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旭容
(四川省榮縣鐵廠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 643121)
氨化玉米秸在肉牛飼養中的運用可以有效降低肉牛養殖成本,提高對玉米秸稈的利用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強其應用價值,對肉牛有良好的育肥效果,可以促進肉牛的生長。基于此,本文主要以四川盆地南部的肉牛為研究對象,分析氨化玉米秸對其的育肥效果。
選擇8頭體重相近、年齡相當、健康狀況正常的肉牛作為試驗對象,將這8頭牛隨機分成兩組,一組為試驗對照組,一組為試驗組,保證試驗結果的可靠性。設計每日飼養情況為:試驗組中的肉牛每日喂養飼養類型和相應的喂養量為0.5kg的精料和20kg青草搭配5kg的氨化玉米秸;對照組的為0.5kg的精料和20kg青草搭配5kg的未氨化玉米秸。試驗前和試驗后分別測量每頭牛的體重情況[1]。其實際試驗結果為試驗組試驗前重量406.80kg,試驗后477.47kg,頭平均增重70.67kg,頭平均日增重1.178kg;對照組試驗前重量406.1kg,試驗后450.82kg,頭平均增重44.21kg,頭平均日增重0.737kg。
由試驗結果可以看出,在為期60d的育肥時間內,食用氨化玉米秸和未食用氨化玉米秸的兩組肉牛體重增長情況有明顯的差異,相較于普通的秸稈飼料,被氨化處理的玉米秸更加利于肉牛消化,其主要是由于玉米秸稈被氨化后,會將自身的能量進行轉化,質感相較于普通的玉米秸稈更加柔軟,同時還會伴有酸香氣味,減少粗纖維含量,肉牛采食量大。為肉牛提供數量相等的兩種飼料,試驗組的肉牛對飼料實際食用數量會更多,結合其排便量較少的情況,可以看出肉牛對氨化玉米秸營養吸收情況很好,能夠最大化地將其中的價值進行發揮,氨化玉米秸更加利于肉牛的成長。
結合試驗情況可知,在購進價格和賣出價格等同的情況下(假定購進單價為16元,相應的試驗組每頭肉牛購進價格為6508.78元,賣出價格為8290.04元;對照組每頭肉牛購進價格為6525.47元,賣出價格為7213.10元),試驗組中每頭肉牛的盈利可以達到1781.62元,對照組中每頭肉牛的盈利可以達到687.63元。所以,短期喂養肉牛氨化玉米秸可以提升其重量,在育肥效果之后是很可觀的經濟效益,需要養殖戶結合自身的養殖情況科學制定氨化玉米秸育肥計劃。例如,四川盆地南部的養殖戶可以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將玉米種植和肉牛養殖相結合,發展立體農牧一體化的經營模式,提升肉牛養殖經濟效益,并充分應用玉米秸稈[2]。
在試驗中,試驗組對青草的總消耗量為1245.00kg,對氨化玉米秸的總消耗量為300kg,對精料的消耗量為30kg,對照組和試驗組的消耗量相同,只是其中300kg的玉米秸稈是沒經過氨化處理的,假定青草的單價為0.1元,精料單價為1元,玉米秸稈的單價為0.08元,氨化成本為0.04元,即普通玉米秸稈0.08元,氨化玉米秸0.12元,其相應在各方面飼料支出為,124元的青草、36元的氨化玉米秸,24元的未氨化玉米秸,30元的精料,將其和每組肉牛的增重情況相比可以得出相應的草料報酬(未氨化玉米秸報酬6.79kg,氨化玉米秸報酬4.25kg,試驗組青草報酬17.62kg,精料報酬0.42kg;對照組青草報酬28.16kg,精料報酬0.68kg),可以看出,氨化處理的玉米秸稈的利用率更高。
首先,想要用氨化玉米秸育肥肉牛,需要養殖戶明確肉牛飼料來源情況,如四川盆地南部肉牛飼料的來源從季節角度區分,春、夏、秋三季有青草,冬季有干稻草等,在喂養過程中主要以青料為主,輔以精料保證肉牛均衡攝取營養。養殖戶可以根據個人條件,選擇適宜喂養氨化玉米秸的時間,事前做好玉米秸稈氨化處理。氨化常見方法為,將玉米秸稈切成2~3cm長的小段,然后每100kg的玉米秸稈段中放入3~5kg左右的尿素和30~50kg左右的水,進行密封氨化處理,在實際喂養過程中需要堅持定時定量的原則,并盡可能避免氨化玉米秸中出現雜質,保證育肥效果。
綜上所述,使用氨化玉米秸短期飼養肉牛對肉牛的育肥效果顯著,需要引起相關養殖戶的重視,在飼養肉牛的過程中合理運用氨化玉米秸進行喂養,提升肉牛的重量,促進肉牛進一步的生長發育,爭取最大化的養殖收益,從而保證自身的經濟利益,促進肉牛養殖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