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勝,周甄華
(1.安徽省銅陵市農業農村局,安徽 銅陵 244000;2.安徽省銅陵市義安區天門鎮畜牧獸醫站,安徽 銅陵 244151)
動物治療過程中經常要動手術,麻醉是保障手術順利進行的前提,可使動物不能感知疼痛,從而避免其狂暴騷動以保證人畜安全,而麻醉藥使用不當也會引起一定副作用,臨床上多有報道。鹽酸賽拉嗪是鎮痛性化學保定藥,可鎮靜、鎮痛和肌松,小劑量用于保定,大劑量用于去角、腹腔手術等;但同時也會直接刺激犬、貓的嘔吐中樞,引起嘔吐,甚至早產或流產[1]。舒泰是復合麻醉劑,有較好的鎮痛、麻醉、肌松作用,因副作用小、安全性高而被廣泛應用,但有效麻醉時間較短,在進行復雜手術時一般不單獨使用,另外主要依賴進口且價格較貴[2]。現實中,單一的麻醉藥物往往不能達到理想麻醉狀態,利用兩種或多種藥物或方法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也是發展趨勢[3,4]。應志豪等在多種野生動物上進行復合麻醉的探討,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5]。孫之皓等用上述兩種藥物對中華田園犬進行試驗,結果也證明了復合用藥的優越性[6]。但復合麻醉若使用不當,則會達不到預期效果,筆者在臨床診療過程中遇到過數起麻醉過敏的病例,盡管比例不高,但一旦發生其發病急、癥狀重,如搶救不及時或方法不得當極易導致動物死亡。現將一例犬使用鹽酸賽拉嗪和舒泰復合麻醉過敏病例及搶救過程介紹如下,供同行參考。
雜種犬、2歲、雌性、體重8 kg,犬主預約施行絕育手術,術前禁食12 h。術前檢查體溫38.5℃,精神、體況正常。告知犬主手術存在的風險,并與犬主簽訂手術協議書。皮下注射硫酸阿托品(2 ml∶1 mg)0.8 ml,12 min后按2 mg/kg體重肌肉注射鹽酸賽拉嗪(2 ml∶0.1 g)0.32 ml,約15 min后犬進入睡眠狀態。術部剃毛消毒,前肢靜脈安置留置針,仰臥保定,打開口腔拉出舌頭。按1 mg/kg體重靜脈注射舒泰(5 ml∶250 mg)0.16 ml,約10 s后犬進入深度麻醉狀態,開始手術。依次切開皮膚和腹膜,在找尋子宮體過程中發現犬出現呼吸減慢甚至暫停現象,心跳微弱,觸碰眼球無反應,肢體末端冰涼,呈休克狀態。判斷發生麻醉過敏,隨即暫停手術,開展急救。
靜脈推注鹽酸苯噁唑(2 ml∶60 mg)0.5 ml,將犬側臥,進行胸部按壓,按壓頻率約70次/min,同時肌肉注射鹽酸腎上腺素(1 ml∶1 mg)0.5 ml。經過約4 min的胸外按壓,犬出現深呼吸,眼球震顫。繼續按壓1 min后,犬恢復自主呼吸,停止按壓。靜脈滴注5%葡萄糖100 ml+維生素C(2 ml∶0.5 g)1 ml+地塞米松(1 ml∶5 mg)0.4 ml,注意保暖,保持安靜。20 min后,患犬呼吸、心跳恢復平穩。
因手術進行到一半,必須繼續完成。本次過敏癥狀主要表現為呼吸和心跳抑制,初步判斷是由鹽酸賽拉嗪引起,決定用舒泰麻醉繼續手術。靜脈注射舒泰0.16 ml,約10 s后犬進入麻醉狀態,手術摘除子宮和卵巢,分層縫合,再未發生異常情況。術后進行了常規抗感染治療,第二天開始進食,傷口愈合正常,7 d后拆線。
本次手術中使用了2種麻醉藥品,過敏表現癥狀主要為呼吸和心跳抑制。孫之皓等試驗表明,使用舒泰后犬的呼吸和心跳頻率都增加,而使用速眠新(鹽酸賽拉嗪)后呼吸頻率和心率顯著降低,過量可抑制呼吸[6],因此推斷本次麻藥過敏是由鹽酸賽拉嗪引起,過量使用鹽酸賽拉嗪可以導致犬產生驚厥[1]。本次病例在肌肉注射鹽酸賽拉嗪時,因犬掙扎劇烈只能快速推注,拔出針頭后有少量血液流出,推測有部分藥液直接進入了血管,加劇了副反應。在實踐中對寵物施行安樂死時,超劑量鹽酸賽拉嗪靜脈推注后可造成寵物快速死亡。因此在進行肌肉注射麻醉藥時,一定要計算好用量,保定好動物,進針后回抽沒有血液時才能繼續推注。
搶救過程中使用的鹽酸苯噁唑對鹽酸塞拉嗪有特異拮抗作用[7],應第一時間使用。本例中過敏犬肢體末端冰涼,使用鹽酸腎上腺素可加強心臟和血管收縮,舒張支氣管,利于過敏犬心肺復蘇和體溫恢復[8]。補充葡萄糖和維生素C有利于改善犬全身血液循環,促進致敏藥物分解排出,這在蝌蚪生長中也得到了驗證[9]。使用地塞米松可起到抗過敏、抗休克作用。本例綜合利用上述藥物,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病例緊急施救脫離危險后的體會:一是在寵物絕育手術中,因前期要進行剃毛、消毒等程序,這時并不需要深度麻醉,可以先用鹽酸塞拉嗪作肌肉注射,在手術開始前再通過靜脈注射舒泰,既可保證手術需要,又可降低用藥成本。本次復合麻醉鹽酸塞拉嗪按2 mg/kg體重肌肉注射,舒泰按1 mg/kg體重靜脈注射,出現了過敏反應,因此在聯合用藥時,適當降低鹽酸塞拉嗪用量、增加舒泰用量,或可避免過敏的發生。二是手術過程中要密切注意犬的呼吸、心跳狀況,發現異常要及時施救,提前預備急救用藥,安置靜脈留置針,確保出現緊急情況時采取相應措施,避免束手無策。三是出現呼吸驟停時要持續進行胸部按壓,直到出現自主呼吸。環境溫度低時要注意保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