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豪 童東昌 郭垠梅 張 振 寧迪敏 田雪飛
(湖南中醫藥大學中西醫結合學院,湖南 長沙 410208)
龜鹿二仙膠又名龜鹿二仙膏,藥名首見于明代醫家王三才《醫便》,將鹿角、龜甲、人參、枸杞子經復雜工序熬制成膏。“鹿得天地之陽氣最全”,鹿角補陽之效宏;“龜得天地之陰氣最厚”,龜甲滋陰之功專;人參“善于固氣”;枸杞子“善于滋陰”。諸藥合用,滋陰補陽、益氣生精,無偏勝之憂,有平和之美,主治真元虛損、精血陰陽不足之證。
腫瘤可歸屬于中醫學“癥瘕”“積聚”等范疇,疾病后期又可出現“虛勞”之證。《諸病源候論》云:“虛勞之人,陰陽傷損,血虛凝澀,不能宣通經絡,故積聚于內也。”腫瘤后期患者血氣受損,陰陽兩虛,血行不暢,搏結于臟腑,促使病情惡化。近年來龜鹿二仙膠被廣泛應用于治療腫瘤患者,收效明顯,總結其抗腫瘤機制可為龜鹿二仙膠的進一步開發和應用提供理論依據。
研究顯示,龜鹿二仙膠抗腫瘤作用可通過增強機體對腫瘤細胞的免疫、降低腫瘤細胞耐藥性、改善骨髓抑制來實現,而成方中單藥亦可通過誘導細胞凋亡、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等多種途徑發揮抗腫瘤作用。現將近年來龜鹿二仙膠的抗腫瘤作用機制研究進展概述如下。
人體的免疫功能與腫瘤發生發展密切相關。人體免疫功能低下或受抑制時,腫瘤的發病率增高,而腫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也因腫瘤本身及放、化療等而受到抑制,形成惡性循環。在機體抗腫瘤過程中,免疫系統發揮重要作用,其中又主要以細胞免疫為主導,發揮免疫效應的細胞主要包括T細胞、NK細胞、巨噬細胞等。其中,T細胞介導的免疫應答在對免疫原性較強的腫瘤細胞所產生的免疫應答中起重要作用,且參與抗腫瘤免疫的T細胞亞群主要以CD4+T細胞和CD8+T細胞為主。故增強患者的免疫功能以達到殺傷腫瘤細胞的目的成為目前抗腫瘤治療的重要方向。
1.1 提高CD4+/CD8+比值 抗腫瘤免疫以細胞免疫為主,T淋巴細胞在細胞免疫中占據核心地位,在體液免疫中亦發揮重要的輔助作用。CD4+T細胞和CD8+T細胞維持平衡狀態有利于穩定機體細胞免疫。目前認為,CD4+/CD8+比值是反映T淋巴細胞抗腫瘤功能狀態的主要指標。研究表明,宮頸癌組織中CD4+/CD8+比值明顯低于周圍血液[1],與宮頸癌存活者相比,死亡患者CD4+/CD8+比值明顯較低,且在5年生存率較低的患者中,CD4+/CD8+比值亦與其年生存率成正比[2]。在長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存活期中CD4+/CD8+比值亦呈高趨勢狀態[3]。錢均等[4]研究發現,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化療時,T細胞亞群中CD4+亞群功能減弱,CD8+亞群功能增強,引起亞群間比例混亂,而服用龜鹿二仙湯后,治療組輔助性T細胞Th(CD4+)升高,抑制性T細胞Ts(CD8+)降低,CD4+/CD8+的比值得到提高。趙旻等[5]研究龜鹿二仙膠巴布劑對結直腸癌化療患者免疫功能的影響,結果發現化療14 d后,龜鹿二仙膠巴布劑組CD4+/CD8+比值明顯高于單一化療組。
1.2 下調PD-1表達 程序性死亡受體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 1,PD-1)由充當免疫調節分子的活化T細胞表達,負責T細胞活化及外周耐受的負反饋調節,除了有效抑制T細胞外,PD-1還具有調節B細胞和單核細胞反應的作用[6]。PD-1可干擾保護性免疫應答,誘導抑制信號阻止腫瘤特異性T細胞增殖,使腫瘤細胞逃避機體免疫監視和殺傷,導致抗腫瘤免疫下降、癌細胞增生[7]。由此可見,抑制PD-1可恢復腫瘤微環境內T細胞免疫殺傷作用,從而達到抗腫瘤目的,目前已有PD-1阻滯劑應用于臨床。鐘亞珍等[8]研究發現,使用龜鹿二仙膠干預肝癌荷瘤小鼠后,龜鹿二仙膠呈劑量依賴抑制皮下瘤的生長,且高、中劑量組的PD-1表達陽性細胞比明顯低于生理鹽水組和順鉑組,高、中、低劑量組小鼠T淋巴細胞凋亡比例亦低于順鉑組。張海橋[9]使用相同的實驗方法,結果發現龜鹿二仙膠可能通過下調PD-1表達,抑制T細胞凋亡,從而提高細胞免疫力,抑制和殺傷腫瘤細胞。綜上,龜鹿二仙膠可能通過下調腫瘤周圍T淋巴細胞PD-1表達,減少T淋巴細胞凋亡,增強機體免疫力,從而抑制和殺傷腫瘤細胞,發揮抑制腫瘤生長的作用。
