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醫學高等專科學校,河南 漯河 462000)
當今社會,互聯網、計算機和人工智能技術的高速發展,數字化和信息化是大勢所趨,給學習、生活等各方面帶來了很大的變革[1]。鑒于數據的重要載體是數字化和信息化,大數據給我國教育界帶來諸多可喜變化,當然有利也有弊,大數據同時也存在諸多問題,如何對大數據進行有效的管理、篩選和精準的分析利用就變得非常關鍵[2]。精準醫學(precision medicine)計劃是美國總統奧巴馬提出的,精準醫學推動了個性化的基因組學研究,依據患者個人基因信息為癌癥等疾病患者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3]。最終實現對疾病和特定患者進行個體化精準治療目的,提高疾病預防與診治的效益[4]。這種個性化的醫療使治療成本更低、疾病預防、診斷、治療和能更有效地實現。
但是,精準醫學只是醫學發展的一個方面,不能代表醫學的全部。因此,我們也需要辯證地看待精準醫學,并結合我國的實際國情,才能使精準醫學更好地為我國人民服務[5]。病理學教學怎樣有效利用精準醫學和大數據的資源和契機,怎樣進行精準醫學教育,發揮基礎和臨床的橋梁作用是亟待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查閱大數據、精準醫學、教育教學的相關文獻資料,了解國家的信息技術發展和方針政策、意見和要求,指出目前病理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抓住機遇利用國家的政策大方向,從病理學大數據和精準教育層面來改進病理學中的問題和不足、收集典型的病理學臨床案例用于教學,使病理學教學更精準更有針對性、有的放矢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大化、更加貼近臨床,提前訓練臨床診斷的思維模式。
對接附屬醫院病理科,收集病理學典型病例用于案例式教學模式。根據病理學的各系統內容準備好相應的臨床典型案例,或以臨床各系統的典型案例為依據整合教學內容,對醫學生進行病理學精準教學,在講解理論知識前先認識典型案例,在針對病理進行知識梳理,精準培養醫學生的臨床思維,發揮好病理學的橋梁作用。平時和三所附院有專業和業務上的交流和學習,能有效地收集到需要的數據資源,這方面是可行的。
教研室的人員都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教研室也進行過多次的教學改革,并取得理想的教改效果,教研室人員的參與和通力合作,實驗班帶教教師對病理學需整合內容、典型案例的討論和統一,采用學習通、問卷星等信息化教學手段及專人對教學資源的上傳管理、對學習過程測試的監控管理、對學生的線上線下問題的答疑等,目前教研室人員有教授、副教授、講師四人、技術人員,人員配置合理能保證課題的正常實施。
讓實驗班的學生全員參與到信息化的學習平臺中,這種行為方便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合理安排學習時間。教研室提前把一些典型案例、課件、微課、慕課、知識點總結和測試題上傳到相應的學習平臺上,學生可以提前預習,對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可以隨時在線留言,任課老師會及時給予問題答疑,同時任課老師也會把學生所存在的問題進行整理,并在課堂上給同學們進一步講解和答疑,是學生能有效地從臨床案例再到理論知識學習,最后再根據所學到的理論知識來接覺臨床的病例,實現臨床案例-理論知識-臨床疾病認識的教學效果。保證理論和臨床實現無縫對接,使學生具有更好地勝任臨床崗位的臨床思維能力。
本項目的數據來源是對附院的臨床病例大數據進行分類收集整理。研究對象為我校在大一第二學期的有病理學課程的學生,選兩個大班為實驗班。可以進行具體的精準醫學教育實施。最后學生都進行形成性考核模式來進行考核,并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比較學生的考試成績以及對案例分析診斷的成績,了解學生對醫學精準教育的學習效果。
項目實施結束之后對學生的平時成績、階段成績、期中和期終成績進行數據分析;對調查問卷的數據進行有效的匯總、分類、整理和統計分析;對參與實驗班授課的教師也進行調查反饋,了解學生對醫學精準教育的學習效果和存在的問題,總結經驗以便及時改進不足之處。
各級領導對學校建設高度重視,學校將教學改革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成立教學改革領導小組,制定各種支持教育教學改革的政策以及有力的措施,定期開會研究并進行階段性檢查總結。每年有計劃地進行經費投入,特別是經費用在教學改革的投入上,使教學改革政策和經費上得到了有力的保障。
課題組在制定改革內容時以《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和國家教育方針為基本依據,“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以服務為宗旨,就業為導向,以技能為中心,遵循醫學教育和質量管理規律,改革教學課程體系,以適應21世紀經濟社會發展對醫學人才的需要。
有良好的改革環境和契機,校領導重視教學資源信息化建設,同時強調教學應當立德樹人,將人文素質和職業素養融入人才培養方案之中。并且有一支積極向上、心態穩定、事業心強的教學師資隊伍。學校還建立了完善的質量控制保障體系,保證工作的順利進行。
本課題順應了國家大數據戰略需求和國家的精準醫學方針,利用醫院的大數據分析和高等醫學教育的有機結合可以有效地改變目前階段教學以及學生的學習行為和學習方式,同時大數據分析的引用也可以為其中的部分學生提供學習建議和學習引導,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時間安排有效地制定符合學生自身學習情況的學習計劃。大數據對潛在的臨床病例數據進行挖掘并把典型案例引入課堂,并對授課內容進行有效整合,使醫學教育更有目的性和針對性。達到更好的“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