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文輝
(甘肅省西和縣姜席鎮畜牧獸醫工作站 742100)
西和縣位于位于甘肅省東南部,轄內16個鎮、4個鄉,西和縣備案登記規模養殖場有275個,其中標準化養殖場28個,全縣生豬出欄10萬頭,牛出欄0.97萬頭,肉羊出欄1.75萬頭,可以看出肉羊養殖已成為西和縣支柱性產業之一,因此做好飼養管理及病蟲害防治工作至關重要。
在肉羊養殖前,要認真做好選址及建設工作。首先,在選址的過程中,應選擇地勢較高的位置,確保排水便利,周邊應無污染源,便于防疫工作的開展。其次,羊場應遠離居民生活區、化工廠房、屠宰場以及交通要道,在羊場周邊應設置圍墻,建立綠化帶。再次,要做好羊場布局工作,生產區、獸醫室以及糞堆應位于下風向,辦公室應位于上風向,避免出現污染現象。最后,應合理化設計羊舍,確保圈舍光照通風正常,冬暖夏涼,合理區分空間,保證羊群有適當的活動區域。要按照日齡、性別來分群飼養及設計羊舍,要合理控制好飼養密度,每只種公羊占地3m2,每只成年母羊占地1m2,每只哺乳母羊占地2m2,每只青年羊占地1m2,每只羔羊占地0.5m2。羊舍應坐北朝南,地面應防滑,鋪設羊床,羊場內應設置污水道、靜水道以及無害化處理設施,為接下來的養殖打下良好的基礎[1]。
肉羊飼養過程中,主要以喂食粗飼料和青綠飼料為主,精飼料和多汁飼料為輔。首先,針對粗飼料可以選擇玉米秸稈、青干草等等,將其制作為青貯料,提高飼料適口性,便于消化。其次,針對青綠飼料可以選擇青貯玉米、蘇丹草等,多汁飼料可以選擇胡蘿卜。再次,針對精飼料應選擇玉米、米糠等能量性飼料,豆餅等蛋白質飼料,貝殼粉等礦物質飼料。最后,應使用適量的添加劑,包括維生素、中草藥以及微量元素等,需要注意的是,添加劑的使用應嚴格按照相應的標準要求使用,禁止濫用。
在肉羊飼養管理中,應結合不同性別、日齡等因素制定針對性地飼養管理方案,確保達到最佳的飼養管理效果,提升肉羊育肥水平,具體如下:
針對種公羊,應確保其始終保持在中上等膘情即可,確保其有著旺盛的性欲、體質良好,精液佳。非配種期種公羊每日應喂食1.5kg精飼料、2.5kg干草、0.5kg青貯料。在鄰近配種前30d,應適當加大精飼料喂食量,配種高峰期應每日再喂食2個雞蛋。在配種的過程中要合理的控制好配種頻率,一般情況下,每日最多配種2次,連續配種3d應休息1d。應單獨飼養種公羊,確保其每日有2h以上的運動量,提高其體質。
首先,針對空懷期母羊,控制在中等膘情即可,針對膘情較差的母羊,應增加喂食量,配種前20d每日喂食0.3kg混合精料,自由采食青粗飼料,提高其膘情便于配種。其次,針對妊娠期母羊,在妊娠期前90d應喂食其優質牧草,并結合實際情況及時補充多汁飼料及精飼料。妊娠后期的母羊應加強營養補充,每日喂食0.5kg精料、0.5kg胡蘿卜,自由采食青貯飼料。再次,針對哺乳期的母羊,在其生產后3d內應減少精飼料喂食量,3d后逐漸恢復正常,哺乳期間每天應喂食0.5kg向精飼料、0.5kg胡蘿卜,自由采食青粗飼料,后期應適當減少多汁飼料喂食量及經飼料喂食量,降低乳房炎發病率。