1.3 抑制T細胞自噬 自噬(autophagy)是受損的細胞器及其他胞質成分被包裹在雙層膜囊泡中形成自噬體并被溶酶體酶降解,降解形成的亞基再循環被細胞利用的一種分解代謝過程[10]。陸金華等[11]研究發現,龜鹿二仙膠含藥血清可下調大鼠T細胞化療后自噬蛋白ATG5、ClassⅢPI3K、ClassⅠPI3K、mTOR的表達,從而抑制T細胞自噬,增強免疫功能。
腫瘤的遠處轉移和治療的耐藥性是導致腫瘤死亡和復發的主要原因[12]。師林等[13]研究發現,加味龜鹿二仙膠湯可減少肺癌組織中耐藥相關基因P-糖蛋白(P-gp)、多藥耐藥相關蛋白1(MRP1)的表達,通過提高白細胞介素-7(IL-7)抑制分泌型糖蛋白(Wnt)/β-連環蛋白(β-catenin)通路的過度激活,增強肺癌順鉑化療療效,從而發揮抗腫瘤作用。
化療是腫瘤治療的重要手段,但化療藥物可損傷造血細胞亦可破壞造血微環境,引起骨髓抑制[14]。目前臨床常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CSF)治 療骨髓抑制,此類藥物雖起效快,但可導致骨痛、肌肉痛、發熱等不良反應[15]。林勝友等[16-17]研究表明,龜鹿二仙膠可有效上調bcl-2 mRNA的表達,抑制脾臟T細胞、骨髓CD34+造血干/祖細胞的凋亡,從而有效抑制化療小鼠脾臟T淋巴細胞凋亡,減輕化療后免疫功能受損。王玨等[18-19]研究表明,龜鹿二仙膠可能通過抑制p16Ink4a-Rb信號通路中p16蛋白的表達,增加CDK4/6及pRb蛋白的表達,從而減少細胞周期阻滯,逆轉化療所致骨髓造血干細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HSC)衰老;龜鹿二仙巴布劑亦能減輕大腸癌化療患者化療后白細胞、中性粒細胞減少,改善中醫證候,延緩患者Karnofsky(KPS)評分下降趨勢。
研究表明,龜甲提取物可抑制TNFR2/PI3K/AKT信號通路[20],而該信號通路的激活可促進腫瘤生長[21]。陳銘陽等[22]發現,龜甲中所含的miRNA具有治療早幼粒細胞白血病的潛在藥理活性。動物實驗研究表明,鹿角多肽對小鼠肝癌、乳腺癌細胞具有抑制作用[23-24]。全天一等[25-26]研究發現,鹿角霜對改善腫瘤患者放、化療后骨髓抑制效果顯著且安全性好;郜玉鋼等[27]研究發現,鹿角提取物可通過誘導腫瘤細胞凋亡發揮抗腫瘤作用。人參皂苷及人參多糖為人參抗腫瘤作用的主要成分,研究表明,人參皂苷Rg3可通過抑制胃癌細胞中Wnt/β聯蛋白通路激活從而抑制其侵襲、遷移以及血管生成擬態的形成[28];人參皂苷CK可通過抑制TGF-β1/Smads通路誘導肝癌細胞凋亡[29];人參多糖則可通過誘導肝癌細胞分化從而抑制其增殖[30]。枸杞子主要活性成分為枸杞多糖,枸杞多糖可通過誘導凋亡[31]、抑制新生血管形成[32]、降低端粒酶活性[33]等多種途徑發揮抗腫瘤作用。
目前對龜鹿二仙膠成方抗腫瘤作用機制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免疫系統,然該方單藥可通過誘導凋亡和抑制血管新生等多種途徑、多種靶點發揮抗腫瘤作用,因此龜鹿二仙膠成方后期研究思路可參考單藥的研究成果。而臨床研究與動物實驗研究的靶點不同,故進行臨床實驗與動物實驗、體內與體外實驗相結合的研究可作為下一步研究的方向。龜鹿二仙膠主要用于改善腫瘤患者化療后骨髓抑制狀態,應用范圍不可謂廣,然該方陰陽氣血同補,而虛證又為腫瘤患者常見證型,故臨床研究可聚焦于拓寬該方在腫瘤治療上的應用,充分發揮其扶正、抗腫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