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振興發展是一項濟世利民、造福人類、功在千秋的宏偉事業,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內容,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事。從全國人大出臺《中醫藥法》到《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實施,從國務院印發《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到《關于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發布,中醫藥發展已成為國家戰略。在抗擊新冠疫情的戰斗中,中醫藥發揮了重要作用,越來越多的國人認識到中醫藥的價值。與此同時,中醫藥也日益引起國際社會的關注??梢哉f當前正是近代百年來實現中醫藥復興天時、地利、人和的最佳時機。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一百年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一代又一代中醫藥人接續奮斗、戮力拼搏,為中醫藥事業發展創造出舉世矚目的光輝成就。今天,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中醫藥日益顯現出戰略價值和非凡作用,正以嶄新的姿態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力量。
機不可失,時不我待;責任之重,使命在肩。5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南陽考察時再次對中醫藥發展作出重要指示。作為中醫藥事業發展的中堅力量,當不負時代,不負人民,不負歷史,因此我們向每一位中醫藥人發出“傳承精華 守正創新 眾心向黨 服務人民”的倡議。
一、發揮中醫優勢,中西醫結合護佑人民健康。中醫藥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中華民族幾千年來依靠它戰勝瘟疫,維護健康,才得以生生不息、綿延發展。歷史充分證明了中醫藥的獨特優勢,面向“十四五”,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發展中醫藥是我們肩負的時代使命和光榮職責。我們要更好地發揮中醫藥的特色和比較優勢,打造中醫藥和西醫藥相互補充協調發展的中國特色衛生健康發展模式,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護佑億萬人民的健康,乃至為世界提供“中國處方”作出不懈努力和卓越貢獻。
二、推進科研創新,讓中醫藥煥發時代活力。中醫藥在數千年的歷史發展進程中,兼容并蓄、開放創新,形成了獨特的醫學體系。步入當代,現代科學思想和技術手段同樣可以為中醫所用,豐富中醫藥的時代內涵,為中醫藥發展注入新活力。要推進中醫藥科研和創新,運用現代科學的研究方法和技術手段來闡釋中醫、發展中醫,實現中醫藥理論、臨床和應用的多方面突破。與此同時,我們也要堅定守住中醫藥學理論的根基,嚴格遵循中醫藥發展的自身規律,以“守正”促“創新”,以“創新”固“守正”,推動傳統中醫藥和現代科學相結合、相促進,為中醫藥發展注入時代活力,更好地服務人民健康福祉。
三、堅定文化自信,鑄就中醫藥振興之魂。作為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中醫藥凝聚著深邃的哲學智慧和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健康養生理念及其實踐經驗。中醫學理論博大精深,深刻體現了中華民族的世界觀、價值觀和認識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杰出代表。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傳承創新發展中醫藥,發揮其獨特文化價值,恰是堅定文化自信、增強民族自信的應有之舉。我們要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傳承精華,守正創新,推動中醫藥振興發展,讓古老的中醫藥在新時代以包容與創新的氣質走向未來。
四、推動人才建設,夯實中醫藥發展之基。中醫藥學不斷發展,傳承在人,創新也在人,中醫藥人才是中醫藥傳承創新的第一資源,是中醫藥事業發展的基礎和保障。要培養出德才兼備、內外兼修、與時俱進的中醫藥特色人才,尤其是骨干、領軍及復合性高層次的人才。要有一支會看病、能看好病且數量可觀的中醫隊伍;要努力讓中國醫生都具有一定的中醫藥素養;要培養造就一批多學科交叉的中醫藥創新型領軍人才。中醫藥人才隊伍建設得力,將夯實中醫藥振興發展之基,確保中醫藥薪火相傳,后繼有人,不斷服務人民健康。
不忘初心踏征程,仁醫良術佑健康。讓所有有志于成就“大醫”者團結一心,立足時代前沿,不負習近平總書記對中醫藥發展的關懷和希冀,為了中醫藥振興發展,為了健康中國建設,讓我們“做維護核心的忠誠衛士,做守護群眾的健康衛士”!
新一屆江蘇省百位名中醫
2021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