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亭市畜牧獸醫中心,甘肅 華亭 744100)
母牛的子宮脫出病常常發生在母牛分娩或者胎衣不下時因母牛努責過強,或者在助產時由于人為地強拉胎兒等原因所致的引起母牛子宮部分或者全部翻出陰門之外的一種產科疾病。這種產科疾病,一般多在母牛產后短短的數小時之內即可發生,如果不能及時給予治療,將對母牛今后的生活、生產造成極大地不利影響,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母牛子宮脫出病病因是多方面的,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母牛在妊娠期缺乏必要的運動,肥胖造成;或是由于母牛產后胎衣不下,導致母牛努責較強烈造成的;或者是由于母牛在分娩時助產工作人員操作不當造成的;或者是由于育成牛在初次配種時時機把握得不是很到位,以至于母牛的體成熟還沒有達到要求,過早地妊娠等原因造成的;生產過多胎的母牛因子宮弛緩,更易受到努責和胎衣牽引的影響,致使子宮更容易脫出。
母牛子宮脫出后,一般大多呈現出不規則的紫紅色長圓形囊狀物,如果脫出嚴重時則可達到飛節部位。在通常情況下,脫出的子宮表面上常會附著尚未脫落的胎衣或者海綿狀的母體胎盤組織。母牛一旦發生子宮脫出時,常常會明顯地表現出起臥不安,頻頻努責的行為。如果母體胎盤被擦破或者被損傷的時候,則常常會伴隨出血現象發生。若子宮脫出時間太久時,則會出現母牛子宮黏膜水腫、發亮和增厚,并且會變成肉凍樣,嚴重者會發生腹膜炎、敗血病等病變,甚至表現出全身癥狀;在特別嚴重時,母牛的子宮往往會與陰道一同脫出體外,并使母牛的尿道受到壓迫,使母牛排尿出現較大的困難。
為了預防和避免母牛子宮脫出病的發生,有效提高母牛繁殖力,降低該病的發生,減少生產中不必要的損失,肉牛生產者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在母牛妊娠期及產后飼養管理中采取切實可行的預防措施。
對于妊娠的母牛要科學飼養和管理,以保證胎兒生長發育和母牛正常生活所需的營養物質。對于經產妊娠前期的母牛,特別是對于個別體質較弱、膘情較差的母牛來說,要適當地提高其日糧營養水平,進行差別化的飼養和管理;母牛妊娠的后期是胎兒生長發育最快、體重增長最大的時候,母體除了自身的營養需求外,還需要大量的營養物質供胎兒生長發育,此時就要增加日糧的供給量,以滿足母牛和胎兒的生長發育需要。要及時清理糞便及污染物,定期對牛舍及周圍的環境進行消毒滅源,殺滅有害的病菌、病毒等微生物。
作為育成母牛,何時配種、合適產犢是至關重要的,事關其整個的繁殖能力和健康生活狀況。在一般情況下,對于改良的肉用品種,最好是在體重達到成年體重的70%以上,年齡在18~24月齡后配種比較合適;而對于一些地方的優良品種來說,年齡在18月齡后配種利用比較合適。當然,具體到什么時間配種利用,一定要根據其生長發育現狀及體成熟情況,科學分析判斷是否進行配種利用。
母牛到了妊娠的后期特別是臨產前30 d左右,是胎兒生長發育最快的時候,要準確掌握母牛的預產期,每天觀察母牛的采食情況、反芻情況以及其他行為表現。對于初產的母牛或者過于肥胖的母牛在產前要做好預判,及時請獸醫做產前檢查,根據檢查情況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護理。加強妊娠期母牛的運動鍛煉,有利于機體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增強母牛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
在母牛生產時,一定要做好助產工作,這樣既可以降低難產率,確保母子平安,也可以減少包括子宮脫出病在內的其他產科疾病的發生率。要高度重視努責強烈母牛的必要處理,及時給努責強烈的母牛內服700~900 ml的低度白酒,或者實行硬膜外腔麻醉處理,抑制其過強的努責行為,以防止子宮脫出病的發生。要高度重視產道干燥母牛的必要處理,及時向產道干燥妊娠母牛的產道中灌注一定量的潤滑劑,使產道得到潤滑后才可將胎兒從產道中緩慢地拉出,否則將會對母牛的產道及胎兒造成傷害。
實施子宮脫出整復術的母牛經受了產犢和手術,需要一個階段的精心飼養和護理,其體力和精神狀態才能恢復正常。因此,對于術后的母牛在飼養上要給予優質易消化的飼草料進行喂養,其營養水平和采食量要隨著母牛體質的恢復情況而逐漸地提高和增加,讓牛有個慢慢恢復和適應的過程。要保持圈舍有良好的通風狀態,定期對外陰用碘伏擦洗消毒,以防病原微生物的滋生和感染。
母牛子宮脫出后必須及時施行手術整復術進行復位,越早越好,不能拖延時間過長。
實施整復手術術前必須將患牛作站立保定,并把尾巴拉向一側用夾子固定在背部被毛上,保障手術的安全順利實施。
首先要把脫出的子宮用手術盤托起,然后用0.1%的新潔爾滅溶液將脫出的子宮、母牛的后驅沖洗干凈。
如果子宮體上的胎衣尚未脫落時,則要先將子宮上的胎衣先行剝離干凈,以防胎衣壞死而引起感染。
如果子宮體拖出后被擦破或者損傷而出血時,則要施行止血處理,以防止母牛流血過多而造成生命危險。
進行了子宮體的清洗、剝離、止血處理之后,再用0.9%的生理鹽水把子宮體沖洗一下,沖洗干凈后用消毒過的紗布把脫出的子宮包裹起來,調整好子宮方向,使其成正常姿態,這時將拳頭伸入子宮角的凹陷中,并頂住子宮角的尖端,此時,要趁母牛沒有努責時用力向內推進。將一側子宮角推入陰戶后,再將另一側的子宮角順勢推入陰戶中,推入時盡量把手伸入腹腔內,使子宮恢復到正常的位置。
為了防止子宮及產道等組織、器官的感染發炎,在進行整復術時,可同時送入4~5 g的青霉素粉劑,如果母牛強力努責時可施行硬膜外腔麻醉后再進行整復術。
為了防止母牛子宮的再次脫出,在施行子宮整復術后,可進行必要的陰戶縫合處理。縫合后應在交巢穴注射普魯卡因青霉素油劑10 ml/頭,每天1次;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200~600 ml/頭,每天1次,一般5 d后即可拆線而治愈。
母牛子宮脫出病是母牛生產過程中比較常見的疾病,只要加強日常的科學生產管理,不斷提高科學飼養水平,嚴格做好環境消毒滅源,增加適宜的運動量,切實做好待產母牛的管護工作,做到生產助產規范,就能避免母牛子宮脫出病的發生。一旦發生了母牛子宮脫出,只要能在第一時間采取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法及時得到治療,母牛就能在較短的時間內恢復正常,不會影響再次受孕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