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燦英,凃云凰
(昭通市昭陽區動物衛生監督所,云南 昭通 657000)
昭陽區是昭通市轄區,位于云南省東北端,東與貴州省威寧縣結界,南與魯甸縣結界,西與四川省金陽縣隔金沙江相望,北與彝良、大關、永善3縣結界,南北最大距離61 km,東西最大距離43 km,是昭通市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中心。昭陽區轄3個街道、10個鎮、7個鄉,國土面積2 167 km2。冬季氣溫較低,夏季氣候涼爽。
近年來,隨著昭陽區畜牧業的迅猛發展,各類動物的養殖品種和數量不斷增加,動物疫病也日益增多,并呈現出復雜多變趨勢。動物疫病的發生、發展嚴重阻礙了畜牧業的健康發展,不但造成大批動物死亡,而且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研究表明,在口蹄疫病毒易感動物中,牛排第一、豬排第二、羊排第三。生豬的飼養量遠遠大于牛和羊,疫情防控任務遠遠大于其他動物。因此,推行生豬健康養殖,消滅傳染源、阻斷病毒傳播途徑是有效遏制疫情蔓延和擴散的有效手段。
口蹄疫病毒對外界環境具有較強的抵抗能力,在低溫環境中生存能力較強,屬于典型小RNA病毒。通常存在于動物分泌物及其產品中,具有傳播速度快、發病率高等特點,在污染源(病畜和攜帶病毒動物)—空氣間進行傳播。同時,傳播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秋末、冬季和早春季節普遍存在,春季為高峰期,夏季發生較少。科學研究表明,口蹄疫病毒在低溫環境中穩定存在,對光、熱、酸、堿性環境比較敏感,當溫度大于50℃時,病毒被滅活。
生豬口蹄疫病作為國家現行規定的17種疫病之一,臨床特征表現為口腔黏膜、蹄子、乳房等出現水皰,嚴重部位發生潰爛,軀體呈高熱狀態。患病豬常以躺臥、爬行為主,表現為走路不穩、精神萎靡、食欲下降、蹄殼脫落。在病變過程中,成年豬死亡率相對較低,仔豬死亡率最高。對死后尸體剖檢,心包表面有出血點,心肌切面呈“虎斑心”,心肌細胞壞死,心臟呈自溶狀態。
口蹄疫流行的關鍵環節是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動物。潛伏期由病豬消化道、呼吸道等排出病毒,通過舔咬、交配、飛沫、塵埃、污染的飼料、飲水傳播等方式(媒介)直接、間接把病毒傳遞出去。生豬口蹄疫病潛伏期為18~20 h,病程在1周左右,具有流行快、發病率高、病死率高等特征,呈現地方性流行特點。此外,還有未經無害化處理的肉制品、內臟、毛皮、血水導致疫情廣泛傳播。研究顯示,口蹄疫病毒有耐冷怕熱性,溫度越低,存活越久,在-25~-20℃能存活156~168 d,秋季可存活28 d,夏季可存活3 d,畜舍污水中可存活21 d。
在畜牧業中,養豬業的發展始終處于領先地位,肉類食品供應中豬肉占據較大優勢。生豬口蹄疫的蔓延和擴散不但影響養殖業的健康發展,而且給經濟社會的發展和人民身體健康造成威脅。一方面,撲滅疫情采取的封鎖、隔離導致交通阻斷、家畜產品流通停止、產品市場和屠宰場關閉等;另一方面,撲殺、銷毀或無害化處理死豬尸體,耗費大量人力、財力和物力等。因此,生豬口蹄疫防控處理不堅決、不果斷會發生群體感染和跨區域疫病流行,甚至與人類發生交叉混合感染造成嚴重損失。
