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新華街第一小學,廣東 廣州 510800)
閱讀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在閱讀教學中,閱讀活動是很重要的,良好的閱讀活動,有助于學生對閱讀文章的理解,會提高學生對閱讀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點,有利于學生樹立系統性的閱讀學習習慣,增強學生對語言的掌握,提升學生在語言運用方面的實際應用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綜合素質的發展,為了提高閱讀活動的最大化效用,教師要結合當前學生的成長特點,選擇契合學生發展特點的閱讀活動,進行相關教學,教師還要重視學生對閱讀活動的評價,良好的評價有利于教師及時發現和改正閱讀教學活動中的問題。
語文教材中的文章是學生最佳借鑒材料,教師可以通過閱讀教學,讓學生學會文章中的語言表達,有利于學生將文章中的詞句、表達手法等語言元素融入自己的語言輸出中。為了展現多樣化的教學目標,教師在設計閱讀活動的時候,一定要將閱讀活動與主題進行緊密聯合,以此最大化地提高學生在閱讀上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當前階段的小學生,思想、思維發展不成熟,大多呈現單一直線化的趨勢,對外部的一切反應都是源于學生的興趣點,為此,教師在設計閱讀活動的時候,不僅要與閱讀策略單元相適應,還要契合學生當前的發展特點[1]。
例如:教師在進行統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教學時,教師要緊緊把握好單元主題的核心,這個單元的核心是通過作者對景物的描寫,抒發自己的感情,由于這個階段學生的思想比較簡單,在閱讀這類文章時,很難能理解作者在文章中的含義,為了讓學生能全面理解好這個閱讀策略單元,教師在設計閱讀活動的時候,可以采用創設情境的教學方法,展開相關教學。在正式教學時,教師要提前準備好創設情境需要的視頻、音頻等元素,在正式教學時,引導學生進入到相關情境中,在情景的烘托下,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性作用,讓學生在情境中與作者引起共鳴,以此體會作者的真實情感。這樣的教學活動,不僅會提高學生在閱讀上的學習水平和學習效率,實現了多樣化的教學目標,還教會了學生良好閱讀的方法,促進了學生全面綜合素質的發展[2]。
杜威是美國著名的教育學家,他曾明確表示:教育即生活,重點強調了教育和生活之間的聯系。對當前階段的學生來講,閱讀帶給他們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將閱讀的語言、閱讀的表達應用于生活。教師在設計閱讀活動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對語言的實際應用,因此,教師所設計的教學活動,既要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又要引起學生的興趣點。只有這樣才能發揮閱讀教學活動的實效性[3]。
例如:教師在進行統編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教學時,可以發現,這個階段的小學生,在生活中對時間的認識是比較簡單、片面的,為了提高學生們對時間的全面認識,增強學生們利用時間的能力,教師可以開展辯論會的形式進行教學。在正式教學時,教師要先給同學們講一講這個單元涉及的閱讀文章,在學生讀完文章后,教師可以從單元中,提煉相關辯論主題:時間是什么?在教師給出辯論主題后,教師可以將學生隨機分為兩個小組,讓學生結合本單元的閱讀文章,展開相關探討,在小組辯論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引導性作用,引導學生明白時間的重要性,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時間觀念,提高學生利用時間的效率。通過辯論會的形式開展閱讀活動,不僅可以讓學生不遺漏閱讀中的細節,還可以提高學生應用語言的能力。
教師要想真實了解,所設計的閱讀活動,對學生閱讀學習的實效性,教師就要重視學生對閱讀活動的真實評價。教師可以在每次單元閱讀教學活動結束后,讓學生們填寫相關閱讀活動的評價表,通過學生對閱讀活動評價表格的填寫,教師不僅可以發現學生最喜歡進行的閱讀活動類型,還可以全面看到每個閱讀活動在實際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有助于教師對閱讀活動進行針對性修改,通過這樣的評價方式,可以實現閱讀活動教學的最大實效性,促進了學生在閱讀學習上的質量和效率,提升了學生全面綜合能力的發展。
綜上所述,閱讀活動不是對某一個語言知識的教學,而是教學多樣化的體現,是契合當前時代發展潮流的有效教學手段,采用契合學生成長發展的閱讀教學活動,有利于學生提高對語文學習的興趣點和積極性,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促進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的提升。對閱讀策略單元進行閱讀教學,對學生養成系統性學習思維也是非常有幫助的,有利于學生從個性情感看到共性情感,加深了學生對情感的理解和表達,促進了學生全面綜合素養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