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廣播電視臺,山東 濟南 250062)
當前基于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新聞傳媒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呈現出優化轉型升級的態勢,比如其發展模式和發展層次都出現了比較顯著的變化。同時在大數據時代下,新聞傳媒業的產業層次以及傳播方式都發生了一定的改變。應當在傳統的新聞基礎上,不斷利用大數據進行創新,以此形成新型的傳播媒介,積極應對新時代的挑戰和困難,更好地實現媒體融合,完善新媒體的發展模式,為新聞傳媒業的創新進步提供新思路。
對于大數據時代的認知,即是對不同的重要數據內容或者信息等進行整合或者汲取。尤其是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趨勢下,信息網絡的覆蓋率、應用范圍越來越大。這一過程中大數據時代的來源十分重要,其對于社會經濟的建設發展起到了極大的積極作用。對于新聞傳媒業來說,大數據時代能夠為其提供良好的發展機會和資源,并且在新資源發展過程中,互聯網是主要的促進者,對新媒體發展所產生的沖擊是巨大的[1]。
在大數據時代下,手機終端的應用十分普及,促使人們能夠更好地了解媒體,擴展了新聞信息獲取的渠道。同時移動終端的大眾化,帶動了社交網絡的發展,比如朋友圈、公眾號、微博等,人們能夠通過互聯網獲得更多的信息。而在新聞傳媒的報道中,需要將攝像頭記錄與信息采集相結合,以此呈現新聞記錄。但多數情況下,新聞報道主要是通過攝像頭的記錄而形成的成果。不過在大數據時代下,新聞內容的來源不僅僅局限于新聞傳媒工作者的攝像記錄,還包括普通大眾的信息采集,比如短視頻拍攝,發布到朋友圈等社交平臺上,形成新聞內容的傳播[2]。
大數據時代對于新聞傳媒業的沖擊,主要體現在媒體工作方式的改變。在信息技術發展的過程中,對于一些信息數據的保存相對比較復雜,要求新聞工作者具有掌握相應文字的能力,并通過信息技術對圖文進行更改和完善。所以為提高數據呈現的效果,需要不間斷的采集信息,從而整理出更加正確的信息。另外一方面,大數據改變了傳媒內容的產生和傳播渠道。相比于傳統傳媒工作方式,大數據時代下,可以利用人們的信息源對該新聞時間進行發布和傳播,基于網絡的互動互通性,則能夠實現信息的廣泛的傳播。但是在這一過程中,新聞傳媒業工作人員需要做好“把關人”,保障新聞內容的真實性,從而保障新聞傳播信息的準確性,具有正確的輿論導向。
針對當前新聞傳媒業的發展,為有效應對大數據時代的挑戰,其應當進一步增強數據意識,更好地提高新聞質量。由于當前泛媒體的發展,對新聞報道和信息傳播產生了較大的沖擊。尤其是在大數據技術廣泛應用的前提下,新聞媒體的發展需要保障信息的創新性,體現新時代的特點。所以新聞傳媒業應當在整體上加強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基于新聞職業操守,準確報道新聞時間,并順應社會的發展趨勢,提高數據意識以更全面的采集信息。同時新聞傳媒工作者還需從細節入手,合理應用大數據技術整合新聞內容,調整新聞發布和傳播方式,并進行合理的加工,促使新聞信息具有一定的真實性和可信度,促使新聞質量得到提升。
互聯網是大數據技術應用的重要基礎,所以新聞傳媒業工作人員要強化互聯網的應用意識,提高甄別能力,正確把握社會輿論方向。因為在大數據時代下,信息在網絡上的傳播速度較快,當該信息具有較大的吸引力,則會有更多的公眾進行瀏覽,并摻雜個人情感,從而出現不同的評價和觀點,引發熱議。因此新聞傳媒業要利用這一特點,擴大新聞影響力。但其需要對輿論的總體走向進行把控,杜絕發布和傳播以及引導不良思想,避免對社會公眾的觀念產生污染,基于此,在新聞信息傳遞的過程中,應當綜合考慮議論性,積極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新聞價值觀。
在以往人們了解新聞的過程中,多數是根據新聞的傳遞而獲得信息,其具有廣泛性的特點,公眾通過電視新聞、報紙等信息源了解和傳播新聞事件。而在大數據時代,隨著人們生產生活節奏的加快,對新聞信息的獲取呈現個性化的特征。為此新聞傳媒業應當基于數據分析,加強新聞傳播的針對性,滿足人們對特定領域新聞的需求,比如政治新聞、經濟新聞、娛樂新聞、民生新聞等,將其分為不同的頻道和板塊,更好地滿足受眾的需求。
大數據時代下的新聞傳媒業具有很強的互動性,通過互聯網的實時性,能夠實現評論互動,以此形成新聞交流。相比于傳統的新聞傳媒具有較大的優勢,所以新聞傳媒需要升級產業結構,拓展新聞傳播的渠道,注重與受眾的互動,從而能夠獲得更為精準的反饋,完善新聞傳媒的工作方式。同時也有利于擴大新聞的傳播范圍和影響力,充分發揮新聞的導向作用和價值。所以新聞傳媒業應當緊緊抓住互聯網技術的優勢,優化評論互動功能,以此更好的應對新時代的挑戰。
綜上所述,新聞傳媒業的發展在大數據時代下面臨巨大的挑戰和機遇,因此其在發展過程中,應當在堅持新聞真實可靠、全面準確的基礎上,善于應用大數據技術,進一步改善新聞信息的來源渠道和發布傳播方式,滿足當前受眾的個性化需求,積極應用大數據時代的沖擊和挑戰,完善新媒體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