昭陽區生豬養殖方式以散養為主,專業戶規模化養殖并存。近年來,雖然生豬飼養管理和疫病防控水平得到了提高和鞏固,但養殖發展極不平衡,養豬生產技術水平較低、經營分散、管理粗放等問題仍客觀存在。飼養過程中的環境污染、藥物添加、疫病防疫等問題更需要高度重視。應進一步熟知生豬生理特性、生活習性和生長發育規律,運用生理學、生態學、營養學原則來指導生豬養殖。
一是選擇優質品種。建議首選杜洛克、長白、大約克等品種。二是保證優質飼料供給。提供優質無毒飼料,均衡飼料營養成分,滿足豬的生長和育肥要求。一方面,提高生豬的免疫能力;另一方面,提高生豬的抗病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散養戶的飼料配方需要嚴格遵守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獸藥使用準則,嚴格執行獸藥、飼料添加劑休藥期制度,禁止給豬喂生霉苞谷和秸稈,禁止添加違禁藥品,要求散養戶能夠識別假獸藥。三是加強飼養管理。堅持養防結合原則,搞好疫病監測和日常防控工作,科學合理制定疫病免疫程序,定期對環境消毒、對動物檢疫,適時做好滅蠅、滅鼠工作。制定免疫計劃,建好養殖檔案,嚴格做好春秋季節疫苗注射、入欄和出欄動物的產地檢疫和屠宰(調運)檢疫。田國寶[1]等研究發現,母豬產前45 d注射口蹄疫(Ⅱ)疫苗效果最佳;仔豬出生后1個月進行首免,間隔半個月后再進行加強免疫,4月齡再進行一次免疫效果最好。白小萬[2]指出,疫苗接種后需向飼料內加入黃芪多糖、阿莫西林等藥物做防控,使豬免疫力與抗病力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常見酒精、氯仿沒有消毒作用。四是認真搞好豬舍環境衛生。糞便采用堆肥發酵,污水采用集中氧化技術,處理后的糞便和污水運輸到農田作農家肥使用,一方面能夠為生豬創造良好的飼養環境;另一方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可以保護環境。五是強化生豬疾病診治工作的有效性和時效性。積極開展生豬常規疾病的隔離治療,把好夏季防高溫、冬季防低溫過渡關。武玉興[3]指出,病豬水皰出現破潰時,破潰面用0.1%高錳酸鉀溶液與適量碘甘油或1%~2%龍膽紫液涂擦。先用0.1%高錳酸鉀溶液沖洗患部,然后涂碘甘油或龍膽紫液,用藥治療對于病豬的口腔與蹄部的治療效果最好。針對不明原因病死豬及時做好深埋和焚燒等無害化處理工作。
一是做好疑似疫情處置,根據要求和對象的不同,對劃定疫點、疫區實施隔離和監控,用生石灰做好內、外環境消毒。必要時積極開展緊急免疫接種診治或者撲殺。二是做好確診疫情處置,疫情經有關部門確認后,立即封鎖疫區,撲殺病畜和同類易感動物,并對其產品做無害化處理。同時,對內、外環境進行嚴格消毒,嚴防病毒傳播。消毒藥品可選用氫氧化鈉溶液(2%)、草木灰溶液(30%)、過氧乙酸(0.5%)、碳酸鈉(10%)、洛河碘制劑(1%)、甲醛溶液(2%)等。
積極開展科普宣傳和教育,減少人與動物感染疫病的機會,從源頭上阻斷疫病傳播鏈條。
生豬口蹄疫是比較常見的疫病,其防控主要體現在預防與控制兩方面。在預防方面倡導健康養殖、科學養殖,增強生豬抗病能力和免疫能力。在控制方面需要采取強有力的防控措施,消除污染源,阻斷傳播途徑,嚴防疫病的蔓延和擴散。疫情防控工作涉及多方面知識的綜合運用,需要基層防疫檢疫隊伍、飼養人員筑牢學習基礎,積極開展疫情防控研究,把理論知識轉化為指導疫情防控的生動實踐。同時,嚴格執行國家標準及規范,宏觀上認真做好調控工作,微觀上認真做好落實工作,全方位、多層面地促進昭陽區生豬養殖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