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巖巖
(湖北省陽新縣畜牧獸醫服務中心,湖北 陽新 435200)
畜禽養殖過程中會產生大量含有N、P、K等農作物生長所需基礎營養元素的廢棄物,對其進行資源化利用不僅可以有效緩解當前的養殖環境污染問題,還能全面推動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
實現畜禽養殖廢棄物的高效處理和資源化利用是一項重大的民生工程,不僅關系到畜禽養殖業的長遠發展和畜禽產品的有效供給,還關系到農村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生產生活環境的改善,探索和推廣畜禽養殖廢棄物的高效資源化利用模式是當前研究的重點和熱點。雖然我國的畜禽養殖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糞污處理利用技術相對落后,養殖戶對養殖廢棄物處理、利用的重視程度不夠,隨著養殖業規?;?、集約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大量廢棄物處理不當或缺乏處理,對環境造成了嚴重污染。截至2019年,我國畜禽養殖產生的廢棄物總量高達30億t,并呈現出逐年上升的態勢,成為了我國現階段鄉村環境污染的主要來源。因此,全面推進畜禽養殖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已經成為養殖業可持續發展亟待解決的首要問題。
隨著我國養殖業的進一步發展,畜禽糞便排放量還會進一步增大,由此造成的環境污染將會更加嚴重,但大多數養殖場動物糞便治理力度不夠、治理意識不強、基礎設施過于簡陋、養殖環境差、收益低,對動物糞便僅進行相對簡單的初級處理,甚至讓沒有經過凈化處理的糞便直接進入沉淀和應用環節[1],最終導致地下土壤以及地表河水被污染和破壞。
現階段,政府對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資金和政策支持力度還不夠,部分養殖戶和養殖企業因資金掣肘而對畜禽養殖廢棄物的資源化利用采取回避態度,使得相關技術和政策難以推廣,最終導致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工作的開展缺乏積極性。
目前我國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的整體效率和質量不高,畜禽糞污綜合利用覆蓋率達70%時,其資源化利用效率僅為40%[2],畜禽糞污中含有的大量N、K、P元素等營養物質仍有40%沒有被利用而直接排放,這既是巨大的資源浪費,也是嚴重的環境污染。此外,由于養殖戶思想認識不足,加之缺乏必要的技術指導,使得畜禽養殖廢棄物無害化處理配套設施不足、糞便污水處理設施不規范,導致后期整改過程中土地緊張、資金投入困難,嚴重影響了無害化處理。
從工作實際出發,始終把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放在發展現代農業和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位置,堅持問題導向,多措并舉加快推進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首先,政府可以通過多種宣傳模式和渠道,如電視、報紙、宣傳展覽、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經常宣傳畜禽養殖廢棄物對自然環境造成的危害,引導基層干部和養殖戶樹立廢水資源化利用和畜牧業綠色發展的新理念,從根本上提升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效率。其次,根據當地環境保護的需要,結合土地的承受能力,科學確定適宜的養殖規模。再次,優化畜禽養殖總體布局,控制好糞便量大的畜禽養殖數量;進一步完善養殖設施和污染治理設施,規范畜禽養殖,提升規模養殖水平,最終實現保護環境的目標。
為了進一步優化和完善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制度,實現現代化生態養殖,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大經濟支持力度,對已經有效開展畜禽養殖廢物綜合利用的養殖戶和企業給予相應的貸款補助及養殖用地補助。同時,政府還可以積極引導養殖戶或企業利用多種模式和渠道籌集資金,引進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設備[3]。除此之外,建立不同區域的養殖示范企業或養殖場,構建與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相匹配的現代化養殖模式,為企業引進與生態養殖和生態種植相輔相成的現代化養殖方法。
技術是各行業的第一生產力,養殖行業也不例外。能源化、資源化利用是用于生產沼氣和生物天然氣,農業有機肥和農村能源是主要的利用方向。建設沼氣工程和農副產品綜合利用工程,通過厭氧發酵處理回收余熱可實現能量循環。其主要步驟如下:進行物理篩選預處理,去除無機雜質和大顆粒不溶物;將篩選后的混合物送入水解酸化系統,為后續厭氧發酵提供穩定的原料;水解酸化后的混合物將小分子顆粒有機物送入厭氧發酵塔,分解成甲烷、二氧化碳等;將產生的沼氣通過脫硫技術去除,用于生物質發電;沼液廢熱通過厭氧發酵得到充分回收利用;沼液經固液分離后一部分進入自動化復配絡合系統,另一部分進入人工濕地,達到中水回用的標準要求。由此可實現資源化利用工程的高效運行,將產品收益最大化、能量損耗最小化,確保每個環節不會造成新的污染問題。
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具有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可以為生態價值評估、生態補償工作的開展提供科學依據與參考。目前我國的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工作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