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電子學校,山東 青島 266071)
在當前社會不斷發展背景下,現代化信息技術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不但為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極大便利,提升了教學效率和質量,也為學生帶來了豐富且多樣化的學習知識,拓寬了學生的學習視野。而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開展音樂教學,能夠讓學生更直觀地認識和學習音樂知識,把握一些音樂技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發展。
利用以信息技術為載體的多媒體開展教學,首先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按照傳統的音樂教學模式,學生只能通過聆聽錄音機播放的音樂片段加上教材中提供的圖片內容以及教師的講解來想象作者展現出的畫面,每首音樂作品都有豐富的背景知識,這種知識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來源。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背景故事,而多媒體信息技術,能夠最大化地將音樂中的知識轉化為圖片、視頻的形式,讓學生能夠更直觀地感受并接受這些音樂知識,不但能夠緩和課堂氣氛,讓課堂變得更加輕松愉快,還能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能夠強化不同音樂類型教學的普及型。對于高中音樂來講,教材中蘊含著豐富多樣的音樂類型,普通的音樂教學,教師能夠依靠傳統的教學手段來開展教學,但是較高層次的音樂課堂則需要各種音樂教室和設備的輔助來開展,且還需要專業教師進行指導,一般的學校根本沒有這種教學條件,而多媒體信息技術的運用和推廣,能夠通過信息技術模擬出各式各樣的教學設備和環境,輕松地完成對于各類音樂作品的教學,從而強化音樂學科的普及型。
例如,在教學高中音樂鑒賞教材中的《高山流水志家國》這一內容時,首先,利用多媒體分別播放《高山》《流水》和《廣陵散》三首曲子,讓學生對整體的音樂內容有一個基礎的了解,然后將學生均勻地分成幾個小組,讓學生依據多媒體展現的歌曲內容談論分析三首曲子分別有什么樣的社會背景和故事。其次,針對曲子中出現的樂器,在多媒體上展示古琴、編鐘、塤等樂器的圖片和視頻內容,讓學生對古代的樂器有一定的了解,最后再統一聆聽曲子,體會樂器在其中的作用。
在傳統高中音樂教學課堂中,常用的教學方式就是通過教材與錄音機的結合。教師提前根據教材內容選擇好錄音機播放的音樂內容,在課堂中開展教學,在這種教學模式長時間的影響下,課堂環境會逐漸變得枯燥乏味,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會逐漸降低,從而失去音樂教學的價值。音樂內容來源于生活,大多數地音樂作品的創作初衷無非就是反應作者生活現狀、對自身情感的表達以及記錄美好的事情,這些都是來源于現實生活中的要素,作者將原本需要話語或者文字表達的內容轉化成了音符的形式,能夠更好地激發聽者的情感共鳴,學生學習音樂的過程也是將音樂融入生活的過程。音樂作品與傳統文化一樣,需要繼承和流傳,尤其是作品中體現和包含的情感以及思想,而學生學習音樂的過程,能夠潛移默化地推動音樂作品的傳播,使其與生活環境相結合。因此在高中音樂教學課堂中,教師需要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一定的生活化情境,為學生提供獲取生活音樂靈感和運用音樂知識的途徑,幫助學生更好地在學習音樂作品的過程中產生與音樂內容的共鳴。
例如,在帶領學生學習“俄羅斯民族風情”相關知識時,首先,利用多媒體播放一首大部分學生都耳熟能詳的俄羅斯民歌《喀秋莎》,并配上相應的音樂視頻,讓學生在聆聽和觀看的過程中能夠對俄羅斯的音樂風格有一定的了解,然后提出問題: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歌嗎?歌曲主要表達了什么內容呢?引導學生開展課堂思考,隨后為學生布置課下任務:你身邊有沒有體現民族特色的音樂呢?通過這種與生活結合的教學,能夠更好地強化學生的音樂素養。
新課改已經對當前的高中音樂教學課堂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音樂教學需要注重體現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適當地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者,以此來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遵循這個要求,能夠更好地讓學生對于音樂的體驗完成從理論到實踐的轉化,繼而幫助學生從音樂學習中獲得更好的情感體驗。在高中音樂課堂實行以促進學生發展為主體的音樂教學模式后,保障此模式能夠幫助學生順利完成課堂任務的最后一道關卡就是教師的評價活動[1]。教師應當針對每個小組、每隊搭檔的合作成果和學習效率進行評價,對于在學習過程中,積極發揮主動性、主動完成學習任務的學生要給予表揚和鼓勵,以此來激勵學生的音樂學習信心,并為學生奠定長久的自主音樂欣賞的基礎,推動往后課堂中學生之間的互動、溝通以及合作活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合作積極性,使全體學生更加踴躍地參與到發展性教學過程中[2]。
例如,在教學高中音樂鑒賞曲目《我和我的祖國》時,課堂評價環節中,教師可以組織開展“歌唱比賽”活動,以小組為單位,每次兩個小組參加比賽。比賽前半段,兩個小組在多媒體播放的伴奏下分別演唱完整的歌曲,由教師與剩余的學生一起進行打分。比賽后半段,利用多媒體中的唱歌軟件進行打分,每次一個小組演唱。通過這種有趣且輕松的教學模式,在完成學生學習效果評價的基礎上最大化地鞏固學生所學知識。
將多媒體信息技術與高中音樂教學相結合,需要在教師的引導下,對相應的教學模式和觀念進行逐步的探索和實驗,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師需要重視多媒體信息技術,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完成兩者的融合,以此來促進學生音樂素養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