外,有效地評價作業也很重要。
不同層次的作業,采用分層次地評價。一個小印章、一句關心鼓勵的話語,學生會看到老師對他的關心,更加有興趣地完成作業。
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每一個閃光點進行評價。可以分別從書寫質量、理解思路等方面進行鼓勵,使學生繼續不斷放大優點,增強學習的信心。
把傳統的、單一的,由老師做主導地位的批改作業的方式變為全班全員參與,充分調動學生做學習的小主人的積極性,可以采用自評、互評等方式,把評價的權利交給學生,既可以培養自我檢查反思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對他人負責,善于捕捉別人的優點彌補自身的不足,學生之間互幫互學,共同進步,增進了彼此之間的友誼。
人無常師,學無止境,在語文課堂改革的大背景下,作業的設計會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以學生為本、新穎有趣、面向全體、學以致用的語文作業設計,也會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創新,在實踐中逐步完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