初生羔羊應及早吸允初乳,連續喂食初乳3d,10日齡后可以喂食青干草,15日齡后可喂食適量精飼料20日齡后可喂食草料。針對2月齡內的羔羊,應每天喂食2次,補充200g精飼料,針對4月齡內的羔羊,應每天喂食3次,補充250g精飼料。如羔羊缺奶,應及時進行人工哺乳,喂食其牛奶、奶粉均可。在人工哺乳的過程中,應做好衛生清潔工作,合理控制好奶溫,37℃為最佳,同時要做到定時定量喂食,及時做好對奶瓶的消毒工作。羔羊生長至2~3月齡左右即可斷奶,斷奶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次減少喂奶量及喂奶時間,在1周左右即可完全斷奶,羔羊斷奶后要及時做好飼料補充工作,避免出現掉膘現象。
為提高養殖效益,加快肉羊出欄,要及時做好育肥工作。在育肥期間,最好選擇舍飼育肥法,對斷奶羔羊、青年羊進行育肥,準備充足的草料,并做好貯存工作,避免其腐爛發霉變質。同時要做好對育肥羊的分群、編號及稱重工作。育肥前半個月為適應期,應多喂食其干草,保證飲水充足,適當喂食精料,確保其更快適應環境。育肥中期應將精飼料量控制在40%左右,并將營養添加劑加入到精料中,提高育肥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如使用尿素育肥,禁止單獨飼喂,應將其和精飼料均勻混合后再喂食。要合理控制好尿素添加量,一般情況下,成年羊每日10g左右,青年羊每日6g左右,在喂食后1h再飲水[2]。
在肉羊管理中,首先要做好日常管理工作,飼養人員自身應確保健康,如有傳染性疾病禁止從事養殖活動。羊場內的獸醫人員禁止對外提供診療服務,配種人員禁止對外提供配種服務。管理人員要建立養殖檔案,準確記錄羊群信息。羊場內禁止飼養貓、狗、牛、豬等其他動物,同時要做好對野生動物、鳥類的驅趕工作。禁止閑雜人員、車輛進出入羊場。其次要做好羊群管理工作,養殖人員要密切留意羊群健康狀況,一旦發現病態要及時隔離處理。要確保對羊群的驅蟲工作,每年春季和秋季采取藥浴的方式驅蟲。在管理期間禁止驅趕種公羊及懷孕母羊,對羊群應使用耳號牌編號。最后要做好飼喂管理工作,做到定時、定量、定人喂食,按照羊的日齡、性別進行分群飼養管理。及時做好對圈舍的衛生清潔工作,及時清理糞污,確保地面、水料槽干凈,定期跟換墊草,避免滋生大量的細菌病毒,保證羊群健康生長[3]。
為降低肉羊疾病發生幾率,要認真做好綜合防控工作。首先要遵循預防為主的原則,制定健全完善的免疫接種方案,及時做好免疫接種工作,嚴格控制好免疫接種劑量和集中方法,尤其是羊痘、布病、口蹄疫以及炭疽等疾病,接種疫苗能夠實現有效防治,降低危害。其次要堅持自繁自養的原則,避免疫病的傳入。如必須要引種,應做好健康檢疫工作,確保健康的情況下方可引種,注意禁止從疫區引種。引種后要隔離飼養1個月,無異常方可合群飼養。再次要做好消毒工作,制定完善的消毒方案,合理選擇消毒藥物,定期更換消毒藥物,對墻面、地面、槽具及周邊環境進行全面徹底的消毒,進出入人員及車輛也必須要消毒,避免攜帶病毒。最后,如暴發烈性疫情,應及時上報給當地防疫部門,按照要求對病死羊進行無害化處理,并做好羊群凈化工作,避免疫病的長期傳播,減少損失。
綜上所述,肉羊養殖是西和縣支柱性產業之一,為保證西和縣肉羊養殖業的良好發展,提升肉羊養殖技術,要高度重視肉羊飼養管理工作和疾病防治工作,不斷總結經驗方法,提升肉羊飼養管理水平,降低疾病發生幾率,保證肉羊健康生長,帶動農戶脫貧致富,助推西和縣畜牧經濟可持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