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濤
(新疆阿克蘇地區沙雅縣獸醫站 842200)
在牛瘤胃積食疾病中,主要是由于牛過度饑餓以后進行大量進食,導致這些食物在胃部難以及時消化并產生膨脹。其次,在牛飼料中,如果含有一些易膨脹的干性飼料,比如麥子、 大豆等,或者難以消化的飼料,比如玉米等,也有可能引發牛患上瘤胃積食疾病。再者,就是牛如果長期缺乏運動,其胃部消化機能就會逐漸降低,由此也會加大瘤胃積食病患病的概率。
牛瘤胃積食疾病具有病程短、發病快等特點,并且具有一些較為明顯的患病癥狀。首先,在牛瘤胃積食疾病患病以后,會產生凝視、踢打腹部等異常表現,并且在進食、反芻等方面也發生異常。其次,在牛發病以后,可以看到腹部位置明顯膨脹,并且在左腹膨脹現象最為明顯,并且撫摸牛的左腹位置,會有明顯的硬物感,輕輕叩擊患病牛的腹部位置,牛會感到疼痛,并且叩擊位置產生沉悶的回響。另外,在患病牛剛剛發病時,牛的排便行為異常增多,但癥狀不會減弱。隨著病牛病情逐漸推進,會逐漸產生心跳加快、呼吸頻率加快等癥狀,并且在牛的耳根、四肢等部位,體溫會明顯降低,此時如果治療沒有及時進行,就會導致患病牛發生昏迷甚至死亡現象。
在診斷牛瘤胃積食疾病過程中,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首先,針對胃部鼓脹問題,在瘤胃積食疾病剛開始發病時,病牛會停止進食,疾病伴隨著胃部的鼓脹和疼痛,從而產生踢腹現象,并且牛的精神會顯得緊張,腹部位置觸感明顯變硬,如果近距離聽牛腹內的聲音,并輕輕用手叩擊,會發出沉悶的響聲。其次,針對泡沫性鼓脹現象,在牛的口腔內部,會流出一些泡沫狀液體。另外,針對胃酸中毒現象,由于牛感染瘤胃積食疾病,胃部胃酸會顯著增多,從而導致牛產生一定的中毒反應,具體表現為磨牙、精神不振等現象。針對牛胃部的鼓脹位置,如果進行觸摸還會感受到輕微的波動現象,針對牛胃部正常蠕動狀態下的聲音,用聽診器卻無法聽到。牛在發病以后,排便次數會明顯增多,但此時排出的糞便較稀并且伴隨異常的酸臭味,并且排尿次數顯著減少,在病情逐步發展以后,病牛的排尿會消失。此時測量病牛的體溫,通常在37.5℃左右,抽血檢驗,可以發現由于缺氧導致血液顏色發生暗淡。隨著胃酸逐漸增多,牛產生中毒反應,此時會產生震顫現象,進一步加深胃酸中毒情況,如果沒有治療及時,就可能引發牛出現昏迷、死亡等現象。
針對牛瘤胃積食疾病,在發病初期可以使用枳實、火麻仁、油當歸等各60g,并配合使用番瀉葉和牽牛子,分別為50g和150g,加水熬制這些藥材,熬制完成以后使用1kg的豬油混合攪拌在一起,之后灌服給病牛,可以每天灌服一次,堅持2d的療程。在牛的瘤胃積食疾病發病一段時間以后,可以使用胡麻仁、菜油等藥材,分別采用1kg和700mg的用量,共同熬煮1~2h,之后灌服給病牛,持續3d的灌服,每年灌服一次。
首先是藥物治療,借助藥物來調節病牛的中樞神經,從而讓牛的反芻行為得以恢復,并對胃部多余的胃酸進行中和。在疾病發病初期,這對病牛,可以使用25kg左右的氯化鈉溶液進行洗胃,濃度配置成1%,之后使用50mL的硫化鈉溶液注射給病牛,濃度配置為10%。隨著瘤胃積食疾病進一步發展,除了要給病牛進行洗胃,還需要采用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配置2500mL濃度為5%的劑量,同時,為了提升牛的新陳代謝、抵抗力,以及保護牛內臟并避免脫水現象,需要配置15mL濃度為5%的維生素C添加到注射液中。在這個過程中,需要給病牛喂服土霉素,對牛胃部的乳酸過多現象予以避免,在采取各項治療措施以后,如果病牛的情況仍未好轉,可以對患病牛的胃部進行穿刺,以此將胃部多余的氣體排出。
其次就是手術治療,針對瘤胃積食癥狀,如果依靠中醫和西醫手段都無法改善,就需要進行手術,但在此之前,需要詳細了解牛的身體情況,避免手術以外情況的產生。實際操作中,首先對牛進行麻醉,之后手術切開瘤胃,取出其中1/3的內容物,并實施金屬檢查,避免由于金屬異物,進一步使病情惡化。在此過程中需要注意,要實施手術治療,僅僅在疾病初期、急性發作期等時期可以采用,如果疾病已經發展到后期,手術治療的效果已經難以治愈疾病,保守治療是最好的選擇。
在牛養殖工作中,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各種常見疾病的診斷和綜合防治工作,而牛瘤胃積食疾病就是其中一種,并且對牛的身體健康會帶來較大影響,嚴重就會導致病牛出現昏迷甚至死亡。因此,需要相關養殖人員、獸醫人員對牛瘤胃積食疾病予以重視,結合實際病癥采取針對性治療措施。